“是蒸汽动力!”二郎翻出蒸汽机图纸比对,碎片上的轮状装置对应飞轮,活塞的排列方式与模型的传动结构完全吻合,“印加人说的‘会飞的银船’,可能是用蒸汽驱动的原始飞行器!”
阿马鲁展开随身携带的结绳,上面的结绳组合换算后是组压力数据:“3.5气压”“187.3赫兹”——这与赵莽改良蒸汽机的安全阈值完全一致。“太阳门的石缝里,还残留着银矿粉末,”他说,“我们的祖先用银作为蒸汽装置的导热介质,就像你们用汞齐银传导能量。”
黄金面具的水晶眼窝投射出星图,恰好与碎片上的银船轨迹重叠。当赵莽将蒸汽机模型放在碎片旁,模型的飞轮竟开始自发转动,带动银船图案上的活塞符号微微发亮——相隔万里的古代遗迹与近代机器,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二、动力核心的传承
研究院的学者们用三维拓片还原了太阳门的完整图案。银船的动力核心清晰呈现:外层是银制锅炉(刻着汞齐银的符号),中层是嵌套活塞(标有20进制的压力刻度),内层是块玉玺形状的装置(散发着光带的线条)——这分明是“汞齐银提供燃料+蒸汽机转化能量+玉玺磁场导向”的三重结构,与赵莽的银-星共振系统如出一辙。
“古代炼金术的终极应用!”欧洲炼金术士指着银船尾部的喷口符号,“蒸汽在玉玺磁场中被电离,产生反冲力,这与我们设想的‘星际推进器’原理相同!”他带来的手稿里,达芬奇绘制的飞行器草图,与银船的气动布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赵莽用合璧炼银术制作了银船动力核心的模型。当汞齐银在银制锅炉中加热至360℃,产生的蒸汽推动活塞,玉玺装置的磁场将蒸汽离子化,模型果然在滑轨上滑行起来,虽然离地不足寸,却证明了原理的可行性。
“不是神话,是未完成的技术。”赵莽测量模型的推进效率,发现当蒸汽频率与玉玺光带频率(142.1赫兹)共振时,推力会突然增加三倍——这解释了太阳门符号中“银船随星共振而飞”的记载,本质是能量耦合的增效作用。
阿马鲁的结绳记录着更惊人的细节:银船的航程对应着特定的星图航线,比邻星的距离需要“72小时持续蒸汽输出”,天狼星则需要“144小时”,这与现代计算的星际航行时间比例完全一致。“我们的祖先没说‘飞’,说的是‘沿着蒸汽的轨迹攀登星辰’,”他翻译着结绳上的古老谚语,“这更像在描述能量推进的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工业革命的星际基因
赵莽在银船动力核心与蒸汽机模型中,找到了五条共通的技术基因:
1.能量转化:均通过加热使介质(银水)相变产生动力;
2.磁场辅助:依赖地磁或玉玺磁场稳定能量输出;
3.银质传导:用高纯度银减少能量损耗(太阳门用原生银,蒸汽机用汞齐银);
4.星图校准:动力输出与特定恒星的频率共振;
5.模块化设计:核心部件可独立替换(活塞锅炉磁场装置)。
“这证明工业革命不是突然爆发的,”赵莽在研究院的报告里写道,“是古代星际技术在地球文明中的缓慢复苏。就像颗埋藏的种子,在合适的温度(科学积累)、湿度(技术融合)下,终于发芽。”
欧洲学者带来的珍妮纺纱机图纸,印证了这个观点。纺纱机的齿轮比例,与太阳门银船的传动比存在数学关联;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离心调速器,其原理能在银船的稳定装置符号中找到原型。“不是模仿,是人类对高效能量利用的必然选择,”学者感叹,“就像不同文明都会发明轮子,面对能量转化的问题,智慧总会指向相似的答案。”
研究院按太阳门的原理,制作了银船动力核心的放大模型。当汞齐银在银制锅炉中达到临界温度,玉玺磁场将蒸汽电离成等离子体,模型产生的推力竟能举起自身重量的三倍——虽然远不足以升空,却证明了“蒸汽-磁场-银”组合的推进潜力,正如太阳门符号暗示的那样。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重新发现星际技术的碎片。”赵莽望着模型喷出的离子束,在空气中留下淡蓝色的轨迹,“蒸汽机是银船动力核心的简化版,电力是玉玺磁场的民用化,而我们现在做的,是把这些碎片重新拼起来。”
四、竞争与传承
太阳门碎片的消息传到欧洲,引发了“工业技术溯源”热潮。英国皇家学会派人来泉州,将银船符号与纽科门蒸汽机对比,发现两者的蒸汽循环模式完全相同;法国科学院则用数学证明,太阳门的活塞比例符合黄金分割,与最优动力输出曲线完美重合。
“不能再把工业革命当作欧洲的独创。”欧洲学者的联名信中,首次承认“技术的源头可能来自更古老的全球智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开始批量运输银矿样本,请求研究院用合璧炼银术制作高纯度银材,用于仿制银船的动力核心。
后金的工匠也加入了研究。他们按太阳门的符号,用辽东银制作了简易的活塞装置,虽然效率低下,却成功实现了“蒸汽驱动的矿石提升机”,将矿洞运输效率提高了五成。“原来‘会飞的银船’离我们不远,”辽东传来的信里,附着手绘的改进图纸,上面既有印加符号,也有满文标注。
赵莽将各方研究汇总成《太阳门技术谱系》,清晰呈现出传承脉络:
-古代星际文明:创造银船(完整的蒸汽-磁场-银动力系统)
-印加文明:保留太阳门碎片与结绳记录(技术记忆)
-欧亚文明:独立发展出蒸汽机与合璧炼银术(技术重生)
-当代:通过碎片与机器的共鸣,拼接完整技术链(技术回归)
“竞争的意义不是争夺发明权,是共同找回遗失的智慧。”赵莽在谱系图旁写道,“工业革命不该是某国的骄傲,而该是人类重新理解星际技术的起点。”
五、银船的未来航向
崇祯三十三年的冬至,研究院的广场上立起座银船纪念碑。碑体用合璧炼银术制作的99.99%纯银铸造,正面是太阳门的银船图案,背面是蒸汽机的剖面图,两侧分别刻着玛雅星图与中国算筹的能量公式——象征着全球智慧对古代技术的共同传承。
阿马鲁带着印加后裔,用太阳门的残片粉末启动了纪念碑的能量装置。当汞齐银在蒸汽作用下达到142.1赫兹的共振频率,纪念碑顶端的玉玺仿制品发出淡金光带,在夜空中投射出银船的全息影像,与黄金面具的星图航线连成直线。
“不是要复刻银船,是要理解它的设计思想。”赵莽对围观的学者们说,“银船用蒸汽突破地心引力,用银传导能量,用星图导航——这与我们探索星际贸易的方向完全一致,只是手段更初级。”
研究院启动了“银船计划”,分三步推进:
1.改良蒸汽机,使其输出频率稳定在银船符号标注的187.3赫兹;
2.用合璧炼银术制作大型银质磁场导管,增强能量耦合效率;
3.按太阳门星图坐标,计算地球到比邻星的最优推进参数。
计划公布后,各国纷纷响应: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西班牙银矿供应高纯度银材,后金送来辽东的地磁数据,玛雅祭司则用20进制校准航行时间——曾经的技术竞争,变成了跨越国界的协作。
赵莽站在纪念碑前,望着全息影像中的银船沿着星图航线缓缓航行。他知道,人类距离真正的星际飞行还很遥远,但太阳门的碎片已经给出了方向:工业革命与星际技术并非割裂,而是文明发展的连续篇章;蒸汽机的轰鸣,或许正是古代银船引擎的遥远回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面上,挂着银船标志的商船正启航,货舱里不仅有合璧银锭,还有按太阳门原理改良的蒸汽动力装置。这些船只暂时还飞不起来,却带着人类对星际文明的理解,驶向更广阔的海洋——就像太阳门的银船,曾带着古代智慧驶向星辰。
而太阳门的碎片,被供奉在研究院的智慧馆中央,与蒸汽机模型、黄金面具组成永恒的展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人类的技术进步,从来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对宇宙规律的逐步理解;文明的航向,也从来不是孤立探索,而是对古老智慧的重新发现与传承。那艘“会飞的银船”,终将在全球智慧的合力下,从传说驶向现实。
声波托起的指南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 港片综界:开局觉醒双系统 末日游戏:负状态缠身,我被萌系少女救赎 侯府负我?战王偏宠,我血洗侯府 末世之龙帝纵横 苟在宗门当大佬 我今来见白玉京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虚界觉醒 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 向哨:万人迷今天也在认真净化 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 武学宗师张三丰 家姐无敌老六,我好像不用努力了 我的航海 诡笑天师:我在人间抓鬼搞钱 重生成疯人院的小可怜后,杀疯了 用户34792676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