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亲爱的安德烈原文阅读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明白了。虚无主义+雄性沙文主义+拜金主义+性滥交+粗话脏话=酷。美国黑人又&ldo;&rdo;,所以青少年就喜欢了?

安德烈:差不多。可是原来的&ldo;嘻哈&rdo;是很美、有深度的。你看这一首:

圣诞节

妈妈给了你生平第一辆单车

好像第一次打赢一场架

好像你的球队得了第一名

狂喜,在大雨中拥抱

好像看见一颗流星闪过

原来,努力了,梦,真的可以出现

:嗯,是现代诗嘛。我要走了‐‐

安德烈:慢点,还没完:聋子听见了听见他情人的声音瞎子看见了看见第一次的日出哑巴说话了他清晰无比写一首曲子被唱一千年

:这是现代诗,缀在音乐里。

安德烈:对。好的&ldo;嘻哈&rdo;就是诗。

但是好的少,烂的多。

:金块和泥沙总是混在一起的。这也是流行文化的特征啊。

安德烈:什么意思?

: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或古典……

十五、菩提本非树

这哪是菩提树?

亲爱的安德烈:

你知道吗?我这一代人的音乐启蒙是欧美歌曲。小时候最爱唱的一首《忆儿时》:&ldo;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rdo;或者大家都会唱的&ldo;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rdo;李叔同的歌词恬淡典雅,像宋词,所以我一直以为是中国的古典音乐,长大之后才知道曲子都是从美国或德国的歌曲改编的。

德国艺术歌曲在小学音乐课里教得特别多:《罗蕾莱》,《菩提树》,《野玫瑰》,《鳟鱼》……舒伯特的《冬之旅》里许多歌是我们从小就学唱的。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我后来到了德国,发现德国的孩子竟然不听不唱这些歌,我有多么惊讶。好像你到中国,发现中国孩子不读《论语》一样。

《菩提树》这首歌是很多台湾人的共同记忆,因为舒伯特的音乐哀愁,因为穆勒的歌词美丽,可能也因为,菩提树在我们的心目中牵动了许多与智能、觉悟、更高层次灵魂追求有关的联想。

菩提树,桑科,学名叫fic religiosa,属名fic就是榕属(又称无花果属),而种名religiosa说明了这是&ldo;信仰&rdo;树。2000多年前,释迦摩尼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伽耶城南的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这个在印度原有&ldo;吉祥树&rdo;之称的毕钵罗树,就被称为bodhi-drua,菩提树,&ldo;觉智&rdo;之树。而后阿育王的女儿带了一根菩提树的枝条,到了斯里兰卡古都的大眉伽林(ahagha),深深种下,到今天,那棵树仍旧枝叶葳蕤,而中国也在南朝时,也就是1700多年前,引进了菩提树,种在广州。我在今年1月到了广州光孝寺,去看六祖慧能剃度的那株菩提树,心中仍然万分的震动。你不知道慧能,我只能比喻,就仿佛你看见马丁?路德亲手植的一棵树吧。

然后我发现,你们根本不唱舒伯特的歌。是的,音乐老师教你们欣赏歌剧,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乐,分析舒伯特的《鳟鱼》,但是我们在学校音乐课里被当作&ldo;经典&rdo;和&ldo;古典&rdo;歌曲教唱的德国艺术歌曲,竟然在德国的音乐课里不算什么,我太讶异了。

&ldo;这种歌,&rdo;菲利普说,&ldo;跟时代脱节了吧!&rdo;我有点被冒犯的感觉。曾经感动了多少&ldo;少年十五二十时&rdo;的歌,被他说&ldo;脱节&rdo;;这种歌怎么会&ldo;脱节&rdo;?我怒怒地瞪了他一眼。

舒伯特这首歌的德文名称是der ldenbau,中文和日文都被翻译做《菩提树》,于是当我到了东柏林那条有名的大街,unter den lden,以为夹道的应该就是菩提树了,但是那立在道旁的,却完全不是菩提树,而是一种我在台湾不曾见过的树。这究竟是什么树呢?它既不是菩提,为什么被译成《菩提树》而被几代人传唱呢?

我花了好多时间搜索资料,查出来lden可能叫做&ldo;椴树&rdo;,但我没见过椴树。打听之后,朋友说北京有我描述的这个树,于是我搜集了lden树的叶片、花、果实,带到北京去一一比对。总算确认了,是的,舒伯特《冬之旅》中的这首曲子,应该翻译做《椴树》。

椴树,学名是tiliaceae,属椴树科。花特别香,做出来的蜜,特别醇。椴树密布于中国东北。欧洲的椴树,是外来的,但是年代久远了,椴树成为中欧人心目中甜蜜的家乡之树。你知道吗,安德烈,从前,德国人还会在孩子初生的时候,在自己花园里植下一株椴树,相信椴树长好长坏就预测了孩子未来的命运。日耳曼人把椴树看作&ldo;和平&rdo;的象征,它的守护神就是女神芙瑞雅,是生命和爱情之神。

追究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有水井之处必有椴树,椴树对一个德国人而言,勾起的联想是温馨甜美的家园、和平静谧的生活、温暖的爱情和亲情。因此歌词是:

井旁边 大门前面

有一棵 椴树

我曾在树阴底下

做过甜梦无数……

舒伯特这个漂泊旅人,忧苦思念的是他村子里的水井、椴树,和椴树的清香所深藏的静谧与深情。

安德烈,我被这个发现震住了。因为,&ldo;菩提树&rdo;所蕴含的意义和联想,很不一样啊。菩提树是追求超越、出世的,椴树是眷恋红尘、入世的。

至今我不知那翻译的人,是因为不认得椴树而译错,一错就错了将近一个世纪;还是因为,他其实知道,而决定以一个美学的理由故意误译。如果这首歌译成《椴树》,它或许不会被我们传唱100年,因为&ldo;椴树&rdo;,一种从未见过、无从想象的树,在我们心中不能激起任何联想。而菩提树,却充满意义和远思。

最符合椴树的乡土村里意象的,对我们生长在亚热带的人而言,可能是榕树,但是对黑龙江植满椴树的地方,这首歌或许就该叫做&ldo;椴树&rdo;?

回到你的&ldo;嘻哈&rdo;音乐,亲爱的,我想可能也有一种所谓&ldo;文化的创意误解&rdo;这种东西。美国黑人所编的词,一跨海到欧洲,欧洲人所接收的意义就变了质。所以低俗粗暴的可能被当作&ldo;酷&rdo;,而欧洲你认为是kitsch的,可能被别的文化圈里的人所拥抱。音乐的&ldo;文本&rdo;,也是一个活的东西,在不同的时空和历史情境里,它可以像一条变色龙,我觉得不必太认真。

我的&ldo;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rdo;是什么?亲爱的,大概就是去找出椴树和菩提树的差别吧。

深爱你的

十六、藏在你心中的小镇

毕业

我毕业了。

我正坐在阳台上,近傍晚的阳光穿过树林,把长长的树影洒地面上。刚下过一阵雨,到处还是湿的。我点起一根烟,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看天空很蓝。烟,缓缓地缭绕,又消失,我开始想那过去的日子。

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ldo;家&rdo;。我开始想,我的&ldo;家&rdo;,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怎么能忘记那些星期天的下午,总是蹉跎逗留到最后一刻,假装不记得还有功课要做。在黑暗的大雪夜里,我们挤进小镇的咖啡馆喝热呼呼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后,我们溜到小镇公园的草坪去踢足球,躺在池塘边聊天到天黑,有时候水鸭会哗一声飞过我们的头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凯萝(卡罗尔同人)  天王搭档  天才的逆作用  钓鱼城  野猫驯养法  gl快穿之攻略女主  年上年下gl  文化是什么  目送  星光的彼端  女子与小人  诱声魅色  兄弟禁止  我喜欢你,所以世界是甜的  引以为豪  明朝巨富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隐形杀手  圣骨迷踪  诡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