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的缓存能撑四百年。”影像里的徐光启正对着沙盘推演,“四百年后需新玉续接,否则熵流反噬,天地倾覆。”
三、2024年的阀门
回到2024年的地心监测站时,地核的红光区域已经蔓延到内核边界。小林将长命锁插进控制台的凹槽,屏幕上立刻跳出阀门的三维模型——它藏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点,由块巨大的璇玑玉原石控制,原石的熵值正在疯狂跳动。
“先祖的刀疤是这么来的。”小林调出1626年的尸检报告,那个刀疤脸工匠的胸腔里嵌着块碎玉,x光片显示碎玉的位置与海沟阀门的核心完全对应,“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失控的熵流,才让阀门顺利关闭。”
赵莽的璇玑玉坯突然飞向监测屏,与海沟的原石产生共振。全息画面里,原石表面的纹路开始重组,露出徐光启刻下的应急方案:“当缓存将满,以新玉触之,令熵流逆转,还于天地”。
“不是续接,是逆转。”赵莽突然明白每秒0.2x103的真正含义,“四百年前往下传,四百年后往上送——让多余的熵值重新回到大气,通过自然循环消解。”
小林将长命锁的齿轮转到反向,地核的熵值曲线开始下降,而王恭厂的全息画面里,那个刀疤脸工匠的身影突然清晰。他倒下前将最后块玉塞进阀门的动作,与小林此刻转动钥匙的姿势完美重合,就像跨越四百年的接力棒终于交到终点。
四、循环的智慧
当海沟的阀门发出最后声轻响时,2024年的天空突然下起带着硫磺味的雨。检测显示,那些雨滴里的熵值正好是四百年前王恭厂溢出的数量,落在地上后很快蒸发,融入自然的水循环。
小林在考古报告的附录里找到张字条,是刀疤脸工匠写给后代的:“吾埋玉于地,非为封印,实为暂存。待后世有能者,令其重返天地,方为长久之计。”字条的落款日期是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正是王恭厂爆炸当天。
赵莽将璇玑玉坯放进博物馆的展柜,旁边摆着小林的长命锁和那卷家谱。玉面的漏斗纹已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片流动的云纹,像天空,像海洋,像四百年间不断循环的熵流。
“徐光启早就懂了。”小林看着云纹里偶尔闪过的+1.3x10?和0.2x103,突然笑了,“所谓缓冲,不是堵住,也不是藏起来,是给熵流找条回家的路。”
实验室的窗外,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莽想起1600年老者说的“天地有常”,或许这常道从来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像这光影一样流动的循环——1626年的爆炸不是结束,2024年的逆转不是终点,只是熵流在时间长河里,完成了一次温柔的转身。
玉阵
赵莽的指尖在地质图谱上滑动,王恭厂遗址的土壤成分像摊开的掌心纹路。爆炸中心的璇玑玉含量数据刺眼地跳着——20倍,这个数字像枚楔子钉进记忆。当他放大分子结构模型时,那些本该顺时针缠绕的石墨烯晶体正逆时针旋转,在电子显微镜下组成细密的漏斗网络,每个漏斗的尖端都指向地心方向。
“不是自然残留。”小林将《农政全书》残页摊在屏幕旁,徐光启用蝇头小楷写的“玉阵导熵”四个字洇着水渍,仿佛刚从四百年前的雨里捞出来,“这是人为埋下去的缓冲装置。”
实验室的全息投影突然紊乱,1626年的北京城影像正在解体。原本覆盖全城的熵值红雾被硬生生劈成两半,西半城的红雾顺着无形的通道沉入地下,东半城的却在鼓楼附近凝滞——那里正是徐光启府邸的位置。
“80%的熵流被导走了。”赵莽的璇玑玉坯突然发烫,玉面投射出当年的玉阵分布图:以王恭厂为中心,81块璇玑玉按九宫格排列,每个格子里的玉都刻着不同的卦象,“《农政全书》里讲的不是农事,是熵流的疏导法则。”
小林在残页边缘发现行被虫蛀的小字:“每玉承熵千钧,损一则漏三分”。她调出考古队的发掘记录,王恭厂遗址共出土79块残玉,missing的两块编号恰好对应西北乾位——那里是当年鞑靼骑兵经常出没的方向。
“有人破坏了乾位的玉。”赵莽盯着全息图里西半城残留的红雾,突然明白为什么缓冲效率停留在80%,“否则整个北京都能保住。”
一、九宫格的缺口
故宫博物院的库房里,那两块失踪的璇玑玉正躺在万历皇帝的陪葬品中。赵莽戴上白手套拿起玉时,检测仪显示它们的熵值是-0.6x103——负数意味着不仅不吸收熵流,还在向外释放,玉面的乾卦纹路被人用利器凿成了坤卦。
“是魏忠贤的人干的。”小林翻出《明实录》的电子档,天启六年五月初五的记载里,有“东厂番子借查妖术,入王恭厂地脉”的记录,“他们以为破坏玉阵能加速明朝灭亡,却不知道差点毁了整个华北。”
玉坯突然与两块残玉产生共鸣,81块玉的全息影像在库房中央展开。赵莽发现乾位的缺口处,熵流正以每秒0.3x103的速度外溢,这些溢出的能量在1626年形成了天启大爆炸的蘑菇云,四百年后仍在影响着北京的地质结构——近年来频发的浅层地震,震源都集中在玉阵的薄弱点。
“必须补全乾位。”小林将残玉按原位置摆放,可被凿坏的坤卦纹路像道闸门,让导入地下的熵流不断回流,“徐光启在残页里画了补阵的法子,要用‘天人之玉’——既经历过明代,又沾染了现代气息的璇玑玉。”
赵莽摸出怀里的玉坯,这块从1600年带回的原石上,既有万历年间的包浆,又带着2024年实验室的量子辐射。当他将玉坯放进缺口时,所有璇玑玉突然亮起,在空气中拼出徐光启的影像:“玉阵如人盾,损则补之,代代不绝。”
二、乾位的守护者
1626年的王恭厂废墟上,硝烟裹着硫磺味钻进鼻腔。赵莽扶着小林在瓦砾中站稳时,看见81个穿青色布衣的工匠正跪在九宫格的每个点位上,他们手中的璇玑玉与地质图谱里的分子结构完全一致,只是乾位的两个位置空着,旁边倒着两具被气浪掀翻的尸体。
“是营造司的匠人。”小林认出他们腰间的腰牌,上面刻着“营缮所玉作”的字样,与她家谱里记载的先祖身份吻合,“徐光启调他们来守阵的。”
离爆炸中心最近的工匠突然抬起头,他脸上的血污遮不住与小林如出一辙的眉眼,只是嘴角多了道月牙形的疤。当他将手中的玉按进地面凹槽时,赵莽看见那玉的边缘刻着半朵梅花——与小林长命锁上的图案正好互补。
“还差两块!”疤脸匠人的喊声被爆炸声撕碎,西半城的房屋正在成片倒塌,露出地底泛着红光的熵流,“乾位不补,全阵要崩!”
赵莽突然明白为什么玉阵能缓冲80%的熵流。81块玉本应形成完整的闭环,缺失的两块让导熵效率打了折扣,却也让徐光启算出了临界值——他故意留了余地,用20%的代价保住半座城,就像用止血带暂时捆住流血的伤口。
“用这个!”赵莽将带来的璇玑玉坯抛过去,疤脸匠人接住的瞬间,玉坯自动裂成两块,恰好填补了乾位的缺口。当最后一块玉归位时,所有工匠同时咬破舌尖,将血滴在玉上,81块璇玑玉突然发出青光,在地面组成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三、血祭的密码
回到2024年的实验室时,小林的长命锁正在发烫。锁身上的梅花突然绽开,露出藏在花蕊里的铜片,上面用朱砂画着81个血点,每个血点旁都标着日期,从1626年到2024年,正好每隔五年一个。
“是血祭的传承。”小林将铜片与玉阵图重叠,血点完美覆盖每个玉的位置,“我的先祖们每代都要往玉阵里滴血,用血脉维持导熵通道的畅通。”
地核监测仪传来好消息:熵值曲线正在平稳下降,而北京的浅层地震完全消失。赵莽调出玉阵的实时数据,81块璇玑玉的分子结构已经恢复正常螺旋,只是每个晶体里都嵌着丝红色的絮状物——那是四百年间匠人的血,在石墨烯里形成了特殊的导电通路。
“徐光启算准了血脉的延续。”赵莽看着全息影像里逐渐清晰的北京城,西半城的遗址上长出新的植被,东半城的胡同里升起炊烟,“他知道单凭玉阵撑不了四百年,所以把人的力量也算进了缓冲系统。”
小林突然在《农政全书》的夹页里找到张字条,是民国二十六年的笔迹:“玉阵损于庚子之变,补之需用西洋镜之芯”。她想起故宫修复时,曾在乾位的玉里取出过块民国时期的玻璃镜片,当时以为是后人随意塞进去的,现在才明白那是乱世中找不到璇玑玉时,用现代材料做的应急修补。
四、生生不息的阵
三个月后,赵莽和小林站在王恭厂遗址公园的纪念碑前。新栽的银杏树下埋着块新的璇玑玉,玉里嵌着2024年的芯片,能实时监测熵值变化。小林将长命锁的铜片嵌进纪念碑基座,铜片与地下的玉阵产生共鸣,在地面投射出81个光点,每个光点都对应着一位守护者的名字。
“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小林抚摸着基座上“生生不息”四个篆字,这是徐光启玉阵图的最后注脚,“徐阁老早就知道,没有永恒的缓冲,只有代代相传的守护。”
赵莽的璇玑玉坯此刻正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旁边是《农政全书》的残页和小林的家谱。玉面的云纹已经完全展开,在灯光下流转着青光,仔细看能发现那些纹路其实是无数个细小的“人”字,组成了不断循环的圆圈。
夕阳透过展柜的玻璃,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赵莽突然想起1626年那个疤脸匠人最后看过来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恐惧,只有种了然的平静——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完成使命,而是在开启一场跨越四百年的接力,就像玉阵里那些反向螺旋的分子,看似逆流,实则在守护着更宏大的循环。
实验室的全息屏还亮着,1626年的熵值曲线已经变成条平稳的直线,而202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那80%被导走的熵流,最终化作了地核的能量,推动着地球的自转,就像四百年前的那场灾难,最终变成了滋养新生的养分。
牛顿的熵算式
地窖石壁渗出的红光像熔化的铁水,顺着石缝蜿蜒成串奇异的符号。赵莽盯着全息画面里牛顿的羽毛笔,笔尖在璇玑玉的隐写层划过,留下的公式正在空气中凝结:ΔS=(8.7+13)x1032=+10.85x103JK。这个数字像把重锤,砸碎了实验室所有的历史记录——档案里1687年的熵值明明是+5.2x102,两者相差整整二十倍。
“隐写层被篡改过。”小林用激光笔扫过牛顿的手稿,石墨烯晶体在红光中显露出两层笔迹,底层的墨迹已经发黑,隐约能辨认出“5.2”的轮廓,“有人用更高浓度的墨水覆盖了原始数据。”
璇玑玉坯突然从展柜里飞出,贴向全息画面中的牛顿。1687年的剑桥三一学院实验室里,牛顿正将块刻着龙纹的璇玑玉塞进《原理》的封皮——那是徐光启1629年托人送去的礼物,玉面的云纹与赵莽手中的玉坯完美吻合。
“他在算平衡值。”赵莽看着牛顿反复涂改的算式,8.7(1600年熵值)与13(1626年熵值)的平均数被圈了又划,最终改成个奇怪的符号,像太极图的阴阳鱼,“10.85不是结果,是他故意留下的错误答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 我今来见白玉京 末日游戏:负状态缠身,我被萌系少女救赎 家姐无敌老六,我好像不用努力了 侯府负我?战王偏宠,我血洗侯府 诡笑天师:我在人间抓鬼搞钱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 港片综界:开局觉醒双系统 苟在宗门当大佬 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 武学宗师张三丰 重生成疯人院的小可怜后,杀疯了 向哨:万人迷今天也在认真净化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我的航海 末世之龙帝纵横 用户34792676的新书 虚界觉醒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