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不懂符号,就像瞎子看光谱。”赵莽冷笑。他想起三天前在波托西矿的发现,那里的岩壁上刻着与光斑相同的符号,每个符号旁都标着银矿的深度——红光区的符号对应浅层矿,紫光区的则指向地下百丈的富矿。
赵莽将树皮镜覆在面具的蛇眼上,奇迹再次发生:原本杂乱的光斑突然变得规整,二十组符号按光谱顺序排列,每组符号的阴影里都浮现出细小的银矿颗粒。塔斯科矿的符号阴影泛着硫的黄色,波托西矿则显露出铅的灰白斑点。
“玛雅人早就知道银矿的反光能形成数字。”他忽然明白,所谓“原始分光仪”,不是某件单独的工具,而是面具、棱镜、银币的组合——阳光穿过面具的鳞片分光,银币反射特定波长的光,最终在岩壁上形成带矿源信息的数字符号。
西班牙人在矿道里安装了他们的西洋镜,试图用人工光源来模拟光斑。可无论他们怎么调整角度,投射出的符号总是扭曲的,因为他们不懂面具鳞片的角度必须与自然光的角度吻合,就像算筹的摆放必须遵循十进制的规则。
“天地的光,不是人力能仿的。”阿武指着岩壁上的光斑,随着太阳升高,符号会自然移动,标记出不同时辰的银矿能量变化。这哪里是死的密码,分明是活的矿脉监测仪,用光影记录着银矿的呼吸。
赵莽在面具内侧发现行极小的刻痕,用汉文与玛雅文对照着写:“光生数,数生银,银生粟,粟生人。”他忽然想起市舶司老吏说的“海贸循环”,原来数百年前,两种文明的先民就已看透这循环的本质——光与数是起点,人与粟是终点。
离开矿道时,赵莽最后看了眼那面墙。光斑组成的数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仿佛羽蛇神正在岩壁上书写启示。他将金面具小心收好,知道这不仅是件古董,更是部凝聚着先民智慧的“分光仪说明书”,用最朴素的符号,讲述着最深刻的规律。
回程的马队穿越玉米田时,阳光透过面具的鳞片,在田垄上投下流动的光斑。赵莽忽然勒住马,看着那些随马蹄起伏的符号,像极了算筹在算板上移动。他想起《九章算术》的最后一页,空白处有人用朱笔写着:“数在天地间,光照即显现。”
金面具在行囊里微微震动,像是在回应着阳光的召唤。赵莽知道,那些光斑里的数字,符号里的光谱,藏着的不仅是银矿的秘密,更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初心——无论是用棱镜分光,还是用符号记录,终究是为了理解万物的关联,而非垄断与掠夺。
船抵马尼拉港的那天,恰逢月食。赵莽取出面具对着月偏食的光,岩壁上的光斑竟变成了银色,二十组符号在暗夜里格外清晰。他忽然明白,真正的密码从不需要刻意隐藏,正如光与数,永远在天地间静静流淌,等待有心人的发现。
第六章羽蛇神的启示
羽蛇神的鳞片
赵莽的火把照在玛雅壁画上时,整座石室突然亮了起来。岩壁上的羽蛇神从云端探身而下,张开的蛇口喷出束束光线,将地面的银矿分成二十块,每块矿脉上方都悬浮着组玛雅符号。
“口吐光线,划分银矿……”他喃喃念着壁画下方的象形文,忽然想起水晶棱镜折射的光谱。羽蛇神喷出的光线在壁画上呈扇形展开,从金黄渐变为铅灰,与塔斯科到波托西的银矿色差完全一致。
阿武数着蛇身上的鳞片:“整整二十片!”每片鳞片都刻着不同的符号,第一片是“·”(1),最后一片是“——·”(11),与金面具额头的二十组数字顺序相同。最奇妙的是鳞片的颜色,从蛇头到蛇尾,金色渐渐褪去,最终变成深灰色。
“是矿源的色差记录。”赵莽指着第七片鳞片,那里的符号是“○·—”(25),颜色泛着淡金,与塔斯科矿的银反光如出一辙;第十七片鳞片呈灰调,符号“——○”(10)恰好对应波托西矿的铅灰色银锭。
石室角落传来石块摩擦的声响,西班牙考古学家正用鹤嘴锄撬动壁画边缘。他们手里拿着临摹的符号图,却对着鳞片的颜色争论不休——有人说蛇鳞的颜色是自然氧化,有人坚持是玛雅人故意绘制的。
“他们看不懂这是光谱图。”赵莽冷笑。他将水晶棱镜对准石室顶部的透气孔,阳光穿过棱镜,在壁画上投下道真实的光谱,光谱的颜色渐变与蛇鳞的色彩完美重叠,二十组符号的位置也与光谱的刻度一一对应。
阿武忽然发现,壁画上羽蛇神的眼睛是用黑曜石镶嵌的,透过石片望向光线,能看到隐藏的刻度——每片鳞片对应的波长数值,7(塔斯科)与10(波托西)的标记格外醒目。“这是带刻度的分光仪!”他想起玛雅工匠制作的黑曜石棱镜,原来设计灵感来自这里。
赵莽将金面具贴在壁画上,面具的符号与蛇鳞的刻痕严丝合缝。当他转动面具,让蛇眼对准不同的鳞片时,壁画上的银矿图案会亮起相应的光斑:对向金色鳞片,塔斯科矿的轮廓发光;对向灰色鳞片,波托西矿的脉络显现。
“是交互式的地图。”他忽然明白,羽蛇神“口吐光线”不是神话,是玛雅人用艺术记录的科学——光线是光谱,鳞片是刻度,银矿是检测对象,三者共同构成了套完整的矿源分析系统。
西班牙人显然也意识到了壁画的价值。他们运来脚手架,试图将整面岩壁切割下来运回欧洲。可当他们剥离表层的石灰时,发现壁画底层还有层更古老的刻画——用汉字标注的银矿纯度,7与10的比例赫然在列。
“是前朝的矿工!”阿武认出那是明代官话的笔迹。壁画角落的纪年显示是万历十年,正是闽人出海开矿的鼎盛时期。看来当年的中国工匠与玛雅人合作,共同完成了这幅融合中西智慧的“分光图谱”。
赵莽在壁画后方找到个暗格,里面藏着块巴掌大的蛇鳞形金片,金片上的符号能活动,拼出不同的波长数值。他将金片嵌入金面具的蛇眼位置,面具突然发出嗡鸣,投射出的光线在地上组成完整的银矿分布图,比任何纸张记录都更精准。
“羽蛇神不是神,是懂科学的先民。”祭司抚摸着壁画,老泪纵横。他说玛雅人口耳相传的“蛇神划分银矿”,其实是祖先教后代识别矿源的方法——就像中国人用算筹计算,玛雅人用鳞片分光,本质都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西班牙人的切割工具突然失灵,脚手架在震动中坍塌。原来壁画后方是空心的,藏着处小型磁石矿,铁器靠近会受到干扰。赵莽望着那些慌乱的殖民者,忽然觉得这像是场隐喻——试图掠夺智慧的人,终将被智慧本身阻挡。
离开石室前,赵莽用拓片记录下壁画的关键部分。他发现蛇鳞的排列遵循着二十进制的递进规律:第一片是1,第二片是2……到第二十片突然进位,用“·○”(20)表示,与《九章算术》“满十进一”的道理异曲同工。
回程的路上,阿武总对着拓片出神。他说原来神话里藏着这么多学问,赵莽指着天边的彩虹:“你看这彩虹,不就是天上的羽蛇神吗?阳光穿过水汽变成七色,就像银矿的反光变成数字,都是天地写的书。”
金面具在行囊里与蛇鳞金片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赵莽知道,那些鳞片的颜色与数字,壁画的光影与符号,藏着的不仅是银矿的秘密,更是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无论用神话还是公式,用鳞片还是算筹,探索真理的脚步从来一致。
船过赤道时,赵莽取出金片对着落日观察,鳞片反射的光在甲板上拼出二十组符号。他忽然明白,玛雅人将智慧藏在神话里,或许不是为了保密,而是为了让知识能跨越语言,永远流传下去——就像羽蛇神的光线,终会照亮每个渴望求知的心灵。
金字塔顶的水晶
赵莽的手掌按在金字塔顶端的石板上时,正午的阳光正沿着塔身的阶梯流淌。玛雅壁画上的指引在此刻显露出意义——“羽蛇神的眼睛在太阳直射处”,而石板中央的凹槽,恰好与金面具的轮廓严丝合缝。
“往左转三格。”阿武数着石板边缘的刻痕,那是二十进制的数字标记。当石板转动到第三格,地面突然发出“咔嗒”声,金字塔顶端的石盖缓缓移开,露出个深约丈许的竖井,井壁的石英石在阳光下泛着莹光。
“是水晶矿!”赵莽用绳索吊下去,指尖触到那些半嵌在岩壁里的晶体时,忽然想起《九章算术》的“勾股”篇:“勾三股四弦五”。他取出卷尺测量水晶的天然角度,棱边与底面形成的夹角不多不少,正是三十度。
阿武举着火折子凑近,水晶的断面在光线下折射出完美的光谱。与之前的水晶棱镜不同,这些天然晶体的棱边毫无瑕疵,折射的七色光带清晰如刻,塔斯科银的淡金色光谱落在580纳米的刻度,波托西银的铅灰色则精准停在560纳米。
“比咱们打磨的准十倍。”他惊叹道。赵莽将金面具贴在水晶簇上,面具额头的符号与水晶折射的光谱瞬间重合,二十组数字在光带里浮动,像游弋在彩虹里的鱼。壁画上说的“羽蛇神划分银矿”,原来指的是水晶折射的光谱将不同矿源精准区分。
金字塔下传来西班牙人的脚步声。他们举着望远镜观察塔顶,显然也发现了水晶矿的反光。赵莽迅速将最纯净的几块水晶藏进鹿皮袋,这些晶体的折射角度完全符合勾股定理计算的三十度,是制作“完美分光仪”的绝佳材料。
“西洋人用几何算角度,咱们用勾股定理,算出来的结果一样。”赵莽摸着水晶的棱边,想起在马尼拉见过的欧式几何课本,里面的三角形定理与《九章算术》的勾股术,在测量角度时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玛雅祭司带着工匠赶来,他们用黑曜石工具小心地开采水晶,每块晶体都用棕榈叶包裹,避免磕碰损伤棱边。祭司说这些水晶是“羽蛇神的骨骼”,千万年来吸收日月精华,才形成如此完美的角度——其实是地质运动中,晶体在特定压力下自然生长的结果。
赵莽教工匠们用算筹计算水晶的最佳切割角度:勾三、股四、弦五对应的直角三角形,其锐角正是三十度与六十度,刚好适合分光。当西班牙人用复杂的公式计算时,玛雅工匠已用算筹摆出了同样的角度,效率快了数倍。
完美分光仪制成的那天,恰逢血月。赵莽将水晶棱镜对准血月,月光穿过晶体,在金字塔的石壁上投下道血色光谱。金面具上的符号在光谱中显露出最后的秘密——二十座银矿的分布,恰好组成个巨大的勾股三角形,塔斯科与波托西是两个直角边的端点。
“是矿脉的整体布局图。”阿武在地上画出三角形,用算筹算出斜边的长度,“按比例换算,这条主矿脉长千里,比西班牙人已知的矿脉大十倍!”赵莽忽然明白,玛雅人为何将水晶矿藏在金字塔顶——只有从这个制高点,才能看到矿脉的整体几何结构。
西班牙人终于攻上金字塔,却发现塔顶的水晶已被转移。他们对着空荡荡的矿洞咒骂,却不知真正的宝藏是藏在水晶里的知识——无论是勾股定理还是几何,无论是二十进制还是十进制,终究是丈量世界的工具。
赵莽将完美分光仪交给玛雅工匠保管。仪器的底座刻着两行字:“天工开物,勾股定形”,左边是汉文,右边是玛雅文。祭司说要在塔顶建座天文台,用这仪器继续观测银矿的光谱变化,传承先民的智慧。
离开尤卡坦半岛时,赵莽最后望了眼金字塔。正午的阳光照在塔顶,水晶矿的反光在云层里形成道彩虹,像座跨越山海的桥梁。他忽然想起《九章算术》序言里的话:“虽九章所载,未能备举”,原来真正的学问从不是书本里的教条,而是天地间的活知识。
回程的船上,阿武总对着水晶棱镜发呆。透过晶体看海面,波光粼粼的海浪变成了光谱组成的彩带,美丽又神奇。赵莽告诉他:“这世界的道理,就像这棱镜,换个角度看,总能发现新的风景。”
金面具在木箱里与水晶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赵莽知道,那些符合勾股定理的棱边,折射完美的光谱,藏着的不仅是银矿的秘密,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共同路径——无论是用算筹还是公式,用神话还是科学,追求真理的脚步,永远向着光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 虚界觉醒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 末日游戏:负状态缠身,我被萌系少女救赎 我的航海 向哨:万人迷今天也在认真净化 用户34792676的新书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重生成疯人院的小可怜后,杀疯了 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 我今来见白玉京 港片综界:开局觉醒双系统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苟在宗门当大佬 诡笑天师:我在人间抓鬼搞钱 末世之龙帝纵横 侯府负我?战王偏宠,我血洗侯府 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 武学宗师张三丰 家姐无敌老六,我好像不用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