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回到明朝当太后笔趣阁 > 327狂风暴雨二(第2页)

327狂风暴雨二(第2页)

沐琮号令严明,因此大家老老实实的开始投入紧张的生产和操练。

九月初八,翰林院侍讲章懋带来了朝廷的旨意;跟在他身后的,是新任的景泰三司衙门以及各级政府官员和浩浩千帆。

跪在地上听完圣旨,沐琮率领三军将士和官员们三呼万岁,表示将尽忠职守。

他起身长长地舒了口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水平还是中央比较高。

有了总督的身份,有了三章约法,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地办很多事情。

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约法三章出台之初,其实把它当回事的人不多。

从中原来的官员士兵要遵守内地的律法,而且军纪官纪显然严于国法,因此实在用不上。

景泰省上上下下的土著也普遍不当回事。这三句话很简单,但是想要传达到各地,是有难度的——虽然现在明朝能够统治的也就恒河流域,但要命的是语言不通。不仅明朝和当地人语言不通,甚至当地人本身也是语言不通。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够完全将印度半岛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便是最强盛的孔雀帝国时代,也只是统一了大部分的印度半岛。各地都使用着不同的文字,说着不同语言,信奉着不同的神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政策估计也就德里附近能够传达到,还不能保证大部分人都能听懂。

沐琮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秦始皇的伟大。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方也不是一条心,可以分而治之。

只是婆罗门们从来是特权阶层,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还有什么国法约法能管束到自己;刹帝利们被割了两轮,沐琮忌惮婆罗门,对他们可没什么耐心;雅利安人反倒是也很平静,反正就是纳税,哪家当皇帝都得纳税,现在交流不便,还用原来的税;首陀罗绝们也很老实,不关咱们的事。

有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放在治国理政方面未尝不可。

不破不立,但是这破的过程,肯定是人头滚滚。

广泛宣传确切地说是自说自话了三个月,建极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式开始推行。

很快,出事了。

这是废话,这么大的地方,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就在当天清早,就在沐琮的眼皮子底下。

既然已经成了景泰省,印度教什么的可以继续信,但中国的规矩还要遵守。

正月初一,一年的第一天,朝廷要举行大朝会,各地官民百姓则要聚集在当地衙门口,向着北京的方向,给皇帝磕头。

刚征服这里,沐琮自然格外重视这个仪式,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部署,全省上下统一行动。为了壮大声势,当天特地在恒河边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还邀请了婆罗门的僧侣们参加。

当天恒河两岸官员将士跪了一地,高呼太后万安,皇帝万岁,大明万岁。

朝贺之后,沐琮正式宣布:“从即日起,执行约法三章,任何人不得违背,否则严惩不贷。”

因为当天有大量的僧侣,不仅衙门加强了戒备,当地各大寺庙也是严阵以待,派出了大量的僧众前往守卫,维护秩序。

这样大的活动,自然吸引了很多人,包括很多达利特。以前他们不被允许进入寺庙,参与宗教活动;但现在,参与官方屯田的达利特们一样跪在河边磕头,为皇帝太后祈福。

官府的消息大家不关心,但看热闹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天性。达利特们也不例外。明朝官军念叨着什么他们听不懂,但有一样是明白的:

这是一个极其隆重而盛大的典礼,而他们没有排斥在外。

不管是真心为皇帝太后祈福,这个真的很少,基本没有;还是为自己和子孙祈福,或者纯粹就是来看热闹,反正很多人来了。

官兵还好,只是维护秩序,不许推挤;僧侣们是很不客气的驱赶达利特们。

这个时候,沐琮带着官员们骑马到来,见状挥手,僧侣们禀告说:“这些都是不可接触者,不能参加宗教仪式。”

沐琮笑道:“没事,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为太后皇帝祈福,是为人臣的本分。”

僧侣们自然很是不满,但沐琮背后都是精兵强将,手里都拿着家伙,只得忍耐了。

磕完头以后,开始诵经了。

沐琮其实很不适应这种氛围,但没奈何,入乡随俗。

好在他的坏心情持续了没多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清白之年  山海有归处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我在古代做皇帝  重生你不配[快穿]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我被影后教做人  原来是想谈恋爱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你又在乱来[电竞]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搞友情不香吗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