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四年又是会试的年份,内外五品官员子弟也有不少参加。比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条路终究要轻松一些,至于待遇不高——可以以后慢慢再争取嘛!
更让士大夫们高兴的是,暂时没有妇女拿到会试资格证。据说去年各地乡试都有女人报名,尤其南方各省,那边识字的少,所以不管男的女的都想碰碰运气;别人家的女人参加考试要骂,但如果自家的姑娘有才学能考中做官免田赋,当父母的大概率还是不会反对。
估计各地官府学乖了,没有放进来。
尽管已经有各种女进士女状元女巡按女御史女宰相的戏文风靡市井坊间,但显然时机还是不成熟。
而朝野上下热切议论着今年的三鼎甲都是青年俊彦:其中状元费宏周岁十九,探花伦文叙二十,榜眼刘春稍显老成,也不过二十八岁。
皇帝看到这些国家栋梁,也是喜不自胜,特地跑去跟汪舜华报喜。
汪舜华嘴角直抽:伦文叙提前十二年考中,却从状元变成探花,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她不知道费宏其实是整个明朝历史上最年少的状元,曾经三次入阁,虽屡遭谗言,始终砥砺风节,勤恳不贰。铅山费氏也是明朝有名的科第世家。费宏伯父费瑄、弟费采都是进士出身,侄子懋中为正德探花,长子懋贤为嘉靖庶吉士。
刘春是重庆人,是明朝四川科举考试第二(第一为状元杨慎)。虽然不如其他两位出名,但官声不错,家族同样人才辈出:父亲刘规、弟弟刘台,子彭年、侄鹤年,孙起宗、起蒙,曾孙世赏、世曾都是进士。
比起“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似乎不遑多让。
皇帝不知道这些,只是跟汪舜华感叹:“当时在费宏和伦文叙之间犹豫不定,想到费宏虽然有个官居贵州参议的伯父,到底只是普通仕宦人家出身;伦文叙虽然出身平寒,目下却有个官居弘义阁大学士的岳父,为了平息物议,选了费宏做状元。”
汪舜华心里叹了一声,伦文叙出身平寒,科第之路绝不会比费宏轻松。
但是那又如何呢?人家只看得到你现在是阁臣的乘龙快婿。
到底是优秀才成为乘龙快婿,还是成为乘龙快婿才优秀,天知道。
琼林宴后,荣亲王和齐亲王启程就国。
汪舜华和皇帝亲自送他们出海。不知怎么,明明前方道路艰险,但荣亲王和齐亲王都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两人慎重其事的接过剑印,语调铿锵的表态要为朝廷教化万方、永葆海疆太平安康。
直到风帆消失在天尽头,汪舜华还是没有动;皇帝唤了一声,没答应,给她披上一件披风:“母后,海边风大,咱们该回去了。”
汪舜华点头,到底回过头,却只有滔天的海浪了。
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明朝的诗文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文人们写出不少气象宏大、足以流传的诗篇。
但此刻,汪舜华想到的还是李太白的那首《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回到宫里,汪舜华大病了一场,休息了整整一个月。
毕竟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有件事,不能再拖了。
自己终归是要离去,甚至苦心培养的皇帝也终究会有老去的一天。如何让后代君臣明白自己的想法,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找到破解问题的答案?
光靠六十岁退位是远远不够的,明朝多少皇帝都没活到六十岁;何况活到六十的被迫退位,人家会感激你吗?
不要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今是需要后世的人知道我的想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我在古代做皇帝 山海有归处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清白之年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重生你不配[快穿] 你又在乱来[电竞]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原来是想谈恋爱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我被影后教做人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搞友情不香吗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