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禄被追封为诚国公,子刘宪袭公爵;承业则晋封为博远侯,世袭;其他的将士论功行赏,回朝的五品千户起步,去世的荫及子孙。
罗玉则去了工部任职。他是江西吉水人,虽然是读书人,然而踟蹰科场多年,连秀才都没考上;家境又贫寒,听说朝廷征招出海人员,于是报名。
罗玉虽然名声不显,但家教很好,儿孙都很出息。儿子罗循是弘治十二年进士,曾经硬刚了刘瑾,官声很好。
罗循的长子洪先,嘉靖八年状元,也是当时最杰出的地图学家,用了十年时间,修成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广舆图》。
皇帝让承业主持新物种推广的事。
不过另外一件事,承业也不吐不快:“臣等自出海以后,每天记录时间,但是发现自己所记录的比实际的快一天。”
本来君臣都没有放在心上:这么多年了,日子记混了很正常。
但是承业摇头:“臣等对照万年历,每日记录,从不懈怠,没想到却差了一天。”
群臣议论纷纷,汪舜华看着他:“到底什么原因,想明白了?”
承业道:“请太后明示。”
汪舜华笑道:“你既然已经知道,何必让我说。”
锦鸾道:“母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您别卖关子。”
皇帝垂下眼睛,便有了计较。
汪舜华没有说话,看着承业,承业只好解释:“臣只是推测,大地是一个球,日出东方,所以东边总是先看到太阳。臣等一路往东,跨越了整个地球,自然就比别人快了一天;若是一路向西回来,应该就比别人慢了一天。”
汪舜华微笑:“不错,正是如此。”
当年诚泳等人回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横渡太平洋,日子太久,精神近乎崩溃,所以大家都安慰他们,没有人注意到其中的玄机。
如今提出来,有了经纬度的概念,时区、区时、日期变更,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但问题是,要以哪里为原点?
这些都是后人的事了。
但是有件事是不能耽误的:大地的周长。按照僧一行的测量数据,大地周长约六万余里;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测出半径约为4000斯台地亚。只是年代久远,度量衡不统一,似乎与实际相差甚远;朝廷有必要组织力量重新测量。
礼亲王世子诚泳的奏请得到汪舜华的批准,只是怎么测量就成了问题。
一旦设定大地是个球体,要测量半径其实也不难,用夹角的弧长就可以推算。
但是夹角怎么算?
礼亲王世子提出:“用同一条子午线上同一时间太阳高度角的差异,测出圆心角和弧长,进而计算地球的周长,就可以计算出半径。”
是个好办法,但是怎么确定是在同一条子午线上?
这个容易,同一条子午线上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太阳同时达到最大高度。
接下来就是选取点位的问题。
汪舜华对天文学高度重视,尤其新纳入版图的南方各省,尽管记不住具体的经纬度,但大多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有的甚至有赤道穿过,这个概念还是有的。因此派遣官吏的同时,就命工部制作天文仪器,同时命钦天监选址,如今就算派上用场了。
说起天文学,王慧兰夫妇有了惊人的发现:星空中有两个云雾状天体。
其实之前他们沿着海岸一路到印加帝国就发现了,而且找到了规律:这两个天体只有过了赤道才能看到,也就是说,它们是属于南半天的。
南半球能看到很多北半球看不到的星辰,尤其南十字星可以用来导航,因此这条消息并没有引发朝野特别的关注。
如今王慧兰向皇帝汇报:这两个天体面积很大的、十分明亮,像云雾一样,同时又像一根棒子。因此,他们给这种天体命名为“星云”。
当然还有一件事,皇帝要和母亲商量:护送承业回国的商人均各有赏,其中参与打击海盗的论功行赏,其他的给正七品冠带。
当年朱诚泳回国的时候遇到过,但是遭到了群臣众口一词的反对:给点钱没什么,但是冠带是不能轻易给的,虽然不是职位,朝廷不用出钱养;但这真不是衣服鞋帽的事。在等级社会,什么人穿什么颜色材质的衣服,建几间大堂的房子,甚至门上几颗钉子,那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更久远以前,吃饭的时候面前摆几盘菜,能不能敲钟,钟要怎么挂,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士农工商,商永远在最后一位。大家都去经商了,谁来种地?金银宝货冷的时候不能穿,饿的时候不能吃,真要是本末倒置那就是天下大乱的前奏!虽然这些年来商人们进献了海外的良马、珍奇物产甚至主动带路,朝廷也论功行赏,但你参与护送世子回朝就想和县令甚至新科榜眼探花平起平坐,做什么梦呢!
吕宋之乱以后,皇帝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
但是走出去的路太艰难漫长,搞不好朝廷还没走远就自己散了架;因此,朝廷让商人为前驱,通谕各国保护华商;同时,卖给商人各种军械,除了刀枪之类的,还包括威力不小的火炮火铳,同时,官方造船厂还可以售卖战船。
当然这些东西是有使用范围的,否则朝廷卖了点小钱,回头还要花大价钱打击海盗,那是得不偿失。
皇帝和群臣商量,以马六甲海峡为界,出去了才能用,过关的时候包括战船、火炮只能寄存;当然,肯定有商人买通官员夹带进来的,也有绕道从爪哇等地进港的,毕竟这片海域太过于辽阔,万一遇到海盗,搞不好尸骨无存。
三年多来,朝廷因此小赚了一笔。
今后,朝廷的官船会更多地驶向景泰洋甚至更遥远的地方,如果途中遇险,有华商帮忙,事情会好办很多;因此,给与这些华商面子上的优待,对于朝廷没什么损失,毕竟不需要出钱养着,但是对于华商,则是莫大的鼓励。
尤其听承业说如今华商的装备精良,途中几次遇险,全靠他们解围;而且数量众多,奥斯曼帝国直到非洲东北部,华商随处可见。
皇帝有一种预感,自己很快就可以册封一个宣慰使。
尽管朝廷的兵马到达不了,但是“明”字大旗却可以飘扬到那里。
皇帝决定,再加一把火:“册封宣慰使,除了让他们贡献地图和物产,还要让他们每年贡赋一千两银子,交满三年,回朝给四品冠带;交满十年,给正三品冠带,可以用相应的仪仗。”
当年楚霸王为什么不听范增的话定都咸阳?汉高祖为什么要跑回老家唱《大风歌》?“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呐!在外头再风光荣耀、再有本事,家乡人看不见,就不算光宗耀祖!不向儿时的互相甩过鼻涕的狗剩铁蛋、没事念念叨叨的七大姑八大姨、隔壁闲的没事到家门口吵吵闹闹的王二麻子张大胡子炫耀一番,那些压在心里的浊气能够吐出来?
能够跑外海,上千两银子的火炮、战船出手就是数以十记的人,缺那一万银子吗?不缺!缺的是风光荣耀!就算在非洲东海岸扎根当了土皇帝又怎么样?身边全是蛮夷,不过是挣几个钱回乡买房置地教儿孙读书罢了。
如今,只要一万两银子,你回国就能穿三品官服,享受三品官的仪仗,虽然都是你自己置办,但你可以正大光明的享受,不用担心言官弹劾,不怕地方官打你的屁股,就问你想不想要?!
有了这套装备,你还怕不够风光荣耀?别说你爹妈可以在宗族中挺直腰杆子显摆,就算招呼子弟出门跟着你混,也容易多了吧?
皇帝说的不那么直白,但是汪舜华笑盈盈的看着他,忍住没有笑出来:不错,儿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估计要不了多久,非洲东西海岸就会遍布明朝的宣慰使。就是不知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比起明朝的商人船队,战斗力如何?葡萄牙还敢不敢远涉重洋,跑到澳门来晒货?或者荷兰去台湾府试试运气?2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清白之年 山海有归处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搞友情不香吗 我在古代做皇帝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原来是想谈恋爱 重生你不配[快穿]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你又在乱来[电竞]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我被影后教做人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