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篇:曲则全章-以曲求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此章阐述了事物通过曲折、退让反而能保全、成就自身的道理。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圣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修炼者于此章,需在修炼和生活中践行以曲求全的智慧。在修炼时,当引导元气运行遇到阻碍,不要强行突破,而是顺着经脉的走势,以迂回曲折的方式引导元气绕过阻碍。例如,若元气在某条经络的狭窄处流通不畅,可先引导元气在附近的经脉分支中循环,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尝试通过狭窄处。
从下丹田出发,当元气沿着督脉上行遇到阻碍时,可让元气沿着带脉绕行,带脉如束腰带般环绕腰间,能使元气在绕行过程中得到一定的调和与滋养。然后,再引导元气继续上行至百会穴,完成与天地能量的连接。从百会穴下行时,同样,若在任脉遇到问题,可通过冲脉等相关经脉进行迂回,最终顺利回到下丹田。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境遇也应如此。遇到困难或与人发生冲突时,不急于直接对抗,而是以柔和、迂回的方式应对,以退为进,从而保全自身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修炼和生活中的双重实践,修炼者能更好地体悟道的“曲则全”智慧,使自身的元气运行更加顺畅,心境也更加平和,在世间行事更加圆融无碍,与道的契合度更高。
第二十三篇:希言自然章-顺应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与道合一;从事于德的人,就与德合一;失道失德的人,就与失合一。与道合一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与德合一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与失合一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就不相信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炼者领悟此章,要深刻认识到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在修炼过程中,顺应身体自身的节律和自然的气机变化来引导元气运行。例如,在一天之中,清晨阳气生发,此时修炼者可适当增加元气的活跃度,引导下丹田的元气,以较为轻快的节奏沿着经脉运行,与自然阳气的生发相呼应。
而在夜晚,阴气渐盛,修炼者则应让元气的运行趋于平缓、深沉,如同自然万物在夜晚的静谧状态。当身体出现疲劳或不适时,不要强行以意念过度驱使元气,而是顺应身体的需求,适当减少元气的调动,让身体自然恢复。
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也秉持顺应自然的原则。如在不同的季节,根据气候的变化调整修炼方式。春季万物复苏,可多到户外吸收自然的生气,引导天地间的清新之气融入体内元气;冬季则注重收藏元气,减少外出,在室内进行较为温和的修炼。通过这种顺应自然的修炼方式,修炼者能更好地借助自然的力量提升自身修为,使自身与道的联系更加紧密,如同与道同频共振,自然地融入道的运行之中。
第二十四篇:企者不立章-脚踏实地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修炼者于此章,要明白修炼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于求成、浮躁冒进。在修炼时,以沉稳、扎实的方式引导元气运行。从下丹田开始,元气的流动应缓慢而坚定,如同稳重的步伐,不跳跃、不急躁。
当引导元气沿着经脉运行时,仔细感受每一寸经脉的状态,确保元气均匀、平稳地通过。例如,在引导元气通过手部的经络时,关注每一个指节间的细微感觉,让元气充分滋养经络的每一处。
在追求修炼境界的提升上,也应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进步而焦虑,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修炼过程,认真做好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意念的引导。如同培育一棵幼苗,耐心地给予它时间和养分,让它自然生长。通过这种脚踏实地的修炼方式,修炼者能够建立起稳固的修炼基础,使元气在体内运行得更加顺畅、深沉,为日后的深入修炼打下坚实的根基,真正走上符合道的修炼之路。
第二十五篇:有物混成章-法道而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修炼者领悟此章,要以道为最高准则,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进行修炼。在修炼时,先从“人法地”做起,选择一处土地厚实、地气浓郁的地方,如茂密森林中的土地或宁静山谷的地面。
坐在地上,放松身心,以意念连接自身与大地,感受大地的沉稳、承载与孕育万物的力量。引导下丹田的元气下行至足部涌泉穴,通过涌泉穴将大地的力量引入体内,使元气得到大地能量的充实与稳固。
接着,体悟“地法天”,抬头仰望天空,感受天空的广阔、高远与包容。以意念引导吸收天空的清气,从头顶百会穴进入体内,与来自大地的元气在体内交融。让这两种能量在任督二脉间循环,象征着天地能量在体内的和谐流转。
然后,深入理解“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天地能量交融循环的基础上,让身心完全顺应自然的节律和道的运行。不过多干涉元气的运行,让它在自然的状态下,按照身体的需求和道的指引,自行调节与升华。通过这种法道而行的修炼方式,修炼者能逐渐与道合一,使自身的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融入宇宙的宏大秩序之中。
第二十六篇:重为轻根章-稳重持身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以轻率躁动的行为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修炼者于此章,要在修炼和生活中培养稳重、静定的品质。在修炼时,以稳重的心态引导元气运行。从下丹田启动元气,如同沉稳地驾驭一辆大车,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引导元气沿着经脉前行。
当元气沿着督脉上行时,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感受元气在脊柱的支撑下稳步上升,如同君子依靠厚重的根基前行。到达头顶百会穴后,稍作停留,如同在高处审视自身,保持清醒与静定。
再沿着任脉下行,下行过程中,如同沉稳地从高处回归本位,将头顶吸纳的清气与下丹田的元气进一步融合,使元气更加凝练、醇厚。在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和繁杂事务,修炼者也应保持静定,不被外界的繁华所迷惑,如同君子虽有荣观却能超然处之。通过这种稳重持身的修炼与生活方式,修炼者能让自身的元气运行更加稳定,心境更加平和,在修炼的道路上保持坚定的步伐,不致因轻率、急躁而迷失方向。
第二十七篇:善行无辙迹章-善修无痕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修炼者领悟此章,在修炼中要追求一种自然、无痕的境界。引导元气运行时,如同善行无辙迹一般,让元气在经脉中顺畅地流动,不留下刻意引导的痕迹。元气的运行应自然而然,仿佛它本身就知道该如何在体内循环,滋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提升自身品德与智慧方面,如同善言无瑕谪,修炼者在言语和行为上要谨慎,避免出现过错,以自身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人,如同圣人常善救人、救物,不使一人一物被遗弃。在面对他人的善恶时,修炼者要明白善人可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可为善人之资的道理,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在经脉运行上,修炼者要注重元气在体内的自然调和。当元气在体内循环时,各条经脉之间应相互协调,如同善数不用筹策般默契配合,无需刻意安排。例如,当元气从某条经脉流转到另一条经脉时,应自然过渡,不产生阻滞或突兀之感。通过这种善修无痕的修炼方式,修炼者不仅能使自身的修为达到更高的境界,还能在生活中以更加自然、和谐的方式与人、与物相处,践行道的智慧。
第二十八篇:知其雄章-守柔归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的位置,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行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质朴纯真状态。质朴纯真的道分散成各种器具,圣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修炼者于此章,要在修炼和生活中践行守柔归朴的理念。在修炼时,从“知其雄,守其雌”做起,引导体内阴阳两种元气的平衡。下丹田为元气汇聚之所,其中蕴含着阴阳两种能量。
先以意念感知下丹田内的阳刚之气,即“雄”的一面,然后以柔和的意念引导这股阳刚之气,使其与阴柔之气相互交融,如同找到天下的溪涧,让阳气顺势而下,与阴气和谐共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身的德行如同溪水般流淌,滋润着身体与心灵,逐渐回复到婴儿般的纯净、柔和状态。
接着,从“知其白,守其黑”入手,在心中构建光明与黑暗的意象,以意念引导自身的意识,不执着于光明的炫耀,而是安守黑暗中的宁静与深沉。在经脉运行上,想象光明的能量与黑暗的能量在体内相互交织,如同天地间的昼夜交替,和谐有序。当这两种能量在体内达到平衡时,会感受到自身的德行更加稳固,如同成为天下的模式,回复到一种无极的、无限可能的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求阿姊 魏大人今天上钩了吗[古穿今] 声优怪咖+番外 上神,你的道心乱了 嫁给病弱将军后(重生) [综英美]我女朋友不可能毁灭世界 身为一根金手指 清穿良妃她人美路子野 帝少盛宠:异能千金归来 抓住那个做饭的鬼杀队队士 王爷被扇一巴掌后沦陷了 废太子夫妇穿到七零啦+番外 纵她放肆+番外 伪装AlphaCP,番外 变成猫后被情敌送给前男友了 求生游戏降临,队友夸我很行/生存游戏:踹翻极品我成神队锦鲤 让她干反派,坏不起来怎么办[快穿] 烬棠欢(重生)+番外 坠入妖界之后 我的未婚夫有点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