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干预模块(“选择器”):这是最核心也最危险的部分。设计一种精密的、多频段复合能量场发生器,能够根据探测到的弦面叠加态信息,向目标点注入特定频率、特定相位、特定偏振模式的能量脉冲。这种脉冲的目的不是摧毁或改变,而是像在双缝实验中放置探测器一样,对特定的弦面进行“标记”或施加特定的“观察条件”,诱导其从叠加态中“脱颖而出”,实现“选择”与“坍缩”。
多重屏蔽与安全冗余:实验涉及对时空基本结构的直接操作,风险极高。目标区域需要包裹在由相位扭曲场、强磁场、引力场发生器、以及星盟提供的最高等级能量吸收材料构成的“法拉第笼”中,以隔绝任何能量外泄或意外干扰,同时防止外部观察影响实验结果本身。设备本身必须设置多重物理熔断机制和自毁协议。
设计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孔方佳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非必要联系,将自己封闭在“昆仑之心”的研究室内。墨玉工作台成了他的战场,光屏上滚动的公式、结构图、模拟数据成了他唯一的伙伴。他时而伏案疾书,笔尖在特制的电子绘图板上划过,留下复杂而优美的轨迹;
时而陷入长久的静默,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屏障;时而烦躁地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墙壁,发出沉闷的回响。困倦袭来时,他就靠在特制的磁悬浮椅上小憩片刻,连梦境中都充斥着扭曲的弦面和坍缩的星光。高强度用脑带来的阵阵刺痛被他强行压下,眼中布满的血丝诉说着他的执着。
李艳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这个“绝对禁区”的人。作为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和孔方佳最信任的伴侣,她承担着关键的辅助工作:优化探测器的量子算法、审核“选择器”能量场的安全性模型、设计实验数据的验证方案,她眼神中的专注与智慧丝毫不减当年,如今的已为人母她,正怀着第二个宝宝。
李艳经常默默地为丈夫递上温热的提神饮品,在他陷入思维瓶颈时,用简洁而精准的点拨,如同拨开迷雾的灯塔。
“佳哥,关联探测器的噪声抑制模型还需要优化,第三象限的量子纠缠信噪比低于理论阈值。”李艳的声音轻柔却清晰,指着光屏上一处跳动的异常曲线。
“收到。我怀疑是低温屏蔽层在超高频段有微弱的能量泄露,干扰了纠缠态。试试加入这个振荡阻尼函数……”孔方佳立刻回应,手指飞快地在虚拟键盘上敲击,一串复杂的公式被嵌入模型。
“选择器的能量聚焦精度要求太高了,目标点直径必须控制在10的负18次方米以内,否则会干扰临近点的弦面。”李艳提醒道,眉宇间带着忧虑。
“我知道……这是最大的难关。我正在设计一种基于时空曲率引导的复合透镜系统,利用引力场微弯能量束的路径……”孔方佳的声音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覆在李艳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新的小生命的律动,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这个小家伙也在努力呢……我们也不能落后。这次事情结束了,咱们回地球休假,大儿子也好久没见了”“嗯,听你的。”李艳轻轻的说到。
两人并肩作战,在寂静的研究室里,在跳跃的数据流前,在冰冷的设备模型间,共同挑战着人类认知的极限。时间在专注中失去了意义,只有屏幕上不断迭代优化的模型和越来越清晰的实验蓝图,标志着他们的前进。
终于,在经历无数次模拟失败、算法崩溃、结构优化后,一台代号为“弦面之眼”的原型机设计方案完成了。它不再像原来的传感器那样是一个单一的探头,而更像一个微型的、高度集成的实验室平台:
核心腔体:一个被多重力场和超导材料包裹的、直径仅一厘米的球形真空腔。这是实验目标区域。
维度关联探针阵列:如同精密的花瓣般环绕在核心腔体外壁,由十二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和量子点探测器构成,能多角度、高精度探测腔体内的量子涨落关联信息。
“选择器”能量注入系统:集成在腔体上下两极,由微型化的高频激光发生器、可控强磁场线圈、以及特殊的时空相位调制器组成,能向腔体内精确注入所需参数的能量脉冲。
“河图洛书”直连端口:通过超导量子链路,将海量探测数据实时传输给基地最强的超算进行实时建模与反馈控制。
“绝对屏障”防护层:包裹整个平台的多重能量场与物理屏蔽层,厚度惊人,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和能量涌动的微光。
原型机的制造与组装在“昆仑之心”最底层、防护等级最高的“归墟工坊”内秘密进行。参与的都是经过最严格审查、签署了终身保密协议的国宝级工程师和技术员。每一个零件的加工精度都达到了纳米级,每一次组装都在无尘、无磁、超低温的环境中进行。孔方佳和李艳全程监工,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最后一层防护罩被小心翼翼地合拢,幽蓝色的能量纹路在表面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时,整个“归墟工坊”陷入了一种神圣的寂静。这台凝聚了地球最尖端科技、融入了孔方佳突破性理论、寄托着对抗高维威胁希望的“弦面之眼”,静静地悬浮在测试平台上,如同一个沉睡的宇宙之卵。
实验地点选在“归墟工坊”深处一个被额外加固的隔离间。房间不大,墙壁、地板、天花板都覆盖着厚厚的吸波材料和铅锇合金板,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寂静之棺”。房间中央,只有孤零零的“弦面之眼”平台和控制台。孔方佳和李艳穿着特制的屏蔽服,站在控制台前。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只有设备自身散热系统发出的微弱嘶嘶声。
“启动基础力场屏障……启动超低温系统……启动真空环境……”孔方佳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异常清晰,他逐一确认着准备步骤。控制台上,代表各项系统状态的指示灯由红转绿。核心腔体内部被迅速抽至接近绝对零度的超高真空,强大的磁场和相位扭曲场将其与外界彻底隔绝。
“启动维度关联探测器阵列……”李艳轻声说道,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划过。嗡……一阵极其微弱、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低沉的嗡鸣声从平台内部传来。控制台的主屏幕上,原本一片黑暗的区域,开始浮现出极其微弱、不断闪烁、如同静电噪音般的细小光点。这是背景量子涨落。
“目标:腔体中心点。注入基础量子扰动源(单电子)。”孔方佳命令道。一道微不可察的能量脉冲注入腔体中心。屏幕上,代表中心点的区域瞬间“亮”了起来!但并非一个亮点,而是……一片模糊的、不断蠕动变化的、如同星云尘埃般的光晕!
这就是在原有“高超清频辨传感器”视角下,一个量子点(单电子)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概率云图,它表示电子可能出现在这片区域的任何地方,位置是不确定的。
孔方佳深吸一口气,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他看向李艳,李艳也回望着他,眼中闪烁着紧张、期待与绝对信任的光芒。他点了点头。
“启动弦面建模算法……开启‘弦面之眼’模式!”“河图洛书”超算阵列的庞大算力瞬间被调用!屏幕上那片模糊的概率云光晕如同被投入了强效显影剂,开始剧烈地变化、重组!
奇迹发生了!
那片模糊的光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条纤细、明亮、如同发光的丝线或血管般的东西,从一个极其微小(在屏幕上被放大了亿万倍)的核心点——那个注入的单电子所在的三维坐标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
这些“弦面”并非物理实体,而是“弦面之眼”通过探测关联量子信息,在数学模型中构建并可视化出来的、代表该点所有可能演化路径的二维结构投影!
它们数量庞大得难以计数,密密麻麻,相互交织,却又彼此独立。每一条弦面都闪烁着独特的、代表不同能量状态或演化方向的微弱光芒(由算法赋予的色彩),有的笔直稳定,有的蜿蜒曲折,有的甚至呈现出奇异的闭环或分叉!
整个画面,就像观察一个无限复杂的、活着的神经网络的根部,或者……一个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微缩的平行宇宙树状图!
“天啊……真的……真的存在……”李艳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的手紧紧抓住了孔方佳的胳膊。眼前的景象完全证实了孔方佳的理论!一个三维点,在微观层面,并非只有一个确定状态,而是由无数处于叠加态的二维弦面构成!
孔方佳没有说话,他的呼吸也变得粗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将这宇宙最底层的奥秘烙印在灵魂深处。巨大的震撼和作为探索者见证神迹般的狂喜冲击着他,但他强行保持着冷静。实验只完成了一半。最关键的一步,即将到来。
他的手指移向控制台上那个醒目的、标记着“选择启动”的红色虚拟按钮。目标锁定在屏幕上无数弦面中的一条——那是一条闪烁着稳定蓝光、相对平直的弦面,在算法模型中,它代表着电子处于某个相对稳定的低能态轨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穿书之改变大佬早死的剧情 超级优化 青州从事/重生成死对头后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番外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番外 薄爷,太太她又提棍去干架了 破谜(探案)+番外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番外 我那在地府上班的老公 倾歌令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助[星际]+番外 恶雌会读心?五个兽夫追着我求宠 华缨录+番外 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 放眼师门皆疯批,小师妹她最咸鱼+番外 满门舔狗,唯有小师妹咸鱼+番外 弑血罩 从皇商开始做女帝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