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亦是亲率大军,出关迎战。两军在阳平关前,各自列开阵势,旗鼓相当。玄德阵中,令义子刘封出马挑战。
曹操在门旗下见了,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指着刘封,破口大骂道:“好你个织席贩履的刘备!真是无人可继了么?竟然屡屡派遣你这螟蛉假子出来送死!我若唤出我的黄须儿(指其子曹彰)来,管教你这假子死无全尸,化为肉泥!”
刘封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等羞辱?顿时大怒,也不答话,挺起手中长枪,催动胯下战马,径直便向曹操冲杀过来!
曹操见状,急忙下令大将徐晃出马迎战。刘封与徐晃斗不数合,便依孔明预先的吩咐,佯作不敌,拨马便往本阵败走。
曹操见蜀军又败,以为有机可乘,当即下令全军追击!曹军将士,如潮水般向蜀军大阵掩杀过去!
然而,就在曹军追至蜀军营寨之前时,忽然只听得蜀军营中,四下里号炮之声大作,鼓角齐鸣,喊杀声震天!曹操心中一惊,暗道:“莫非又有伏兵?”急忙下令,停止追击,火速退兵!
曹军将士本就已是“惊弓之鸟”,听得鸣金之声,更是慌不择路,争先恐后地向后逃窜,自相践踏,推推搡搡,死伤者不计其数!狼狈不堪地逃回阳平关,紧闭关门,方才惊魂稍定。
而蜀军则乘胜追击,直至阳平关下。孔明又施展“疲兵之计”,下令军士,夜间轮番在关隘四周骚扰:东门放起火来,西门则大声呐喊;南门又燃起狼烟,北门则擂鼓助威!如此这般,日夜不停,搅得关中曹军,寝食难安,心神不宁。
曹操被这没完没了的袭扰搞得是“焦头烂额,几近崩溃”,又兼粮草断绝,军心涣散,知道这阳平关已是万万守不住了。他心中大惧,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与尊严”,于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打开关门,带领残兵败将,弃了阳平关,又向着西北方向的斜谷道狼狈逃去!
蜀军探知曹操弃关而逃,立刻从后紧紧追袭!
曹操正带领败兵,在崎岖的山路之上,仓皇奔逃。忽然,只见前方尘土大起,喊杀声震天,一彪军马,当头拦住了去路!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张飞!紧接着,又听得背后喊杀声大作,另一彪军马,如旋风般掩杀过来!为首一员大将,白马银枪,威风凛凛,正是赵云!与此同时,从褒州方向的山路之上,又冲出一支兵马,截断了曹军的侧翼,为首的乃是老将黄忠!
三路蜀军,皆是“以逸待劳,士气如虹”,将本已是“丧家之犬”的曹军,团团围住,奋力冲杀!曹军更是兵败如山倒,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帐下诸将,如徐晃、曹洪等人,皆是奋力死战,拼死护卫曹操,这才好不容易从蜀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走。
方才逃至一处名为“斜谷”的险要隘口,正欲喘息片刻。忽然,又见前方尘头大起,隐约有大队兵马,正向此处开来!曹操心中一惊,暗道:“不好!此处莫非也有蜀军的伏兵?若真如此,我今日休矣!天亡我也!”
然而,待到那支兵马渐渐驶近,曹操定睛一看,却不由得转惊为喜!原来,来者并非蜀军,而是自己的次子,“黄须儿”曹彰!
这曹彰,表字子文,自幼便喜爱骑马射箭,膂力过人,据说能徒手与猛虎搏斗!曹操曾经告诫他说:“我儿啊,你不好好读书,只喜欢舞枪弄棒,这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有何可贵之处?”曹彰却慨然答道:“大丈夫在世,当效仿那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为国立下不世之功,横扫大漠,拓土开疆,率领数十万大军,纵横天下,方不负此生!何必去做那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呢?”
曹操曾经问诸位儿子的志向。曹彰便朗声答道:“儿愿为将!”曹操又问:“为将当如何?”曹彰答道:“为将者,当身披坚固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面临危难之时,能奋不顾身,身先士卒;论功行赏之时,则有功必赏,赏罚分明,信守承诺!”曹操听了,亦是抚须大笑,对曹彰的“豪言壮语”颇为赞赏。
就在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的乌桓部落起兵反叛,曹操便派遣曹彰,统领五万大军,前去征讨。临行之前,曹操特意告诫他说:“在家中,你我是父子;但一旦领受军令,便是君臣。军法无情,不徇私弊,你务必要深以为戒,不可有丝毫懈怠!”
曹彰领兵到达代郡之后,果然不负众望,每次作战,皆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一路势如破竹,直杀至桑干河畔,将叛乱的乌桓部落,尽数平定。他听闻父亲曹操在阳平关兵败,心中焦急,便立刻率领得胜之师,星夜兼程,赶来汉中助战。
曹操在绝境之中,忽见爱子曹彰率领生力军前来,如同在沙漠之中遇见了甘泉一般,不由得大喜过望,精神为之一振,抚着曹彰的肩膀,大笑道:“哈哈哈!我的黄须儿终于来了!有我儿相助,击破刘备,指日可待矣!”当即便下令,停止后退,重整旗鼓,就在这斜谷的隘口之处,安下营寨,准备与蜀军再决雌雄!
有人将曹彰率领援军到达的消息,飞报与在后追赶的刘备。刘备听闻,亦是心中一惊,急忙问帐下诸将道:“如今曹操又添强援,其子曹彰,素有‘勇武’之名,不知哪位将军敢前去迎战,挫其锐气?”
义子刘封慨然出班道:“父亲勿忧!孩儿愿往,与那曹彰小儿,一决高下!”部将孟达亦是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同去。
刘备见二人皆有“战意”,便道:“好!你二人便一同前往,各领五千兵马,看谁能先拔头筹,立下大功!”
于是,刘封、孟达二人,各领五千军士,浩浩荡荡地向斜谷隘口杀来。刘封为前队,孟达为后队。来到阵前,曹彰早已拍马而出,与刘封交战。二人战不三合,刘封便已知不是曹彰对手,其“枪法之猛烈,力道之沉雄”,远非自己所能抵挡,只得虚晃一招,拨马败走。
孟达急忙率兵上前接应,方欲与曹彰交锋,忽然只听得曹军阵后,喊杀声大作,尘土飞扬!原来是马超、吴兰二人,早已奉了孔明之命,悄然率领一支“西凉铁骑”与“蜀中精锐”,绕到曹军的侧后方,此刻正发动猛烈的突袭!曹军后队顿时大乱,军心动摇。
孟达见状大喜,知道是援军已到,立刻指挥本部兵马,与马超、吴兰内外夹攻!马超的西凉铁骑,本就“骁勇善战,锐不可当”,又兼养精蓄锐日久,憋了一肚子的“战意”,此刻杀入阵中,更是如猛虎入羊群一般,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曹军哪里抵挡得住?顿时兵败如山倒,四散奔逃!
曹彰在乱军之中,正遇上蜀将吴兰。二人战在一处,斗不数合,曹彰便觑得一个破绽,大喝一声,手中画戟猛地刺出,正中吴兰心窝,竟将吴兰一戟挑于马下,当场毙命!三路蜀军,与曹军混战在一处,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曹操见势不妙,唯恐再遭大败,急忙下令收兵,退回斜谷隘口之内,凭借险要地势,坚守不出,其“锐气”已然大挫。
曹操屯兵于斜谷隘口,一连数日,心中皆是“犹豫不决,进退两难”。想要挥师进兵,与刘备决一死战,夺回汉中,却又被马超等蜀军将领,死死地拒守在隘口之外,难以寸进。想要就此收兵返回许都,却又心有不甘,唯恐被那刘备小儿与天下英雄耻笑自己“虎头蛇尾,不战而退”。
这一日,曹操正在帐中闷坐,思虑军情,心中更是烦躁。适逢庖官进上一碗刚刚炖好的鸡汤。曹操心不在焉地端起碗,却见碗中漂浮着几块鸡肋。他夹起一块鸡肋,看在眼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由得心中有感,联想到如今汉中的局势,亦是如此“鸡肋”一般,令人难以取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在他沉吟之际,大将夏侯惇入帐,前来禀请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对着那碗中的鸡肋出神,便随口答道:“鸡肋!鸡肋!”
夏侯惇领了口令,也不多问,便立刻传与各营将佐,今夜的口令,便是“鸡肋”二字。
行军主簿杨修,听闻今夜的口令是“鸡肋”,心中猛然一动,立刻便明白了曹操的弦外之音。他当即便私下里教导自己随行的军士仆从,各自开始收拾行装铺盖,打点行李,准备不日便要班师回朝了。
有人见杨修如此行事,便将此事暗中报知了夏侯惇。夏侯惇听了,亦是大吃一惊,急忙将杨修请至自己帐中,问道:“杨主簿,如今两军正在对峙,胜负未分,魏王亦未曾下令退兵。公为何便教导手下人收拾行装,莫非是想临阵脱逃不成?”
杨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夏侯将军差矣!我并非是想临阵脱逃,而是以今夜的口令,便已提前知晓了魏王不日即将退兵回朝的心意了。”
“此话怎讲?”夏侯惇更是疑惑。
杨修解释道:“将军请想,这‘鸡肋’者,食之并无多少肉味,弃之却又觉得有些可惜。如今我军远征汉中,进不能取胜,徒耗钱粮;退又恐怕被人耻笑,有损魏王威名。正如这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此处僵持下去,已是毫无益处,不如早早班师返回,休养生息,再图良策。依我之见,最迟不过明日,魏王必然会下令班师回朝了。所以我才预先教导手下人收拾行装,以免到时临行慌乱,手忙脚乱。”
夏侯惇听了杨修这番分析,不由得恍然大悟,抚掌赞道:“杨主簿真乃神人也!竟能从区区两个字的口令之中,便洞悉了魏王深藏于心肺之间的真实意图!佩服!佩服!”于是,夏侯惇亦是深信不疑,当即便也暗中下令,教导自己帐下将士,各自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于是乎,曹军大营之中,上至将军,下至士卒,无不开始暗中准备行囊,其“军心之涣散”与“思归之切”,已是昭然若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黔境仙途 傲慢与刚烈 网恋富婆竟是白月光影后 热吻海棠 黑心小狗又争又抢还能上位吗 荒域之主 史莱姆想去人界 我的姑妈五岁半 含羞草也能当邪恶大boss! 偷偷暗恋我的角名同学 藏月 [美娱]意乱情迷 末日秧歌 过冬 女装后被高冷室友盯上了 倾虹 差一点被揍敌客饿死 在惊悚漫画里当反派boss 穿书赘A支棱起来了吗 嫁给病弱太女A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