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占据的金城突出部孤立暴露,并且在志愿军前两阶段作战中受到打击,防御体系已遭破坏,特别是北汉江两侧12公里正面,志愿军已锲入敌阵6公里,使得北汉江西侧3个韩军师的阵地更形突出,为志愿军攻击造成良好条件。
由夏季战役第一、第二阶段的小打、中打,发展为最后阶段的大打,是政治上、战略上的需要;在军事上讲,也是有条件、有能力的。
1953年7月13日,在强大“家底”的支持下,摧枯拉朽般的“金城战役”正式打响了!
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向各军、各作战集团下达了正式作战命令,编组为西、中、东三个突击集团军,以“正面进攻,两翼钳击,多路突破”的战法,攻歼金城西南梨实洞、北亭岭至梨船洞、金城川线以北地区之南的韩伪6师全部、伪8师主力、伪首都师一个团另一个营及伪3师一个团,拉直金城以南战线。
尔后视情况向三天峰、赤根山、黑云吐岭、白岩山一线发展进攻,并坚决巩固所占阵地,打敌反扑,求得在打敌反扑中给敌二线师团及可能增援之敌以严重杀伤。
具体配置为:
东集团军,以第60军为主,并指挥第21军(欠1个师)、第33师和第202师1个团,配属3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2个工兵营,统由第60军军长张祖谅指挥。
以第60军全部和第202师1个团组成攻击集团,第一步,由北汉江以西松室里西山至金城川间2.5公里地段,由东向西发起攻击,尔后分兵一部向北发展;第二步,协同中、西两集团由东及东南方向攻歼梨船洞之敌。第21军担负北汉江以东守备人物,牵制美军第10军向西增援。
中央集团军,以第67军为主,并指挥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欠1个团),配属炮兵2个团又5个营、反坦克歼击炮兵1个营、高射炮兵1个团又1个营、坦克1个连、工兵2个营,统由第67军军长邱蔚、政委旷伏兆和第54军军长丁盛、政委谢明指挥。第一步展开2个师,由松室里至金城东之间9公里地段,由北向南发起攻击;第二步,协同东、中集团由北面攻歼梨船洞一带之敌。
西集团,以第68军(欠第202师)为主,并指挥第54军第130师,配属炮兵2个团又8个营、4个连,反坦克歼击炮兵1个营,高射炮兵1个团又1个营,工兵2个营又2个连,还有1个坦克连,统由第68军副军长宋玉琳、第54军副军长吴瑞山指挥。
第一步展开2个师又1个团,由金城至牙沈里约10.5公里宽的正面发起攻击,尔后,1个师在右邻第24军配合下向南发展,另1个师向东南发;第二步,协同东、中集团攻歼梨船洞一带之敌。
第54军第134师为兵团预备队,位于洗浦里。
此外,志司命令位于西集团右侧的第9兵团第24军配合金城以南作战,控制金化至金城公路上下九井段,阻止金化方向之敌东援,确保金城方向的翼侧安全。第24军代军长兼政委为张震。
第24军由第9兵团直接指挥作战。
这场战役很有可能就是志愿军在朝鲜的最后一战了,各部队求战心切,都想争取到多一些、重一些的任务。
作战部署令下达后,有的部队领导觉得给本部队任务少了、轻了而闹起情绪。
第54军军长丁盛就发了几句牢骚,说重要任务都给了华北的部队,是搞“华北山头”。王平当面批评他,说这么多部队参战,自觉服从统一指挥很重要;杨勇司令员也不是华北的,而是二野的,他搞什么“华北山头”?
这个小插曲,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指战员渴望战斗的炽热心情。
1953年7月13日晚上九点整,浓云密布,大雨欲来,隆隆的炮声拉开了金城战役的序幕。
第20兵团准时展开攻势,遍布纵深数十里山谷中的1094门火炮齐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向敌人阵地。巨大的轰隆声打破了夜幕的宁静,明亮的火光将朝鲜夏夜的夜空照得如白日一般。
炮手们激动不已,这是他们第一次毫无顾忌地向敌军阵地发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装弹,一发接着一发的发射出去,炮手们大汗淋漓,但是大家谁也没有去管,依旧挥汗如雨的装填着炮弹。
在短短的20分钟内,火炮部队共向敌阵发射了1900吨炮弹,摧毁了南朝鲜军阵地表面工事的30%以上,开辟通路区域的障碍也被摧毁了80%至90%。
此次炮击的炮弹总量,是志愿军从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期间发射总量的2.2倍,也是志愿军首次动用如此强大的火炮力量轰击敌方阵地,以压倒性优势对敌展开攻势。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志愿军突破了南朝鲜军四个师的防御前沿阵地。
“南韩部队在志愿军凶猛的攻击中遭受重创。整夜都有伤员川流不息地从打得一塌糊涂的前线涌回来,进入匆忙筑起来的医疗帐篷里。”——这是根据后来的美联社记者记述才得以还原的珍贵记录。
西集团军由第68军203师、第204师和第54军的第130师组成,配备部分炮兵、装甲兵和工兵力量,在牙沈里至金城一线实施突破。
志愿军第68军面对的敌军主要是韩伪首都师。
该师长期驻扎在金城一带驻守,被称为韩军“精锐师团”,该师第一团更是敌方精锐中的精锐,装备全美式武器,号称“白虎团”,部署在最前沿的险要位置,与志愿军对峙,并构筑了包括坑道、盖沟、环形战壕以及各种明暗火力发射点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作战时还可获得美军支援。
战役发起前,我西集团右翼第203师组织了细致的现地勘察,捕获了数名俘虏,查明了敌军兵力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为了迅速歼灭敌人,第203师决定以第607团侦察排组成一个侦察班,由该团副排长杨育才带领。在发起总攻的同时,穿插分队的先头侦察班,以化装奇袭的手段,直取敌第1团团部,为主力全歼守敌创造有利条件。
7月14日凌晨,志愿军第203师609团第2营和第607团的一个侦察班组成的作战支队,穿过韩军的炮火封锁区,摧毁了位于二青洞(利川洞)的韩伪首都师第1团团部(又称“白虎团”,与成功守卫白马山的第9团“白马师团”齐名),是该战役中最经典战例,由于在此团部缴获一面绣有白虎头图案的旗帜,这场富有传奇色彩的“奇袭白虎团”战斗,被广为流传。
在对韩军主阵地发起攻击的同时,该师第609团1个营组成穿插支队,在副团长赵仁虎率领下,沿522.1高地以东公路向南直插。
侦察班受领任务后,认真分析了敌情、地形,审讯了20多名俘虏,基本摸清了敌团部的位置、警戒情况及人员活动规律,并结合地图进行反复研究,制订了具体的作战方案。
全班编为3个袭击小组,体型高大、高鼻梁、深眼窝的杨育才化装为美军顾问,朝鲜族联络员韩淡年化装为南朝鲜军排长,其余人员均化装成南朝鲜军士兵,伪装成护送美军顾问或溃退散兵之模样。
接近目标后,第1小组负责歼灭敌警卫排,保障其他各组的袭击;第2小组攻击敌炮兵指挥所;第3小组进攻敌团部作战室。作战计划制订后,侦察班及时组织了战前训练,尤其是对敌军言行的模仿、穿插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处置方案,都进行了多次演练。
14日0时4分,侦察班从白杨里出发,快速越过敌炮火封锁的500米开阔地,进至敌前沿阵地380高地附近。此时我方总攻已打响,守敌正遭受我军猛烈攻击。该班趁敌混乱,直插前往二青洞的公路,向敌纵深推进。
此时侦察班为反客为主、迷惑对手,一路不断用朝鲜语高喊“巴利卡”(快跑)。1时10分,穿插至415高地南侧约50米时,借着敌照明弹的光亮,侦察班队员发现有一名南朝鲜士兵在我队尾跟进。化装成南朝鲜军排长的联络员韩淡年立即对其进行询问。
该敌为韩伪首都师1团1营1连的传令兵,误认为韩淡年是韩军长官,并供出当夜的口令。行进中,杨育才又令联络员向相遇的韩军士兵确认了口令。随后,全班顺利通过敌岗哨。
1时40分,侦察班在勇进桥南与敌增援部队相遇,敌40余辆汽车满载士兵向北驶来。
众寡悬殊,杨育才指挥侦察班在二清洞村北伏下,待机行动。当放过敌车25辆后,第203师穿插支队与敌增援部队前卫交火。敌后卫车辆即停于第1团团部沟口的公路上,堵住了侦察班前进的道路。
为不失战机,杨育才当机立断,下令对敌发动突袭,仅用时3分钟,即毁敌汽车7辆。随后,全班乘敌混乱之际迅速越过公路,继续向目的地疾进。
2时40分,侦察班成功进至敌第1团团部所在地。发现团部前停有汽车30余辆,来往人员较多的情况后,杨育才果断将原3个袭击小组调整为4个,前3小组仍遂行原定任务,增编之第4小组主要负责歼灭混乱之敌和炸毁敌汽车,支援第2、第3小组战斗。
2时43分,第1小组向敌警卫排突然开火,歼敌大部,残敌向南逃窜。该组迅速尾追至下枫洞三岔路口附近,占领有利地形,与增援、溃退之敌激战6次,给敌以杀伤。第2、第3、第4小组则趁敌混乱,向各自目标发起猛攻。
第3小组成功封堵敌作战室大门,侦察员包月禄迅速投进1颗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后快速冲入室内,将敌大部歼灭。
第2小组在歼灭敌炮兵指挥部后,随即和第3小组会合,对混乱之敌展开进攻。
残敌仓皇逃窜,被我第4小组迎头截击,被迫回窜又遭夹击,最终大部被歼。
经过一小时四十七分战斗,共毙伤俘敌233名,其中俘敌19名(军官8名),毙敌214名(内有伪“白虎团”团长、机甲团团长、美榴弹炮营长);缴获敌“白虎团”团旗一面,吉普车27辆,卡车11辆,火箭炮一门,各种枪75支,各种电台、总机11部,步谈机、8电话单机110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速攻神魔西游张天李吒 千金难泣 好感一秒加一点?副本崩了能怪我? 位面领主的星界征途 救命!我穿成了千古绿帽王房遗爱 法医:奇案诡事录 我体内有一群小弟 风水之王吴劫李通玄 重生木叶,觉醒闪闪果实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杨若晴骆风棠 穿成恶婆婆:被全家娇养了 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 涤凡尘 老头环:苏醒的玛莲妮亚 假千金的春天 围棋:直播女皇向狗发起华丽叛逆 穿成超绝抚慰雌性,大佬们争宠忙 无锋剑主 凡尘之罗刹鬼令 误入士兵突击之穿越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