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1839年的社会现状 > 第542章(第1页)

第542章(第1页)

&ldo;大陆均衡!&rdo;伯纳德恍然大悟。

&ldo;是的,大陆均衡。为了大陆均衡,我们联法国荷兰而制西班牙,联法国而制荷兰,联普鲁士而制法国,联欧洲而反拿破仑,联法国而阻挡俄国……只要大陆保持均衡,不列颠就可以不断的选择。&rdo;

&ldo;大陆均衡,就是让大陆四分五裂。&rdo;

&ldo;太直白了,毫无文学的美感。&rdo;汉弗莱批评着,&ldo;东方大陆和欧洲不一样,它本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rdo;

&ldo;所以我们要把他们拆成一块一块的。&rdo;伯纳德领悟了。

&ldo;是的,伯纳。现在,我们把政策回到江宁的叛匪们,回到太平天国。&rdo;格兰斯顿开始解释为什么自由通商是不够的。

&ldo;依照伯纳得来的条件,太平天国对我们毫无所求,我们去,或者不去,他们无所谓。这就很糟糕。他们对我们无所求,也就没有必要听从我们的命令,照顾我们的利益。&rdo;

&ldo;而相反,从他们的对立面,清廷,现在却在恳求我们。&rdo;格莱斯顿继续说。

还在太平天国困守南昌的时候,上海道台胡林翼已经和格莱斯顿举行了会谈,胡林翼提出在上海租借洋船,前赴江南助剿。由此,格莱斯顿发展出一个宏大的计划:

&ldo;当前的时机看做一个机会,以无限制进出最僻远的禁区为条件,把皇帝从迫在眉睫的瓦解情势中援救出来,从而大大地扩张自己活动领域。在东方大陆创造一个实力均衡的局面,以便大不列颠方便的选择和变更自己的盟友。&rdo;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五到六股大致平衡的势力,英国人可以从容的选择和抛弃结盟者。

&ldo;不列颠不会把自己绑在某一股势力的战车上。&rdo;汉弗莱还在教育伯纳德,&ldo;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知道是谁说的吗?&rdo;

&ldo;不知道,先生。内阁秘书?&rdo;

&ldo;谁也没说过,但这是三百年来大不列颠的处世信条。真正的公务员都对此心照不宣,将来说不定会有哪个大嘴巴政客写在书里公诸于世。&rdo;汉弗莱说。

&ldo;现在的清国有三股主要的势力,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只有清廷是求着我们的。也是最弱势的。&rdo;

&ldo;太对了,伯纳。&rdo;

&ldo;因此我们早就决定了援助清廷,那您为什么还要派我去江宁。&rdo;

&ldo;为了诚意!&rdo;汉弗莱先生解释道,&ldo;在外交档案上,不会记录我们今天说的话,而只会记下公使阁下,恩,还有勤勉的公务员,是如何为了和平奔走呼号,殚精竭虑。&rdo;

&ldo;好了,江宁的问题到此告一段落。&rdo;

&ldo;等等,先生,我在江宁,听说美国武官戴维斯已经秘密拜访过江宁,并且和某位王爷会谈过。&rdo;

&ldo;美国人?他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积极了?&rdo;

&ldo;看来我们要加强在上海的控制。&rdo;汉弗莱先生说,&ldo;正好,上海租界工部局三年任满,即将换届。&rdo;

&ldo;六名董事,我们三席,美国一席,清国一席。还有一个流动席位,现在是法国人。&rdo;

&ldo;法国人真讨厌。&rdo;格莱斯顿在私下里直言不讳,&ldo;他们那莫名其妙的自尊心,总是占别国的便宜。我们从来没有占过法国人便宜。&rdo;

&ldo;还是有的。&rdo;汉弗莱先生纠正。

&ldo;什么时候?&rdo;

&ldo;1815年,滑铁卢。&rdo;

&ldo;说回正题,我要把法国人从工部局赶出去。换一个听话的。这样也方便对付美国人。&rdo;格莱斯顿说。

&ldo;那谁来替代法国人?肯定不是美国人,比利时?荷兰?&rdo;

&ldo;这些国家太弱了。&rdo;

&ldo;俄国?&rdo;

&ldo;俄国太强了,而且在所有战线上和不列颠敌对。&rdo;

&ldo;普鲁士,想想自汉诺威王朝以来的百年友谊。&rdo;

&ldo;先生,是这样吗?&rdo;

格莱斯顿点点头:&ldo;联普鲁士以稳定东方,就是既定策略,早在六月,我已经写信给内阁,让他们考虑执行。普鲁士,一直是一把好用的手枪,而且是一把听话的手枪。&rdo;

&ldo;先生,我听说,你和内阁某位成员私人之间很不愉快,我怀疑……&rdo;

&ldo;不用怀疑,我和迪斯累利财政大臣是政敌,然而,我和他同样热爱女王。&rdo;

正文28《善后借款条约》

更新时间:2011-9-159:02:12本章字数:2184

&ldo;其他的问题都已解决,各国公使们却仍旧关心最后一个问题,恕我直言,郭嵩焘公使阁下,贵国的贪污和官僚习气,将极大的损害贷款的使用效率。这些贷款不能有效使用的话,会影响还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按时交还抵押物‐‐铁路及其附属权益。&rdo;

&ldo;下官有个想法……&rdo;郭嵩焘对清廷情况自然是知道的,他提出了一个超出英国人意料的建议。于是,协议最终达成了。

&ldo;三国出力,五国出钱,您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大清,ok。&rdo;阿伯丁外相这样称赞郭嵩焘。

郭嵩焘口头上谦虚了几句,心里也是非常得意,短短五天,他游走于英国、法国、普鲁士、荷兰、比利时之间,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仅借到了一千五百万英镑(包括贷款和实物),而且,洋人还要免费为大清修筑三条铁路。文化精英挥斥方遒,各国权贵俯首听命,不正是读书人的梦想吗?何况这一次,郭嵩焘成功的引入普鲁士和法国,让他们和英国争斗,发挥了以夷制夷的奇效,为大清争得最大利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大褂与蜜豆饼  人鱼码头  我在古代剪红线[穿越]  总统笔记  请关爱孤寡散仙[穿越]  转世不续缘  正说宋朝十八帝  谁主山河  楼兰秘踪长生策  千帐灯  峥嵘说  我以美貌平山海  芒桑梓  三少爷的剑  施琅大将军  网游之水火交融  蚁人  唐门刺客[全息]  妖怪综合大学  核心咆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