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朱元璋一道圣旨下来,
连这点小小的报复都成了奢望!
这群藩王差点没被这口气憋出内伤!
实在是憋屈至极。
明明是朱桂挖了他们的墙脚,结果朱桂啥事没有,
他们却因为细作的事要受罚,现在连杀几个细作的家人都不行!
不少藩王在锦衣卫宣旨的时候,
当场就气得胸口发闷!
很快,这些藩王又收到了新消息:
朱元璋让皇太孙朱允炆和东瀛国的王子滕佑寿跟着朱桂去大同府学习。
消息一出,
人们纷纷猜测其中的政治意图,很快得出结论: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健在的长子,如今太子病重在床。
而代王朱桂又是藩王中最强势的一个!
现在皇上让朱允炆跟着朱桂去大同府学习,意图很明显了!
这是皇上布的局,想要绕过藩王,立皇孙朱允炆为储君!
所以才让朱允炆跟着代王学习!”
这分析一出,
举国震惊!
很多人原先还以为,朱标去世后,接班太子的位置很可能会落到朱桂头上。
毕竟朱桂最近风头正劲,
造火车、修铁路、击败北元可汗、建工业区等等,
朱桂这一年的功绩数不胜数!
而且朱桂多次受到朱元璋的奖赏,
在众人眼里,朱桂深得朱元璋喜爱,自然认为朱桂有望成为储君。
但从实际动作来看,
朱元璋似乎只是把朱桂当作备选项!
朱元璋更倾向于立朱标的儿子为储君!
这消息一出,
那些藩王们集体松了口气,
然后开始幸灾乐祸起来。
他们心想,
你朱桂立再多功劳又怎样?跟我们较劲又怎样?忙活半天,
还不是和我们一样,争不到那个皇帝宝座?
有了这样的想法,藩王们心中的憋屈和不甘便减轻了许多。
他们准备继续看朱桂的好戏。
据他们了解,朱允炆可不是个省油的灯,除了朱标,谁都不服。
……
回大同府的火车上,
朱桂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
微闭着眼,正打着盹。
朱允炆和滕佑寿坐在朱桂身后,
再往后是朱允炆的幕僚齐泰、黄子澄。
齐泰是受朱元璋之命辅佐朱允炆,
黄子澄长期陪读东宫,是朱标的亲信,现在被派来监督朱允炆。
朱标这个“大号”废了之后,朱元璋对朱允炆这个“小号”寄予厚望。
朱允炆或许也感受到了这份重视,渐渐变得有些傲慢。
“哎!”
“真是无聊!”
“不知道皇爷爷怎么想的,不让我留在重病的父皇身边,非要我去边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月薪三千打工人穿越到古代做王妃 虾米的小世界 陆总别作,夫人又乖又甜 妖尾:从符咒开始的最强之人 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 论琴酒弟弟带走兄长的可能性 天工至圣 快穿:拯救炮灰后,我成神了 我是县委书记 我爱女战士! 重生成虎,我自律点怎么了? 谍战,谁教你这么潜伏的? 离婚后,开始了赌石之旅 七岁修仙:十岁杀天道 末日胎穿,改变全家命运 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 我的棋子都是大佬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换亲?对不起,我依然是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