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车越过了一座座桥梁、一道道铁轨,穿过了一个个货栈,驶过了一条条尽是意大利商店的街道,最后停在一条小径的一角。小径散发着焚烧的纸味,弥漫着湿润的泥土芬芳,也透溢着一股贫穷的气味。司机指了指一堵架着个木阳台的砖墙:&ldo;就在这儿。&rdo;我沿着一排栅栏走去。左侧有一家小酒馆,挂着灯火熄灭的红字招牌:斯希尔茨;右侧贴着一张硕大的广告画,画上画着一个理想的美国家庭,合家笑盈盈地嗅着一盘麦片粥。一座木楼梯下,放着一个垃圾桶,正冒着热气。我登上楼梯。在阳台上,我发现了一扇玻璃门,遮着一块黄颜色的帘子:肯定就在里边。可突然间,我感到惶恐不安。富有总是包含公开的成分,然而一种贫困的生活,却是隐秘的。我感到去敲这扇玻璃门似乎有失礼貌。我一时拿不定主意,望着这一堵堵砖墙,靠墙搭着千篇一律的楼梯和灰不溜秋的阳台;透过层顶,我瞥见了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的东西,呈红、白颜色:原来是只大储气罐;脚下有一块四方形的土地,光秃秃的,中间长着一棵黑黝黝的树,还有一架蓝色风翼的小风车。一列火车在远处驶过,阳台直晃。我叩响了门,看见走出一位相当年轻、高大的男子,他上身穿着一件皮夹克,绷得直挺挺的,他惊奇地打量了我一番。
&ldo;您真找到我的住处了?&rdo;
&ldo;我看是的。&rdo;
黄颜色的厨房里,正中摆着一只黑炉子,正呼呼地在烧;铺着地漆布的地面上堆满了旧报纸。我发现里边没有冰箱。布洛甘茫然地招了招手,指着那堆纸张说:&ldo;我正在整理。&rdo;
&ldo;我希望没有打扰您。&rdo;
&ldo;噢,不。&rdo;他一副尴尬的神态,笔直地站立在我的面前,&ldo;您为什么不愿让我去旅馆接您呢?&rdo;
&ldo;那是个可怖的地方。&rdo;
布洛甘的嘴上终于显出了微笑:&ldo;那可是芝加哥最美的旅馆。&rdo;
&ldo;问题就在这里。地毯、鲜花、旅客、音乐,一切都太过分了。&rdo;
布洛甘唇边的微笑悄悄爬上了他的双眸:
&ldo;请往这边走。&rdo;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墨西哥毯子和一幅梵&iddot;高的《椅子》,然后是书、电唱机和打字机。这间房子不像是冒牌艺术家的寓所,也不像是美国人理想的典型住家。生活在此,该很惬意吧。我激动地说:
&ldo;在您这里感到挺舒服的。&rdo;
&ldo;您觉得?&rdo;布洛甘用目光扫视着四壁。&ldo;这儿不大。&rdo;又是一阵沉默,接着他急促地说:&ldo;您不愿意把大衣脱了吗?来杯咖啡怎么样?我有些法国唱片,您喜欢听吗?听夏尔&iddot;特莱纳的?&rdo;
无疑是因为那只呼呼在烧的大炉子或因为被2月冰冷的太阳染成金色的布帘上那棵瑟瑟战栗的黑树的影子,我遂起了一个念头:&ldo;要是坐在墨西哥毯子上度过这个白天倒是挺美妙的。&rdo;可是我给布洛甘打电话是为了参观芝加哥。我狠了狠心说:
&ldo;我想看看芝加哥城,我明天早上就要走了。&rdo;
&ldo;芝加哥大着呢。&rdo;
&ldo;领我看看其中的一角吧。&rdo;
他摸了摸皮夹克,声音不安地说:&ldo;我有必要换一下装吗?&rdo;
&ldo;想到哪里去了!我就讨厌穿得笔挺笔挺的!&rdo;
他激烈地辩解道:
&ldo;我这一辈子从未穿过硬领的衣服……&rdo;
我们的微笑第一次相遇了,可他似乎还没有放下心来:
&ldo;您不想看看屠宰场吧?&rdo;
&ldo;不。咱们到街上去随便走走。&rdo;
街巷很多,一条条都很相似,两旁尽是破旧的木屋和一块块极力想模仿郊区小园子的空地。我们也游览了几条大街,街道笔直,死气沉沉,到处都是冷飕飕的。布洛甘不安地触摸着双耳:&ldo;这耳朵已经硬邦邦的了,就要冻成两截了。&rdo;
我对他顿起怜悯之心。&ldo;我们到哪家酒吧去暖暖身子吧。&rdo;
我们俩走进了一家酒吧。布洛甘要了姜汁酒,我点了美国威士忌。当我们走出门外时,天还是那么冷。我们又进了另一家酒吧,开始闲聊起来。他曾在登陆战后在阿登省的一个军营里呆过几个月,于是就法国、战争、占领时期和巴黎向我问了一大堆问题。我也向他提问。他对有人听他说话似乎感到十分幸福,可要讲述自己的情况却又感到不好意思。开始时,他迟疑不决地一句句往外掏,可很快滔滔不绝地向我道来,话中倾注着几分热情,我每听到一句话就仿佛感到领受了一份礼物。他出生在芝加哥城南一家食品杂货店主的家庭,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芬兰人,母亲是个匈牙利的犹太人。在大危机时期,他正好二十岁,经常躲进货车的车厢在美国到处闯荡。他当过小贩,洗过餐具,做过跑堂,还干过按摩,当过挖土工、泥瓦匠、售货员,迫不得已时也干过偷鸡摸狗的事。在亚利桑那州那家他洗过餐具的偏僻的驿站里,他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被一家左派杂志发表了。于是他又写了另一些小说。自他第一部长篇小说成功之后,他一直靠一家出版商给他发的一笔年金维持生活。
&ldo;我很想读一读这部书。&rdo;我说。
&ldo;下一部将更好。&rdo;
&ldo;可这一部已经写成了。&rdo;
布洛甘一副困惑的神色审视着我:&ldo;您真的想读?&rdo;
&ldo;对,真的。&rdo;
他站起身,向厅堂深处的电话机走去。三分钟后他回到桌上说道:&ldo;那部书将在今天晚饭前送到您的旅馆。&rdo;
&ldo;噢!谢谢!&rdo;我热烈地说。
他一举一动都富有活力,因此而触动了我。正是他这种自然的姿态马上赢得了我对他的好感。他不知道那些客套话,那些礼节、礼貌。他那些亲切的举动完全是自然的流露,仿佛是柔情的创新。首先,我为与这位有血有肉的传统的美国典型‐‐自立的左派作家相遇感到欣喜。现在,我感兴趣的是布洛甘,通过他的叙述,可以感觉到他并不认为对生活拥有任何权利,然而他向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欲望。这种交织着谦逊和热望的脾性真惹我喜欢。
&ldo;您是怎么冒出写作念头的?&rdo;我问道。
&ldo;我生就喜欢那种印成铅字的纸头,我还是个孩子时,就用剪报贴在日记本上,搞了一种报纸。&rdo;
&ldo;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吧?&rdo;
他思索片刻:&ldo;我熟悉许许多多不同的人:我渴望给每个人展示其他人的真实面目。人们撒谎何其多。&rdo;他沉默了一会儿。&ldo;二十岁时,我终于明白了大家都对我撒谎,这使我极为愤怒,我以为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才开始写作并继续写下去……&rdo;
&ldo;您还一直气愤吗?&rdo;
&ldo;或多或少有点儿。&rdo;他有所保留地微微一笑。
&ldo;您不搞政治吗?&rdo;我问。
&ldo;我做些细微的小事。&rdo;
简言之,他与罗贝尔和亨利的处境相差无几,然而他异常镇静,泰然处之。写作,在电台发表讲话,偶尔在群众集会上谴责某些流弊,这着实使他满足。有人已经跟我说过:这儿的知识分子可以安心地生活,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绝对无能为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淑女的骑士 庄子传 腹黑宝宝俏娘亲 重生影后:帝国首席,别过来 豪门蜜爱:亿万继承者太霸道 僵尸大战植物 贵太妃 鸡窝 魔尊有千百张面孔 堂吉诃德 掷地有声 随遇而安 药道 甩不掉的纠缠 柴可夫斯基 吃错药的爱神 重生攻略前男友 贴身小秘书 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宫斗不如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