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万年县衙。
在得知自己这个倒霉蛋,即将成为二十里铺学校的校长之后,孙均只是跟到任的先生们简单吃了顿饭,而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回家,打算跟他老子求助。
“父亲大人,这个校长真不是人干的!”
“等科举考试结束之后,这些人能留下四五个就不错了!”
“主要还是课本!”
“那些经义典籍,乃至启蒙学本,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孩儿纵有天大的能耐,也没办法从他们手中,把书籍抢过来!”
“您就出面去一趟二十里铺,跟陆兄好好说一说,别让孩儿当这个校长了!”
“反正您早就打定主意,要去跟陆兄见一面,要不是去了趟秦岭,早就见面了!”
孙溢之小妾的房门外,孙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
都顾不上父亲在里边忙活什么了
不怪他着急,这些问题都不是他能解决的。
即便是孙溢之出面,恐怕也很费劲。
给孩子们找先生,倒也还好说。
前来参加科举的学子靠不住,长安城里总有不少吃不上饭的读书人。
不过是给孩子们启蒙罢了,用不着学问多高深。
最关键的,还是课本!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被称之为‘门阀’,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多少财富,也不是因为他们族中有多少人担任高官。
真正让世家大族保持上百年,乃至上千年都长久不衰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着学问!
不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想要进入朝廷做官,想要靠着读书出人头地,就必须选择依附于某一个世家大族的麾下!
这同样是寒门学子,很少能通过科举的真相。
就像孙均的母族博陵崔氏,掌握着‘五经’之中《易》的注解权。
若是想学习《易》中的学问,崔氏历代祖先所做的注解,才是正统,其他人的注解全都是旁门左道!
作为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博陵崔氏还拥有大量经学典籍的注解权。
包括隋唐时期,所有孩童蒙学时期都要学的《启蒙记》。
由此,崔氏自东汉时期发迹,繁荣至唐末。
仅大唐一朝,出了足足十五位宰相!
而孙均的身份,并不足以从博陵崔氏手中,要出那么多书籍课本来。
若是偷偷的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乃庸人 耕读之家 当小白的我开启了天师系统 逆旅季汉 今古名联轶事赏析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三国:从佃户开始 音乐成神:开局契约S级国风校花 抗战之我是参谋不带长 反穿:她们真的不来自提瓦特 大隋王爷:造反逼宫吓懵杨广 跟高冷校花同房,我成荒古圣体了 1861:拯救奥斯曼 末日丧尸纪 大唐第一驸马爷 家父朱元璋 三国:朕刘禅,季汉莽夫 让你送妹妹上学,你和老师好上了 富贵险中求 我在精灵世界成为最强训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