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声“咔”地停了。四下沉寂。小宛就像同谁打了一架似,坐倒下来,衬衫已经被汗湿得透了,贴在身上,风一吹,凉凉的。再上班时,总觉得四周有什么不一样了。打开服装间的门,满架彩衣都失了色,仿佛蒙着一层灰气。小宛主动穿上那身离魂衣,尝试作法。“若梅英,你出来!你出来!”没人理她。也没鬼理她。服装间安静得像座坟墓。她觉得泄气。鬼想找她,躲都躲不掉;她想找鬼,却一没地址二没电话三没eail信箱。可不可以上网找找?又不知道qq是多少。这样想着,倒也宽心不少。其实电脑背后那些没有面孔的网友还不是一样来无影去无踪,与鬼何异?正自我宽慰,门上忽然“哔剥”一响。小宛立刻又紧张起来,颤声叫:“谁?”门开处,站着黑衣长辫的会计嬷嬷赵自和,一脸阴云,像不开晴的雨夜。小宛吁出一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以为是谁?”会计嬷嬷走进来,在椅子上忧心忡忡地坐下。小宛笑一笑,反问:“您找我有事儿?”“那天,你提到若梅英。”赵嬷嬷紧盯着她,“胡伯死前,一直在喊‘她回来了’。”小宛警惕起来,不说话,只戒备地注视着会计嬷嬷,暗自猜测来意。赵嬷嬷仿佛禁不住那样晶光灿烂的一双眸子的直视,别过头去,轻轻说:“我们能看见的,瞎子看不见;瞎子看到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她长长叹息,“但是,我知道她是谁。”小宛大惊:“你是说若梅英?”“开箱那天,我也在场的,你忘了?我没看见什么,可是,我感觉得到,她是回来了,回来报仇。”“什么仇?”“她死在‘文革’,死之前,我斗过她,胡伯也有份儿。”赵嬷嬷顿了顿,似乎在犹豫说与不说,半晌,才又接下去,“那个时候,我才16岁,什么也不懂,人家造反闹革命,我也跟着造反,我开过若梅英的批斗会,亲手打过她鞭子。她看着我,她那双眼睛,真美,看得我心里发颤,手发软,抡不下鞭子。我只打了三鞭,就下台了,也只打过她一个人。可是,我心里一直愧,仿佛那鞭子打在我自己身上,不是,是心里。那个疼呀,治不好的……后来号召上山下乡,我第一个报了名,远远地离开北京,就是为了躲开那一切。后来,后来出了那么多的事儿,我觉得是报应,是因为我打了若梅英,伤天害理,该着报应。那么美的人,那么无辜,我打她,天理不容……”她蒙住脸,眼泪从指缝间流下来。“您在乡下……出了什么事儿?”小宛想起张之也的话,“您后来为什么自愿做自梳女?”“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赵嬷嬷忽然叫起来,“是报应,都是报应!”她神经质地抓住小宛的手,“小宛,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也是报应,就像胡伯一样,是我自作孽,和谁都没关系,没关系。”虹桥书吧第22节:手(3)她哭得如此凄厉,让小宛不寒而栗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看着自己长大的年过半百的老嬷嬷。许久,她又小心翼翼地开口:“那么,胡伯,他打过若梅英吗?”“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赵嬷嬷又哭起来,歇斯底里,“不要再问了,若梅英死得惨,死得好惨啊。”“梅英是怎么死的?”小宛步步紧逼。赵嬷嬷连连后退:“我不知道,别问我,别问我。武斗,太乱了,听说她被关在小楼里,后来就从十三层楼上跳下来,血溅得几尺高,喷了胡伯一身一脸,胡伯就瞎了,是报应,都是报应……”忆起那惨烈的一幕让赵嬷嬷心胆俱寒,终于,又像七月十四开箱那天一样,她蓦地哀叫一声,转身跑了。小宛忍不住颤栗。造反,武斗,关押,跳楼……这些事都离她太远了,那个时代的扭曲的人性,是她永远也不可能理解的。那么非人性的斗争,那么混乱而残忍的故事,真相湮没在血泊里,就是亲眼见到的人也说不清是非,何况耳闻?但是终于有一件事弄清楚了,就是胡伯同若梅英的恩怨,结于“文革”,那么,梅英是来报仇来了,是吗?可是,那次坠楼,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胡伯把她关进小楼之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而赵嬷嬷,又为什么会去做了“自梳女”?这一切,都只有慢慢地追根寻底了。第二天是胡伯追悼会,剧团放假半日,集体往殡仪馆吊唁。小宛躲在人群后东张西望,每走一步路都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若梅英的鬼魂会忽然跑出来闹场。忽然远远地看到张之也背着相机也凑热闹来了,倒有些高兴,忙向他招手。张之也一路挤过来,也不拍照了,只跑前跑后地照顾小宛,又防着人撞到她,又怕她累了渴了,俨然以护花使者自居。水溶看在眼里,暗暗留心,只苦于身为领导,要主持大局,没时间细问女儿。小宛低低问:“你怎么也来了?”“好奇嘛。都说梨园出殡的规矩很多,想开开眼。”张之也嘻嘻笑,把送葬当看戏。小宛低声警告:“严肃点,小心家属不高兴。”胡家人丁不旺,到会的“家属”只有三位——儿子儿媳用轮椅推着一位百岁老人,司仪介绍说这位是胡伯的父亲,已近天年,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呜呼哀哉,伤心何极,等等等等。小宛看到那老人,如同见鬼,有种莫名的怕。那人实在已经很老很老了,老得不能再老,老得辨不清男女,老得像一具标本而多过像一个人。他的脸完全遮没在皱纹里,看不出准确的模样,眼睛半阖,而嘴唇半张,五官紧紧地蹙在一起,没有表情也没有内容。对着那样的一张脸,除了“老”字外你得不出任何其他结论。这已经不能用美丽或者丑陋这些形容词来定义,因为衰老混淆了所有的判断标准,而只留下无可回避的岁月沧桑。但是这些都还不可怕,最令小宛心惊的,是他的一双腿——那么明显的长短脚,即使坐在轮椅上,都不能遮掩那天生的缺陷。小宛心里一动。姓胡,跛腿,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她心底那个秘密的芽又蹿了一蹿,蠢蠢欲动,随时都会破土而出。隐约地觉得,秘密的根就在这老人身上,他是谁?葬礼安静而热闹地进行着,已经到了尾声,新任琴师拉起胡琴来为胡伯送行,人群渐渐散去。张之也有些无趣:“还以为会唱戏呢,闹了半天,还是老一套。咱们也走吧?”小宛答应着,脚下只是延捱。忽然间,那轮椅上的老人睁开眼来,很准确地指向水小宛,对孙子耳语了一句什么。那做孙子的惊异地看了小宛一眼,便径直走过来。小宛心中栗栗,站定了等待。——果然是邀请她相见。连水溶也觉得惊讶,远远地将女儿看了一眼又一眼。小宛只做看不见,迎着老人走过去,问:“您找我?”老人看着她。可是,那能算看吗?那样老的脸那样老的表情,把什么都给嘲弄了,连同人的目光。当他看你的时候,你弄不清他是不是真正看到了;而当他闭上眼睛,你反而会怀疑他仍在眼皮子底下偷偷地窥视着你。←虹←桥←书←吧←第23节:手(4)“你像一个人。”老人嘶哑地说,声音仿佛不是从口腔里传出,而是通过肺叶摩擦产生。随着问话,一股东西腐烂的气味自他口中传出。小宛打个寒噤,隐隐地猜到答案,却仍勇敢地问:“谁?”一个人老到一定程度,大概严格地说已经不能算个真正的人。要么半鬼,要么半神。小宛不敢怠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带修仙大能来种田 爱上一只唐朝鬼(人鬼情系列之六) 不喝孟婆汤(人鬼情系列之八) 后宫(大清后宫) 全民求生:开局获得灭神黑炎 时光隧道里的灵魂(人鬼情系列之七) 年轻气盛八皇子 偏爱独宠,禁欲佛子搂腰缠吻 在来世的左边等你(人鬼情系列之一) 我的精灵宝可梦时代 始:终 我在古代和夫郎养娃的奋斗日常 蚀毒(上卷) 今世未了情(人鬼情系列之十一) 命犯青花 天鹅的眼泪(人鬼情系列之三) 综影视:自宜修起始 天灾:背负七宗罪,我能斩杀神明 巫师,从大语言模型开始推理万物 黛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