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龙腾四海收多少人 > 第52章 林怀远事件(第2页)

第52章 林怀远事件(第2页)

原本用于矿山的马匹被分配到各个定居点,用于耕作与运输;

大量缴获的战舰被改造为商船与渔船,为妈祖军的贸易与食物供应网络注入新血;

铁矿港甚至因为淡水制造技术的成熟,催生出一个全新行业——制盐业,利用海水淡化后的副产品,提取出高纯度海盐,成为重要贸易物资。

广州府,陈怀远在自己的纺织作坊大量采用蒸汽机,他的成本总是低于其他商人,他开始了自己产业的扩张。

看上去,也就只是增加了一间工厂,可这是蒸汽机在中国纺织行业里第一次扩张。

1810年的广州府,依旧是中国南大门上那座繁华不减的贸易重镇。珠江水面舟楫如织,商行林立,茶楼酒肆间流传着天南海北的消息,而真正能搅动这座城市格局的,从来不只是商贾之间的买卖,还有那些敢为人先、踏浪而行的“疯子”。

陈怀远,就是其中之一。

在所有人还在依赖传统手工纺车与脚踏织布机时,陈怀远,这位出身商人世家却敢闯敢试的广州府商人,成了全亚洲第一个吃“蒸汽机”螃蟹的人。

一年多前,他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家中部分田产与商铺,从广州蒸汽机厂手中购得了十台经过改装的小型蒸汽机,又重金聘请了懂得机械维护的工匠,再联合几位对新技术抱有信心的投资人,在广州城南的河畔,悄悄建起了两座厂房:

一座叫“广福源纱厂”

一座叫“广福源纺织厂”

他直接采买葡属印度果阿运来的优质棉花作为原料——这种棉花纤维长、色泽白、韧性好,在当时属于上等原料,只是价格偏高,一般小作坊根本用不起。

但陈怀远不怕贵,他更在意的是效率与品质。

当第一台蒸汽机轰鸣着带动纺锤转动,当织布机以数倍于人力织坊的速度吐出雪白平整的棉布时,整个广州府的纺织行当都为之震动。

仅仅一年多时间,他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纱锭数量翻了三倍,日产量达到普通手工纺坊的五至六倍。棉布质量稳定,且因机械化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他生产的棉布,不仅质地均匀、经久耐用,而且价格比市面上同类手工布低了近两成。

这价格优势,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福音,但对于广州府其他传统布行、手工纺坊,乃至背后的布商行会与地方豪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订单流失,工坊关门,织工失业,原本依靠传统手工业吃饭的无数家庭与商号,一夜之间面临生存危机。

更严重的是——

他触碰到了整个广州府纺织产业链上从原料、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一开始,只是市场上一些流言蜚语:

“那陈怀远的布,机织的,没有人气,穿不长久。”

“用的是洋机器,不吉利,坏了风水!”

“果阿棉花来路不明,谁知道有没有问题?”

后来,事情开始升级,广州府布行公会联合抵制他的布料,拒绝代销。

地方官员以“机器扰民”“有违祖制”“恐生事端”为由,开始频繁上门“查访”

税务突然加重,货物通关受阻,工人被骚扰,甚至有地痞流氓在夜间冲击他的厂房

一开始还试图周旋,他找关系、递帖子、请客送礼,甚至亲自拜访广州府最高管理者——那位手握地方军政大权、一向以维护“传统秩序”为重的总督代表。

但他很快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听他解释的态度,而是冷眼相对,话里藏刀。

“林老板,你这蒸汽机轰隆隆的,是要把祖宗的基业都给震塌了啊。”

没过多久,一连串打击接踵而至,

他的货物在码头被扣,理由是“涉嫌走私原料”,

厂房税务翻了三倍,几乎让他资金链断裂,

有竞争对手匿名举报他“勾结洋商,图谋不轨”。

甚至有人开始散布谣言,说他“用机器替代人命”,要“断百姓生路”。

更可怕的是,有一股幕后势力正在暗中运作,意图低价收购他的工厂,或者直接通过官府手段将其“充公”或“查封拍卖”。

陈怀远不是没挣扎过,他抵押了家产,四处借债,甚至亲自到码头盯货、跑市场,但一切都是徒劳。

他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创新者,在旧势力的汪洋大海面前,是何等渺小与无助。

他几乎夜不能寐,饭也吃不下,厂子里的蒸汽机还在轰鸣,但他的心却一点点沉入了珠江的暗流之中。

这一天夜里,坐在自己几乎空了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珠江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听着厂房那边隐约传来的蒸汽机节奏,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唤来心腹,低声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夫人今日可展颜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我的海员男友  灵异短篇故事集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葬天碑主  从萤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其实你可知  灵墟创世录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假千金回山村后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