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四月初三,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烟雨中。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十八盏宫灯将金碧辉煌的大殿照得通明。嘉庆帝旻宁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御案。
"启禀皇上,广东巡抚蒋攸铦的折子到了。"军机大臣曹振镛躬身捧上一份黄绫包裹的奏折,声音低沉而谨慎。
嘉庆帝接过奏折,缓缓展开。殿内温度适宜,但他额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珠。奏折上详细记载了南洋一带一个名为"兰芳共和国"的华人政权近日突然宣布改名为"中华国"的消息,以及当地华人群体对此事的反应。
"曹爱卿,你先说说看。"嘉庆帝将奏折放在案上,目光投向这位跟随先帝多年的老臣。
曹振镛捻了捻胡须,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皇上,这兰芳原是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州客家人罗芳伯在婆罗洲坤甸所建。起初不过是华人聚居之地,后来自立为国,已历三十余载。据广东方面密报,该政权近日突然宣布更名为中华国,并铸造印有中华字样的铜钱,在当地华人中广为流通。"
"中华国?"嘉庆帝冷笑一声,"好大的胆子!他们何德何能,竟敢僭用我天朝上国的名号?"
站在一旁的直隶总督那彦成立刻附和道:"皇上圣明!这兰芳国地处南洋,远离天朝,向来是我大清子民在海外谋生之地。如今他们改名中华国,分明是妄图争夺华夏正统,蛊惑人心!"
"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大学士王鼎上前一步,神情凝重,"据臣所知,兰芳国虽偏居一隅,但近年来贸易兴盛,华人聚集者不下百万之众。若任其以中华之名招摇,恐怕会对我大清在海外的威望造成影响,更可能引诱更多沿海百姓铤而走险,私自出洋。"
嘉庆帝站起身来,在御案前踱步。窗外雨声渐大,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停下脚步,背对着群臣,声音低沉而坚定:"朕最担心的是,此例一开,他日海外诸国皆可效仿,以中华之名行割据之实,我大清颜面何存?正统何在?"
"皇上圣虑深远。"曹振镛点头称是,"然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兰芳国虽名曰中华,实则不过弹丸之地,人口不过百万,军力更是微不足道。但他们以中华为名,确有争夺华夏正统之嫌。"
"争夺正统?"嘉庆帝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他们凭什么?就凭一个自封的名号?"
那彦成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臣以为兰芳国改名中华国,用心叵测。其一,是想借中华之名,吸引更多我大清子民前往南洋,扩大其势力;其二,是想在我大清海疆之外,树立一个华人正统的象征,与我大清分庭抗礼;其三,更是想通过这个名号,获得西方列强的承认,从而获得某种合法性。"
王鼎补充道:"那大人所言极是。更令人担忧的是,兰芳国地处东西方贸易要冲,近年来与英吉利、荷兰等国商人往来密切。若他们以中华之名获得西方认可,恐对我大清在海外的商贸利益造成冲击。"
嘉庆帝冷哼一声:"朕看他们是痴心妄想!我大清才是天命所归的正统,他们区区一个海外华人政权,也敢妄称中华?"
"皇上,"曹振镛沉吟道,"臣建议从三个方面应对:一是在经济上限制与兰芳国的贸易往来,不可买,亦不可卖;二是在政治上明确宣示我大清对中华名号的独占权,可通过诏书或谕令形式昭告天下;三是在军事上加强对南洋海域的巡逻,震慑宵小。"
"曹爱卿所言有理。"嘉庆帝点头,"但朕担心,若我们反应过于激烈,反倒显得我大清心胸狭窄,连一个名号都容不下,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朝?"
那彦成思索片刻,说道:"皇上圣明。臣建议采取软硬兼施之策。表面上,可对兰芳国改名一事不予直接回应,避免授人以柄;暗地里,则可通过广东地方官员,对兰芳国施加经济压力,全面打压其贸易。同时,可派遣密使前往南洋,向当地华人阐明大清立场,劝说他们勿被兰芳国蛊惑。"
王鼎补充道:"臣还建议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管控,防止我大清子民被兰芳国招募或引诱。可颁布谕令,重申海禁政策,严厉打击私自出洋行为。"
嘉庆帝在殿内来回踱步,沉思良久。窗外雨势渐歇,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殿内。
"好!"嘉庆帝突然停下脚步,声音坚定,"就依众卿所议。曹爱卿,你拟一道谕旨,命广东巡抚蒋攸铦暗中调查兰芳国改名中华国的详情,包括其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经济状况以及与西方列强的往来情况。"
"臣遵旨。"曹振镛躬身领命。
"那彦成,"嘉庆帝转向直隶总督,"你负责协调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巡查,尤其要密切关注南洋方向的动向。若有可疑船只或人员,立即上报。"
"臣领旨。"那彦成拱手应道。
"王鼎,"嘉庆帝最后看向大学士,"你负责草拟一份告示,以朕的名义向南洋华人阐明我大清对中华名号的立场,强调我大清才是真正的华夏正统,告诫他们勿被宵小蛊惑。但措辞要委婉,不可过于强硬,以免落下口实。"
"臣明白。"王鼎点头应道,"臣会注意措辞,既表明立场,又不失我大清大国风范。"
嘉庆帝满意地点点头:"此事要做得隐秘,既要达到警告兰芳国的目的,又不能让外人看出我大清心胸狭窄,连一个名号都容不下。对外只说是例行巡查和例行告示,明白吗?"
三位大臣齐声应道:"臣等明白!"
"还有,"嘉庆帝压低声音,"密切关注朝中舆论和民间反应。若有人借此机会妄议朝政或散布不利言论,立即查办。"
"臣遵旨。"三位大臣再次躬身领命。
嘉庆帝走到窗前,望着雨后初晴的天空,若有所思。半晌,他转过身来,声音低沉而坚定:"兰芳国改名中华国一事,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我大清正统与颜面。朕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挑战我大清的天命正统!"
"皇上圣明!"三位大臣异口同声。
嘉庆帝回到龙椅坐下,拿起朱笔,在一份奏折上批下"知道了"三个字,然后缓缓说道:"此事就按刚才所议办理。记住,要做得隐蔽,要讲究策略。既要让兰芳国知道我大清的态度,又不能让天下人说我大清容不下一个名号。"
"臣等谨记圣训!"三位大臣齐声应道。
殿外,雨后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养心殿内,一场关于正统与名号、权力与策略的暗流正在涌动。而远在南洋的中华国,对此还一无所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夫人今日可展颜 葬天碑主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其实你可知 假千金回山村后 灵墟创世录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我的海员男友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从萤 灵异短篇故事集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