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电影 龙腾四海 > 第51章 一条战列舰改变很多(第1页)

第51章 一条战列舰改变很多(第1页)

1810年,是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巅峰时期之一。这一年,欧洲大陆战火纷飞,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陆,英国则凭借其强大的皇家海军,牢牢掌控着全球海洋霸权,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之王”。

然而,即便是在这个海军力量如日中天的年代,大英帝国的真正“战列舰”数量,其实也并非无穷无尽。

1810年,英国皇家海军有多少真正的战列舰?

所谓“战列舰(LineofbattleShip)”,指的是那些火力强大、装甲厚重、设计用于在战列线中与敌舰正面交锋的大型主力舰,通常是三层或两层甲板,装备60门至120门火炮不等,是当时海战的绝对主力。

在1810年,英国皇家海军拥有:

约100艘左右的“一线战列舰”(即真正的战列舰,Line-of-battleShips),

三级战列舰(74炮左右):约60

二级战列舰(80~90炮):约20艘

一级战列舰(100炮以上,如着名的“胜利号”):约10艘左右

此外,还有大量的护卫舰(Frigate)、巡航舰、炮舰、运输船等辅助舰艇,它们在侦察、通信、护航、袭击商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大规模舰队决战中,无法与战列舰正面抗衡。

也就是说,整个大英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真正能投入“战列线决战”、硬碰硬对抗敌国主力舰的,不过百艘上下。

而这百艘战列舰,还要分散部署在全球各个战略要地——从英吉利海峡到地中海,从西印度群岛到北美殖民地,从非洲好望角到印度洋,再到遥远而动荡的南海与东亚海域。

印度洋与南海:大英帝国的“战列舰真空区”

在1810年,尽管英国皇家海军看似无敌,但在印度洋与南中国海(即南海)这一战略要冲区域,其真正的“战列舰”部署却极为有限。

原因很简单:

欧洲是核心,本土与地中海优先;

北美与加勒比地区牵制了大量舰队,尤其是与法国的冲突不断;

西非、南美与东印度航线虽重要,但南海与印度洋东部,在当时尚属“次级战略区”,虽然日益重要,却未得到最精锐兵力的集中配置。

因此,在1810年前后,整个印度洋与南中国海区域,英国真正部署的“一线战列舰”总数,不过六条左右!

这六条战列舰,通常是三级战列舰(74门炮左右)为主,它们被分散布置在:

印度洋航线(如好望角至印度、锡兰一线)

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

东印度公司控制下的港口(如槟城、马德拉斯、孟买)

南海周边(如澳门、广州、新加坡附近海域)

它们承担着:保护英国商船队,威慑当地势力(如荷兰、葡萄牙、清朝水师、马来海盗等),拦截敌对国船只(如法国私掠船、美国商船、甚至清朝水师的意外冲突),为陆军提供海上支援(如在印度进行的多次战争)。

可以说,这六条战列舰,就是大英帝国在远东与印度洋的“海上支柱”,是维持其全球贸易霸权与军事威慑力的核心力量之一。

损失一条三级战列舰,对大英帝国意味着什么?

那么,当这样一支精锐而稀缺的海上力量,在印度洋或南海上损失一艘三级战列舰时,对于大英帝国而言,究竟意味着怎样的震撼与打击?

1.战略层面的震撼:信心与威慑的崩塌。在181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尤其是那标志性的三层甲板、密布火炮的战列舰,是海权与国力的象征。

而三级战列舰(74炮),是战列线中的中坚力量,数量最多,性价比最高,是英国维持海上霸权的主力型号之一。

当这样一艘战列舰——尤其是在远离本土、深入南海或印度洋的战场上——被敌人击沉、俘虏,或公然击败时,其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一艘船的损失。

它意味着:

“大英帝国的海军,并非无敌。”

“在远东,在印度洋,在那些他们以为可以随意横行的海域,他们的战舰也会被击沉。”

这种心理层面的打击,对于当时依赖“海军威慑”维系殖民体系与贸易垄断的英国而言,是战略级的震撼。

2.战术层面的损失:兵力真空难以弥补

在印度洋与南海,英国总共就部署了六条战列舰。

每一艘战列舰都承担着明确的巡逻、护航、威慑与作战任务,它们不是“预备队”,而是“前线兵力”。

损失一艘,意味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从萤  灵异短篇故事集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夫人今日可展颜  我的海员男友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假千金回山村后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其实你可知  葬天碑主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灵墟创世录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