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野在1814年在做一件事,这件事他觉得必须要用一年时间好好做一做。
有些事是外在,有些事是内在,内外要同修,妈祖军才会真正的强大。
他要在妈祖军里培养一批人,让一门新的学科在中华教育里慢慢形成,那就是如何从数据看历史和世界。
是的,文人笔下有一个世界。
但是,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什么朝代发奋图强,什么朝代一塌糊涂,数字会说明一切。
从1815年2月开始,到1815年的6月,他召集了一群学生和老师整理历史文献和资料。这里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他要用一个数据构成的图表,让所有学子重新认识中华和世界的历史真相。
1815年7月1日,这门课正式开讲,这个系列课程的名字叫做《万物归真》。
而整个课程的第一堂课叫做《从钢铁数据看朝代作为》
牛野作为主讲人,他直接挂出一张巨大的图表,图表的中心是一条历史线,从汉代一直到满清。
图表的左侧是每一个朝代关于钢铁制造业的技术突破,而右侧是当时历史文献提供的钢铁制造总产量数据。
参与听课的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第二类是铁矿港城的各个管理部门年轻的主官们。
整个教室里大约坐了有两百人左右,这张图打开时,只有学生都在小声的议论,教室里像是有无数小蜜蜂,在嗡嗡嗡。
牛野开篇就是直指核心:“我要所有人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一个文明其强大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有谁能够告诉我?”
这下说什么的都有,乱哄哄的无法统一。
野火笑了,他伸手让所有人安静一下,他在问:“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在你们心里中华哪个朝代最强大?所有人只能选择一个朝代!”
这下范围缩小了很多,发出两张纸,快速让所有人做出选择。
结果,汉占了一半,唐占了另一半!
野火笑了,他觉得这个数字合理。
他又问:“越强大的朝代是不是兵强马壮,工商业发达?”
众人认可!
接着他说道,“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钢铁数据是如何说的,看看这些数据和你们的理解是否一致!”
他指着图表,
“中国钢铁技术的发展并非匀速前进,而是存在爆发期,技术快速进化,和停滞期,缓慢甚至倒退。我们现在综合技术革新、产量、工艺复杂度、应用范围等因素,来看看各个朝代他们的作为”
他把教鞭移到汉代:
“汉代(前202–220年),中国钢铁技术伟大的奠基期。
高炉炼铁(竖炉)技术成熟,比欧洲早1000多年。
炒钢法(西汉晚期)发明,使钢产量提升。
百炼钢(东汉)出现,用于制造宝剑(如“环首刀”)。
产量:汉代生铁年产量约五十万吨,但技术仍以块炼铁+炒钢为主。”
然后,他开始讲解唐代:
“历史又走过了四百年,我们来到唐代(618–907年),这个朝代只是技术传承,但创新极少。
灌钢法已知,但从未大规模推广。
产量不如汉代或宋代,缺乏明确数据,但考古显示他们的作坊规模甚至比不上汉代。
钢铁主要用于兵器(唐刀),但工艺未显着提升。
根据文献看来,我们得出结论,整个唐代的钢铁技术基本是“守成期”,进步缓慢,甚至不如汉代活跃。”
接着,牛野开始讲解宋代:
“其实,进化速度最快的朝代:宋代(公元960–1279年)。
为什么宋代钢铁制造业进化最快?
根据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北宋时期,11世纪中国生铁年产量约15万吨,远超同时期欧洲(欧洲直到18世纪才达到类似规模),中华依然领先欧洲大约七百年。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神宗时期(1078年)铁年产量达724万斤(约4000吨年,但地方志显示更高),而唐代高峰仅约200–300万斤。
南宋时期,钢铁业进一步南移,福建、广东等地成为新中心。
宋朝发明了“灌钢法”(生熟铁混合冶炼)成熟并大规模应用(南北朝起源,宋代普及),使钢材质量大幅提升。开始采用煤炭大规模用于冶铁(比欧洲早六百年),提高炉温,降低木炭依赖。
宋代的炒钢法(生铁脱碳成钢)优化,生产效率提高。出现“百炼钢”向“灌钢”转型,钢材更均匀、成本更低。
军事:宋军装备大量精良钢刀、复合铠甲(如“步人甲”)、神臂弩钢材。
民用:铁制农具(犁铧、镰刀)、工具(铁钉、铁锅)普及,甚至出口海外。
工程:铁索桥(如泸定桥前身)、铁塔(如开封开宝寺塔)出现。
我们的得出一个结论:宋代钢铁技术进步最快,产量、工艺、应用全面突破,堪称“中国古代钢铁工业的黄金时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葬天碑主 其实你可知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从萤 我的海员男友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灵墟创世录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灵异短篇故事集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假千金回山村后 夫人今日可展颜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