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风这得波得波的,一说就是一大串。
而且,其中的信息量还大。
这不为难中年老头吗?
别的且不论,光是那十几万、几十万的观众数字,就够让人吃惊的。
想想吧。
相声门打从诞生那天起,有哪个班子能聚拢到这么多观众的?
这小子也太敢想了吧?
可再仔细一琢磨,唐云风却又说得一环扣一环,一套一套的。
都快赶上古代将军打战,排兵布阵的调调了。
有理有据,并不像信口瞎说。
不管两位长辈各自消化着信息,唐云风说得自己有点口渴了。
端起茶壶,先给长辈续上热茶,自己这才连喝了三杯。
不着急,不催促,唐云风自顾自的继续翻着报纸。
这个年代的人,永远不可能想象得到,未来的网络有多么凶猛?
流量在手,天下我有。
老霸道了!
最早的艺人想成角,太难。
观众拢共就那么一城一地,还得自个儿手艺过硬。
后来有了广播录音机,这让经历过旧社会的那批老艺术,享受到了一点福利,出了不少闻名全国的大蔓儿。
再后来的电视,那更是造星的利器。
甭管你是唱歌的,演电视的,搞小品的。
也甭管你有没有真能耐,反正你只要上过一回电视,是条狗都能成明星狗。
有了名气,各种好日子就来了。
而相声,又是其中最快捷的一条路。
说话,谁不会呢?
而且这还是有本子的,照着念就完了。
你要是不笑?
那肯定是你欣赏水平有问题。
或者,就是这家伙的本子写得不好。
反正,跟我的表演没关系。
当时,那一大批相声演员,就是这么凭空出现的。
追名逐利,这是人的本性,自然没错。
可这么一来,就让传统相声直接被扔到了天边。
最后,连太平歌词里《白蛇传》这些唱段,都是从东北二人转中找回来的。
不然,它就成了棒子国的“端午节”……认错了娘。
人没错,时代也没错,谁都没有错。
时势造英雄而已!
任何一门手艺的传承,都得经历几起几落。
电视很重要,后面的网络更重要,这又是一个新时代赋予人们的福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爸爸去娃综+番外 夸克族的修罗长老 气运之子的炮灰师兄(穿书)+番外 快穿:宿主大人的乖乖超可爱 千卯聆 朱帝山修仙记 影帝的替身小男友+番外 不要随便摸人鱼的尾巴+番外 主母重生,侯府撒泼打滚求和离 男主和谁he了? 穿进废土文后我“丧偶”怀崽了+番外 一行白鹭+番外 黄粱一梦,我是不是主角 新开辟 离婚后我成了大佬黑月光 病弱男二对我蓄谋已久+番外 失忆后影卫小夫郎揣崽了+番外 穿书后渣了原书受[快穿] 追妻指南此山十万八千重 真是,好茶!+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