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的长安,寒风凛冽,平民巷的青石板路上结着薄冰,百姓们裹紧了粗布衣裳,步履匆匆。李逸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看着不远处几个妇人围着“逸品轩”之前设的流动摊位,小声议论着——摊主阿牛正为难地向一位老大娘解释:“张大娘,不是我不让您拿肥皂,您这半个月都用鸡蛋抵钱了,再抵下去,我这摊位的本钱都收不回来了。”
张大娘手里攥着三个温热的鸡蛋,脸上满是窘迫:“阿牛小哥,我知道为难你,可家里实在没钱,孩子的衣裳脏得快,没肥皂洗不成啊。”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快过年了,要置备的东西多,钱都紧得很。”“要是能不用钱,用家里的东西换就好了。”
李逸心里一沉——自平民巷便民店开业后,平价商品确实方便了百姓,可冬日里平民收入减少,很多人连几十文钱都拿不出来,只能用粮食、鸡蛋等物资抵账,长此以往,不仅摊位运营困难,百姓的需求也无法满足。
“不能让百姓因为没钱,就用不上刚需商品。”李逸暗下决心。他想起现代的“以物易物”模式,还有“手工代卖”的帮扶思路,一个“互助计划”的雏形渐渐清晰——在平民巷设固定“便民点”,不仅卖平价商品,还允许百姓“以物换物”,再教大家制作简易香包,用“逸品轩”的边角料换手工,成品代卖增收。
当天下午,李逸就召集阿福、陈先生和便民店的伙计,在西市店后院开会,提出“互助计划”的具体方案。
“以物换物?还要教百姓做香包代卖?”阿福皱着眉,“公子,以物换物不好定价,比如鸡蛋和肥皂,多少个鸡蛋换一块肥皂才合适?还有代卖香包,咱们要提供边角料,还要负责销售,赚的钱大多给百姓,咱们岂不是亏本?”
“定价可以按市场价来。”李逸解释道,“比如一块肥皂三十文,一个鸡蛋五文,那六个鸡蛋换一块肥皂;要是百姓拿粮食换,就按西市粮价折算,保证公平。至于代卖香包,咱们用的是制作香囊剩下的边角料,成本低,百姓赚了钱,会更信任咱们,以后有了钱,还是会来买咱们的商品,长远来看是双赢。”
陈先生赞同地点头:“李公子这个想法好!‘以物换物’解百姓燃眉之急,‘香包代卖’帮百姓增收,既体现了‘逸品轩’的仁心,又能积累口碑,比单纯卖商品更有意义。”
方案确定后,筹备工作迅速展开:
第一步:搭建“逸品轩?便民点”
李逸在平民巷租下一间十平方米的小铺面,比之前的流动摊位更固定。铺面外墙刷成温暖的米黄色,门口挂着“逸品轩?便民点”的木牌,旁边贴着手写的“互助计划”说明:“可凭粮食、鸡蛋、蔬菜等物资换购平价商品;可免费领边角料学做香包,成品代卖,利润八二分(百姓八,逸品轩二)。”
店内陈设简单却实用:左侧货架摆着平价肥皂、碎香膏、芝麻酥等商品,每个商品旁都贴着“换购价”——肥皂(六鸡蛋块、半斗米块)、碎香膏(十鸡蛋罐、一斗米罐);右侧靠墙摆着两张长桌,桌上放着剪刀、针线和五颜六色的丝绸边角料,是专门为制作香包准备的“手工区”。
第二步:制定“以物换物”规则
为避免纠纷,李逸让阿福制定了详细的换购清单,每天根据西市市场价更新:
食品类:鸡蛋(5文个)、大米(10文斗)、面粉(8文斗)、蔬菜(按品种2-5文斤);
手工类:粗布(20文匹)、草鞋(15文双)、竹篮(10文个);
换购原则:物资需新鲜、完好,由便民点伙计现场查验定价,不强制换购,百姓可自愿选择。
开业前一天,阿牛带着伙计在平民巷张贴换购清单,百姓们围过来看,都兴奋地议论:“太好了!我家有多余的白菜,正好能换块肥皂!”“我娘会编竹篮,以后不用愁换不到香膏了!”
第三步:筹备“香包代卖”物资
李逸从苏府调来一批制作丝绸香囊剩下的边角料——有粉色、黄色的碎丝绸,还有裁剪下来的绣花纹样,虽然零碎,却足够制作小巧的香包。他又让香料师傅准备了廉价的艾草、干花等填充物,分装成小袋,方便百姓取用。
同时,李逸请便民店的刺绣工匠王婶担任“手工老师”,王婶是长安本地人,手巧且有耐心,最适合教平民做香包。李逸还制定了代卖规则:百姓免费领取边角料和填充物,制作的香包需符合“无破损、缝线整齐”的标准,由便民点收下后,送到西市店和平民巷便民店售卖,售价五十文个,卖出后百姓得四十文,便民点得十文(用于物资采购和人工成本)。
便民点开业:热闹的“以物换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腊月初十二,“逸品轩?便民点”正式开业。天刚亮,张大娘就提着一篮鸡蛋来了,身后跟着几个邻居。“阿牛小哥,我这十二个鸡蛋,能换两块肥皂不?”她小心翼翼地问。
阿牛接过鸡蛋,查验后笑着说:“大娘,您这鸡蛋新鲜,十二个正好换两块肥皂,还能再换一小包芝麻酥。”
张大娘惊喜地接过肥皂和芝麻酥,连声道谢:“太谢谢你们了!这下孩子的衣裳有着落了!”
消息很快传开,百姓们纷纷带着自家的物资来换购:李大叔用两斗大米换了一罐碎香膏和一斤芝麻酥;王嫂用一匹粗布换了三块肥皂和两个简易香囊;甚至有个少年用自己编的竹篮,换了一盒柠檬蜜饯,说是要给生病的妹妹当零食。
手工区也格外热闹。王婶坐在长桌旁,手里拿着碎丝绸,教大家做最简单的“三角香包”:“先把丝绸剪成三角形,把艾草包进去,再用针线缝起来,最后系上绳子,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百姓们围坐在桌旁,跟着王婶学做香包。张大娘学得最快,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粉色的三角香包,捧着递给王婶:“王婶,你看我做得行不行?”
王婶接过香包,仔细看了看:“做得好!缝线整齐,形状也好看,能卖五十文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起来玩色色的游戏吧 染指 裴语涵的淫虐之路 最下贱的性道具产出的地方——肉便器学院 调教师工作日记 化皮夺魂录 无垢的深渊(续) 年轻气盛的广寒宫主误入古战场被妖女残魂夺舍?! 紫魅妖女燕倾城的狂妄重生~ 双生魅影 我在修真界讲科学 女帝身下的堕帅 伊菲革涅亚在伊甸 对于被胡滕送进医院的指挥官,莫加多尔的决定是... 万道炉鼎 带着进化技能:在异世界打造我的王国! 单亲富二代 一种基于灵魂交换的魔法少女改造方式 海贼?充值就送霸王色? 破烂咨询事务所 调教练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