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字科,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
明算科,考察数学和天文知识。
武科,考察兵法和武学。
那个时代,只要出身没有问题,只要有一技之长,对朝廷有用,都可以出来做官!
这也让当时的社会风气远比明清开明。
同时,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素质也更高,应用范围也更广,更专业,不会只懂四书五经,被时人讽刺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规定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就纯属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了。
他身边能倚仗组织科举考试的,只有读书人。
而这些读书人又都号称是圣人门弟,自然极端推崇儒学经典。
再加上元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被那些粗俗的元朝统治者搞得乱七八糟,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
最终,读书人说怎么考,那便怎么考好了。
结果,这些读书人也最终得偿所愿。
科举制度成为了只考察儒学经典的考试。
儒学一时间大放异彩,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崇高的学问。
其他学问则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无论是学习什么东西,只要不是跟儒学有关的,甚至只要不是四书五经,都被人们认为是异端和杂学。
到了明朝宣德年间,朝廷正式规定,只有八股文才是唯一的作答问题,这也更加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从此,华夏相比较于西方开始渐渐被追赶甚至落后起来。
最为明显的,就是明朝中晚期,甚至要仿制西方的火炮火枪,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要知道,在之前,中国在古代军工科技领域,可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独一档的存在。
至于后世更为拉胯的大清,就更不用多说了。
而现在。
对于朱檀来说。
就是一次改变科举考试的机会!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五级。
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而在此之前。
童试、院试、乡试三级考试已经结束。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齐聚应天,主要是在准备会试和殿试。
这一次的考试已经等了太久。
要知道,上一次科举考试还是在洪武四年。
当时的朱元璋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发现经过科举考试选出来的人,在实际能力上并不怎么样。
反而让他十分嫌弃,所以暂停了科举考试。
大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察举制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若是朱元璋愿意,甚至连当时负责收粮的粮长都能做到尚书的位置。
但是随着这些年朝廷人才的逐渐缺乏,朱元璋决定,还是要重新启用科举考试。
否则,不够他杀的。
并且规定,今后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
这样的话,就能给朝廷凑出更多人头和稻草人了。
起码在洪武朝是这样
朱檀看向朱元璋。
忽然道:“父皇,儿臣对这科举考试也有几分兴趣,能否在这里旁听一下?”
之前的考试也就算了,但是对于院试和殿试,朱檀还是想要改变一下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人生平凡转折 军婚,末世大佬嫁兵王,遇强则强 人在斗罗,武魂白纸 绝世唐门:开局与神龙签订契约 诸天自让子弹飞开始 港综:开局化婴 让你亏钱,结果你做霸权动画? 天降青梅绝不会输 诸天之剑道独行 网王:系统我啊,躺赢全靠宿主 综漫:人物全攻略 冒险小虎队的第四只小虎 魔法武装 副本世界:我真不是二郎神 网游:低调法神,我有加特林火球 我的女友是病娇AI 让你写作文,你写规则怪谈? 被全府读心后,我喝奶躺赢成团宠 无限救世之挣脱一切 至高家族:我的族人全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