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父皇!儿臣不能让书呆子毁了大明!
一提起科举朱檀可是不困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举制度就是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祸害。
但在历史上。
科举制度的优越性和发挥的作用无可比拟!
是中国独有的人才遴选制度。
通过科举制度,朝廷给普通人和社会不同阶级之间,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
无论考生的年龄、地位、家族都有什么条件限制都可以。
通过这条上升通道进入到官僚体系,参与国家决策,从而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稳定。
这也是唐太宗当年得意地说“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的原因。
同时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无论如何要做官都要读书。
这就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并且,经过严格的选拔,选出来的官员起码比那些没有文化的人做了官要强得多,也确确实实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官员。
反倒是后世的元朝破坏了科举考试规则,允许蒙古人不读书也可以当官,而且全都是当主官,地位、权力都在汉人之上。
这才导致地方上治理混乱、松弛,仅仅九十余年就天下大乱,彻底覆灭。
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创设的领先世界几百上千年的先进制度。
本不该被后世定义为禁锢人民思想的落后制度。
造成这一切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因为,在朱元璋时期。
科举考试发生了重大变化!
开始出现万恶的八股文了!
单就八股文考试本身而言,其实也不是问题。
虽然形式死板,文体单一,并且只能规定范围内作答。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筛选人才。
都说八股文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如果能在科举考试当中将八股文写好。
不说这个人一定是天下英才,但至少也是十分优秀的人才!
若是考得了状元,起码也是个智商超群的人物,水货状元还是不多的。
而历史上考了状元、榜眼、探之后,一直升到朝廷首辅的占比,也是颇高的。
但明朝科举相比于其他朝代的科举,最糟糕的问题就是,它不单是考八股文。
而且是只考八股文!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义、论、策等方面,这些内容以儒学为主导,强调的是道德和政治理论。
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时代发展,就有些不够用了。
因为主要考试内容局限在人文领域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在这个时代,大明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
并且科举考试还导致社会资源过分集中于考试和做官之上,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风气。
进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逐渐落后。
这一点。
是朱檀颇为不认同的。
毕竟,在之前的唐朝、宋朝时候,科举的考试内容可不止是儒学。
譬如唐朝,科举时候分为五科。
分别是“经科”,考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
“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冒险小虎队的第四只小虎 无限救世之挣脱一切 让你亏钱,结果你做霸权动画? 综漫:人物全攻略 让你写作文,你写规则怪谈? 魔法武装 网王:系统我啊,躺赢全靠宿主 人在斗罗,武魂白纸 至高家族:我的族人全是大帝 诸天之剑道独行 天降青梅绝不会输 军婚,末世大佬嫁兵王,遇强则强 我的人生平凡转折 绝世唐门:开局与神龙签订契约 副本世界:我真不是二郎神 我的女友是病娇AI 港综:开局化婴 被全府读心后,我喝奶躺赢成团宠 网游:低调法神,我有加特林火球 诸天自让子弹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