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论语一共多少篇 > 第12章 论语雍也1(第3页)

第12章 论语雍也1(第3页)

④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6.10 伯牛①有疾,子问之,自牖②执其手,曰:“亡之③,命矣夫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②牖:音yǒu,窗户。

③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④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注释】

①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②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③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说:音yuè,同悦。

②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得人焉尔②乎?”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⑤之室也。”

【注释】

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②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③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④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⑤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特种狂龙在都市  墓中夫  万能信用卡  最强作死系统  超级首富系统  桃运人生  逆天之眼  诗经  活纸人  最终幻想兵器  超级品鉴家  孝经  半世枭雄  祖咒  我的私人电视台  超级恶鬼加工厂  笑尽诸天  花路漫漫  末日桃源  道德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