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了。
感觉这短短25年,一直在为家里人忙活,突然要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翠花有点失去方向了。
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操持家务,翠花都是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打花棒,翠花一个月也比别人多做两套,没想到一到自己事上了,忽然没了主意。
好在有嫂子淑红在。
淑红见翠花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领着她去镇供销社上,买了被面、棉花、床单,扯了布做新衣服,又买了脸盆、镜子、梳子、暖瓶这些东西,这都是嫁妆单子上的。
有了淑红的帮忙,翠花逐渐进入状态。除了在外面采买,就是在家里缝衣做鞋。
三勇批下宅基地来了,房子也开始动工,三勇整天在施工现场盯着,闪花怀着身孕,在家里陪着老娘。
三勇心疼闪花怀孕反应大,什么也吃不下,每天都换着花样买吃的,家里没有分家分灶,大家都混在一起吃,各人都沾了不少油水,两个孩子更是吃得满嘴流油。久而久之,闪花不愿意了。
她男人在外面拼命挣了钱,回家来不能养着全家吃喝。两人忙着盖屋生孩子,暂时没有进项,这样坐吃山空是万万不行的。
闪花没有跟三勇商量,她知道商量三勇也不会称她的意,于是便在背后对大勇家两个孩子和翠花甩脸子。
两个孩子吃点东西她就打手,当着全家的面不说,平时大勇和淑红下地干活了,两个孩子在家被管得立立正正的。大勇娘见了也不说啥。觉得婶子管侄子侄女,也有的说。
翠花也看出这个三弟妹不是个善茬,跟大嫂不是一路人,跟全家也不是一路人。
那又怎样,三勇和她已经扯证办了婚礼,孩子都快生了,人家是一家人,说不得。
好在自己也是个快要出嫁的,很快就不在一起住了。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勇买的东西少吃点就是了。
闪花不光看着这些吃的,她还眼热翠花的一堆嫁妆。
当初三勇带着闪花回家,彩礼是给了闪花娘家的,礼节上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人家把闺女大远远嫁给咱,咱不能慢待了。但闪花是没有嫁妆带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南方那边的风俗,大家也没有计较的。
谁知闪花看着翠花这一对花花绿绿的备嫁品,心里逐渐失衡了。
她可是亲眼看到,买东西的钱是娘亲自从柜子里拿给她的,足足有200块。
三勇问翠花:“二姐,这些年你在家里挣的钱,攒下多少?”
翠花给三勇看看自己的家底,只有50块钱。
“这么少吗?”三勇也是惊了。
翠花:“在家吃在家住,挣的钱都交给娘了。她拿着,说是等我嫁人再给我。”
“大约有多少?”
“我也不知道啊。娘说,除了吃喝,1000块钱是有的。”
三勇知道这个二姐憨,但他不知道二姐能憨到这个程度,当初在城里当保姆,三个月挣150,现在这八九年过去了,才攒了1000块钱?
“二姐,把你这50块钱留着零花,现在你要结婚了,所有花销的钱都得让娘出,连上花销和压箱底的钱,怎么也得把这1000块钱从娘手里要出来,要不你嫁出去之后就要不出来了。”
翠花点头。
三勇继续说:“我给你的1000块钱,你收起来,一分钱也别花,谁也不能说,娘不能说,闪花不能说,大哥大嫂不能说,你男人也不能说。”
翠花又点头,这是弟弟给她的傍身钱。
翠花从娘手里要了钱,开始准备嫁妆。却被闪花惦记上了,闪花不跟娘说道,却在大嫂淑红面前嘀咕。
“翠花买这么多东西,都是要带她婆家去吗?这些可都是娘给她买的。”
淑红看她一眼,不知道她为什么说这些,待嫁女不都得准备嫁妆?
“我看衣服都做好几身了,春夏秋冬都有,还有织的毛线衣。脸盆暖瓶都买上了。”
淑红听着不是个事,这个弟媳妇实在拿不上台面,天天闲着没事,斤斤计较些鸡毛蒜皮的事,小刚说了,妹妹饿了吃个馍馍都被婶婶打手。都在一个家里住着,哪受过这个委屈。
淑红正色道:“不知你们家乡那边都是怎么嫁闺女的,反正我们东昌县,嫁闺女是要准备嫁妆的,四铺四盖,锅碗瓢盆,娘家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哥哥嫂子也是要出钱添妆压箱底的!”
闪花一脸不服,这是在说我没有带嫁妆来呢。
“翠花从12岁就下了学,帮着家里干活,为家里出力十多年,都熬成老闺女了,好不容易要嫁人,咱家怎么准备嫁妆都不为过!这样我还觉得少了呢。”
闪花见淑红说得铿锵有力,也不恼,凑上来问:“翠花结婚的时候哥哥嫂子给添妆,那弟弟弟媳妇还出钱不?”
淑红斜眼看着这个弟媳妇,简直不知所谓!
翠花的闹心事还不止这些呢,亲娘也来插上一刀。
这边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大勇娘突然来了一句:“媒人没回信,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就捉急忙慌地准备起来了,婆婆家门朝哪还不知道呢!”
翠花一听这话差点呕血。
这叫什么话?哪有亲娘这样说自己闺女?
当着三勇和闪花的面,翠花对着亲娘说:“我为啥25了还没嫁出去,不还是娘你耽误了。要不是三勇本事大,自己娶媳妇盖房,我能放下心来想自己的事?这些娘你又不是不知道,干嘛再往我心上插刀子。”
三勇也不愿意了:“谁都知道二姐这几年在家里干活出力耽误了,娘你不能偏心偏成这样式的。”
大勇娘被儿子这样说,脸上挂不住:“我就是说个玩笑话,你看你们都当真了。”
玩笑话不是这样说的,翠花的心里瓦凉瓦凉的,娘从小就偏心,瞧不上她,嫌她瘦小嫌她丑,现在又嫌她嫁不出去。明明自己是最努力最孝顺的孩子,从小不敢反抗一点,怎么为家付出至此,竟落下嫁不出去的名号?
翠花真是心寒了,媒婆快点来吧,赶紧找个婆婆家,快点嫁出去吧!
喜欢故乡故事请大家收藏:()故乡故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洋人在大清 审神者是只狸花猫 蛊王和他的甜心小狗 你们女武侯都这样吗? [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 首富与她的小郡主 我真不是什么神医[八零] 年代五弟妹赢麻了 万人嫌在全息游戏里封神 人间有神明 穿为后宫文男主的下堂妻 九幽弑神剑 文中文,但全职高手! 同时在三本书里当深情男配 [娱乐圈]今天的BUG你修了吗? 异世界魔法学院 推翻时政自己干 最后一站航海 在十九世纪当作家的日子 社畜他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