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有哪些 > 4050(第18页)

4050(第18页)

始皇帝并未反驳林凤至所说的法家在守天下方面存在缺陷这句话。

自商鞅变法后,法家就成为了大秦的治国基石。法家使秦国从边陲小国崛起成为统一霸主,嬴政对法家是有依赖的。

秦法严苛吗?确实严苛。

连坐盛行,轻罪重罚。

他这些时日除了按照林凤至给的时间表科学饮食作息,他也在思考,原来的自己临终时做的抉择。

难道原来的自己选择扶苏作为继承人,就没有别的心思在里面吗?仅仅只是因为他是长子,在诸子之中还算有能力吗?

不是的。

他常常想起玄鸟梦境之中博浪沙的刺杀。那携着劈山倒海之势的铁锤向下滚来砸中他的副车,他没有一刻忘记这个梦。

只是后面接着关于自己死亡的梦更加惊骇,所以他才迫切地想要弄清楚自己死亡的谜团。这并不意味着他遗忘了这个梦。

实际上,玄鸟示意的每一个梦他都在反复地咀嚼和推测,到底是怎么样的进程才会导致那样的结果。

嬴政想到博浪沙的刺杀,也不免心惊。他一生经历过的刺杀不算多,许多都被消弭在无形之中。真正舞到他面前的屈指可数。

他现在切身经历的刺杀有两次,第一次是一统六国之前荆轲为燕国刺杀他,还有一次是天下初定时,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为了荆轲刺杀他。

荆轲刺秦时,是战国分裂之局,可以说是各为其主。

但高渐离刺杀他的时候,六国已灭,嬴政的心态正在从征服者转为统治者。高渐离的行为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六国之人不会为他所用。*

第一次东巡已然安全结束,但他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再次东巡。

在大秦治下、在天下一统几年之后,有人在博浪沙刺杀他。

尽管铁锤击中的是副车,但刺客能在严密护卫的清查之下行刺,彻底暴露了保卫的漏洞。

博浪沙原是韩国地界,北临黄河,南接官渡河,沙丘脸面、沼泽丛生、芦苇密布,便于埋伏和撤退,这样的地貌太适合进行刺杀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六国中仍旧有人在为故国之仇与当今天子以命相搏。

始皇帝意识到,即便六国一统,反抗的势力依然存在并且威胁巨大。

他隐隐感觉到单纯依靠高压统治和严刑峻法在治理庞大帝国的力不从心。

这是他未曾严明也不太愿意深究的疑虑。

扶苏主张“宽仁”,与法家严苛路线相悖。难道其中没有他想过却未曾言明的转换路线吗?他没有立刻处置淳于越一行人,不正是心中有所忧虑吗?

“陛下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确为千古伟业。您所言皆为实情。修驰道、筑长城、凿灵渠,初衷是为天下长治久安,此心可昭日月。然而,陛下将财政空虚之责全推于六国,却忽略了统一后新政之失。陛下是在狡辩吗?”

始皇帝将财政支出定性为“战略性投资”,回避国库的实际状况。又指责六国旧制导致财政分散,将矛盾转嫁前朝。

大秦的许多工程是万世基业没错,但这有必要榨干这一代人的骨血去做吗?

六国百年战乱,百姓如久旱之苗,正是亟待休养的时候。长城御匈奴固重,然匈奴之患并非燃眉之急。此时匈奴的草原领袖冒顿单于还未崭露头角,匈奴被蒙恬退击长城之外。

修长城驰道动辄征数十万民夫,还有修建陵墓的七十万刑徒,新立项的百越征战也征发了十万民夫修建灵渠。大秦的人口总共才两千多万啊。若是致农时荒废,田畴无人耕,只怕悔之晚矣。

林凤至深知自己说不过始皇帝,顺着他的思路走下去就是夸夸大会,也不按照他挖下的坑继续走,而是继续反驳:“赋税暂且不提,用人方面陛下真的没有感觉到吗?”

始皇帝反问她:“神使所谓斩断上升通道,斩的是谁的?朕以军功爵制擢升人才,何谓堵塞贤路?”

这个问题,如果是刚刚穿越到秦代的林凤至,她可能答不上来。现在她已经成长了,她切身在时代的洪流当中生活,结合后世所学的知识,敏锐地捕捉大秦用人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军功爵制”被认为是秦国强盛、统一六国的重要制度保障。它规定爵位、田宅、奴仆的赏赐均以军功大小为依据,理论上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垄断。

实际上,普通士兵需要斩杀敌军军官或者贵族才能获得爵位,士兵首级通常只能换取赏金或者赎罪。一般民众的爵位通常只能到第八、九级,难以进入真正的决策层。

军功爵制更像是一种高效的战时动员和资源控制工具,而非纯粹的平等晋升阶梯。它对普通士兵的激励有限且困难。统一后,大规模战争结束,对普通人而言,凭军功获爵的机会锐减,主要的上升通道变窄。

“以前养士之风盛行,孟尝君门下有门客三千,纵然有滥竽充数之辈,却也有能人贤才。此前七国之间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家弟子皆可游说诸侯,士人尚且可以通过才能、学说获得阶层的跨越。废除分封制之后,士人失去成为门客、卿族的出路,大秦以吏为师、又禁止私学,陛下把这一批可以拉拢的人推远了呀。”

旧日养士之风,固然有鸡鸣狗盗之徒,但其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冗余”和“包容”。孟尝君未必需要每一个门客都去救国救民,他养着会学鸡叫的,养着会钻狗洞的,也养着冯谖这样目光长远的国士。正是这种看似低效的“浪费”,在关键时刻储备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而大秦,一切都讲究效率、有用。无用的学说?废弃。无用的士人?黜落。无用的旧贵族?摧毁。这像一把最精密的尺子,量出了所有合格零件,却将一切不合规格的、看似无用的“冗余”和“潜力”全部切除。

他得到了一个极其高效的官僚机器,却失去了整个社会的弹性、缓冲和创新的土壤。六国士人并非全是恋旧的蠢人,他们只是发现,自己在大秦这座崭新、宏伟、但门窗极其狭窄的宫殿前,找不到入口了。

始皇帝维持着原来的动作,眉毛都没有动一下。

“神使你只看到了孟尝君门下的三千鸡鸣狗盗之徒,却看不见朕的朝堂之上,李斯(楚人)、尉缭(魏人)、冯去疾(韩人后裔)、蒙恬(齐人后裔)位列三公九卿。说朕推远了士人?荒谬!朕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比做门客、当卿大夫更广阔、更公平、更伟大的通天之路。”

所谓门客三千,不过是孟尝君等贵族蓄养的私兵、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眼中只有其主,何曾有国?苏秦张仪之徒,朝秦暮楚,凭口舌之利挑动天下兵戈,致使战火百年不息,此乃国之大害。分封制更是祸根,今日封卿,明日便可裂土封王,与中央抗衡,天下何时能得真正太平?

嬴政扫灭六国,铲除的就是这些滋生战乱、分裂国家的毒瘤。天下只有一个中心,便是咸阳;只有一种权力,便是他的皇权。他自诩这才是止戈为武,这才是对天下苍生最大的负责。

若不是知晓神使对他政策的推崇,嬴政都要以为林凤至实为儒家弟子了。淳于越那帮人推崇分封制不是一天两天了。

林凤至等的就是他列举朝臣这句话,她豁然起身,直视着不怒自威的始皇帝:“陛下雄辩,举出了李斯、蒙恬等人。然而,李斯是何时入秦的?是在吕不韦当权,先王未崩,秦国仍广纳天下贤才的时期。蒙恬家族是何时效忠的?其祖父蒙骜自昭襄王时便自齐入秦,为秦将数十年,早已与嬴姓宗室深度绑定。”

嬴政搜寻遍及身边的文臣武将,赫然发现被林凤至说中。他身边的重臣,不是嬴姓宗室出身,就是早早在天下一统之前就投靠的人。

嬴政顿时一噎。

他说:“朕的朝堂,只论功业与忠诚,不论来处与早晚。关东六国士人难以重用?不是朕不用他们,而是他们还未证明自己有被朕重用的价值。朕的丞相之位、上将之印,岂能轻授于一群只知空谈旧制、心怀故国、却无尺寸之功于新朝的酸腐之徒?想要高位,就拿实绩来换。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不,林凤至心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上了球经学姐,才知道她比我淫荡  我的卡牌后宫  我的系统不可能这么奇怪  永岁暴风·降格曲-当正义的女英雄向最深处堕落  不死淫仙  鬼混被逮后,被爸爸狠狠肏批了  痴迷异种妊娠出产的精灵幼妻  淫乱爆乳骚女会所  性爱课堂  上将小姐的调教指南  黄毛竟是我自己  躁动的心  无限世界  仙子请自重  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  小富豪,大贱男  西游,假如孙悟空不放水  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  校园老师妈妈的烦恼  江湖五绝艳的唯一爱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