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令其实不是行动派。
现在的他之所以火急火燎的,全是因为闲的,时间多,学的内容也单一,背诵,不断的背诵就行。
而且余令今年也不打算参加考试。
准备明年考。
余令现在准备先赚钱,然后再去考试。
蜂窝煤做出来了,小肥做了很多个。
他把黄土和煤石的比例从一半对一半,一直做到一比九,然后一起烧来看最后的使用时间。
最后在所有人注视下小肥说出了他的结论。
煤炭与黄泥的比例为八比二或七比三为最佳。
这样的一个比例既能保证蜂窝煤的结构结实,方便运送不垮塌。
又能确保它具有足够的燃烧温度。
南山水渠边的砖厂现在又多了一个窑。
这个窑口主要烧一种约莫两尺长的管状物,其实这就是炉子。
余令没有大手笔如后世那般在内胆外面加一圈铁皮,索性就不要了,直接把内胆搞出来直接用。
缺点就是不能挨上去,挨上去要么衣服一个大洞,要么皮掉一块。
但缺点换个说法也是优点,散热好。
散热好其实不是优点,散热好也就意味着不耐烧。
其实煤炉子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保温效果。
这样才能把蜂窝煤的热量锁住,最大限度的利用它的温度。
余令没有打算用这个去骗人。
他跟所有人嘱咐了,买回去后可以用黄泥把内胆糊住,这样的炉子更耐烧,而且坏了也方便修。
现在的余令担心的是有人模仿。
但老爹似乎不担心,他对这个看的很开。
他说京城那么多布铺,也没见谁防着谁,做生意各凭本事。
一招鲜就占了先机,再占就是贪,过于贪就容易招祸患了。
余令闻言掩面而逃,老爹的人生经验让余令自愧不如。
细细的想想这个道理也对,搞垄断的都没好下场。
一个炉子的内胆而已,一个蜂窝煤而已。
只要推广开了,用煤的多了,余家最后还是会受益,因为整个长安能卖煤的没几家,这才是老爹的生意经。
至于煤石生意,谁眼红煤石生意,那真是老鼠舔猫……
蜂窝煤受到了全家人一致好评。
这比煤饼子好,好烧,好清理,而且灰还少,烧完了还是一整块,不用太频繁的打扫残渣和煤灰。
老爹想了好久,他决定试一试,怎么卖煤都是卖。
这个法子就算失败了,那也不影响,最后不还是卖煤么?
天亮了,余令穿上了那个大的有些吓人的九品文官的官衣,开始在大雁塔周边有目的的闲逛,准备招人。
因为这里有个黄渠社,也叫做黄渠村。
(ps:明朝时期黄渠头村改名黄渠社,清朝改称黄渠仓,后恢复原名,2010年拆迁。)
等到晌午的时候,余家的大院子里有二十多个汉子蹲在那里呼呼地吃着捞面条,一边吃,一边听余令余大人讲话。
黄渠社有户二百零三户,人口五百六十七人。
这二百零三户里,至少有一百户五十户是附近乡绅的佃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遁,我是专业的[快穿] 圣光厌弃?跟我做奶爸有什么关系 养老婆真的好难啊!!! 枯骨[废土] 诱娇 黑化暂停,先给老婆买冰淇淋 综武:武当祖师跪天机 抱歉,伤害男人的事我全做了 我那逆徒为何总是在骂为师蠢货? 请不要弃养移动天灾 公主有新欢(双重生) [综英美]论魔法攻占哥谭的可行性 谁是我的男朋友 七零懒小姑有购物系统 重生九零之白手起家 82赶山打猎娶村花!从猎熊开始 年代文大佬的炮灰寡嫂觉醒了 网游之御兽苍穹 是欺诈师,不是咒术师 囚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