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再次被铺天盖地的素白所笼罩。哀钟长鸣,举国同悲——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
宣德皇帝的灵柩停放在奉天殿,香烟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命妇女眷,依制轮番哭临。
太子朱祁镇作为孝子,一身重孝,跪在灵前,小小的身体在巨大的悲伤和沉重的礼仪下微微颤抖,哭声嘶哑而真切,令人闻之心碎。
太皇太后张氏和太后孙氏更是哭得几度昏厥,需要宫人搀扶。
她们失去的是儿子和丈夫,是后半生最大的依靠,这份悲痛,锥心刺骨。
然而,在这片看似统一的悲声浪潮之下,多少真心,多少假意,唯有每个人自己知晓。
一些老臣,如三杨,确实老泪纵横,他们与朱瞻基君臣相得,感情深厚,更对未来充满了忧虑。
但更多官员的哭泣,或许源于对自身前程未卜的恐惧,或许是遵循礼制的表演,或许只是被这哀伤气氛所感染。
勋贵集团、文官集团、内廷宦官…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计算着这场国丧之后,权力格局将如何洗牌。眼泪,成了最好的面具和试探。
陈兴一身缟素,站在百官之前,脸色沉静如水,没有泪水,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凝重。
他一次次地看着那具巨大的棺椁,仿佛能看到朱瞻基最后那不甘又释然的眼神。
于谦站在他身侧不远,眼圈红肿,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中除了悲痛,更多了一份被托以重担后的决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国丧期满,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皇太子朱祁镇正式登基,次年改元正统。
奉天殿上,九岁的正统皇帝穿着那身对他来说过于宽大沉重的龙袍,坐在高高的龙椅上。
小脸紧绷,眼神里带着茫然和一丝畏惧,努力做出威严的样子。
他的身后,设了一道珠帘,太皇太后张氏端坐其后,垂帘听政。这是稳定人心的必要举措。
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气氛格外微妙。
奉天殿内,净鞭三响,余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压下了所有细微的嘈杂。
礼官高昂而略带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凝重的空气:
“跪——!”
哗啦啦——,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殿内所有宗室勋贵、文武百官齐刷刷地撩袍跪倒,头颅低垂。
“山呼——!”礼官再唱。
“万岁!万岁!万万岁!”巨大的声浪猛地爆发出来,撞击着高高的殿顶和蟠龙金柱,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山呼万岁之声依旧响亮,但许多大臣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站在武官最前列的陈兴,以及文官队列中神色肃穆的于谦。
朱瞻基的遗诏早已公布,命长兴公陈兴、兵部侍郎于谦及三杨等共同辅政,直至皇帝亲政。
这个安排,既在情理之中,又让许多人心里打起了鼓。
有的心里嘀咕:怎么又是陈兴?这老家伙到底要活多久?从永乐朝到现在,他都“辅佐”多少代皇帝了?
有他在,咱们这些后起之秀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但嘀咕归嘀咕,没人敢表露半分不满,陈兴的威望和实力,是实打实的,没人敢在这个时候炸刺。
还有不少文官则对于谦的陡然蹿升感到不服和嫉妒:于廷益固然清廉能干,但资历并非最老。
官职也并非最高,凭什么就能一跃成为托孤重臣?就凭先皇赏识?
这以后见了面,是该按部堂的规矩来,还是按辅政大臣的规矩来?三杨相公们又该如何自处?
中间派和投机者则开始暗中盘算,以后这站队…可得仔细掂量。是走长兴公的门路稳妥?
还是烧于侍郎这座新出炉的热灶更有前途?或者干脆紧抱三杨的大腿,毕竟树大根深?
朝会上商议的几件政务,也透着试探的味道。
无论是讨论边镇粮饷,还是江南税赋,大臣们发言时,都不自觉地会用眼角的余光去瞟陈兴和于谦的反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 湘君怨(女尊,双非,男大女小) 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 穿越者宇智波补完计划 致邪修群员,不要在群里搞自己人 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 西年(ABO) 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 玄元太子修道录 美漫:拥有决斗盘的我 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 抛开道德的束缚(短篇合集) 林冲君 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 开局换宗后,道侣他又争又抢 重生:从妈妈开始 在银月大陆被系统精灵害成绿帽龟奴 萝莉圣剑,异界纵横 错频恋爱(青梅竹马 1v1) 我在网游里点满奇葩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