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道德丑闻,成了压垮文官集团反对意见的最后一根稻草。内阁成员脸色铁青,却无力反驳。
就在这时,于谦终于出列。他没有看那些瘫倒的同僚,而是面向朱祁镇,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整肃纲纪,臣无异议。然则,新政关乎国体,执行细则尤为关键。”
“若监督之权界不清,恐生新的弊端。”
“臣奏请,由兵部、五军都督府与相关各部共议细则,明确监督范围、程序及奏报渠道,务求权责对等,以免矫枉过正,反伤国本。”
于谦这番话,为后续操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和缓冲,避免武将在缺乏制约下为所欲为。
朱祁镇正沉浸在胜利的快感中,见于谦没有直接反对,反而像是要来“完善”细节,便爽快答应:
“准奏!由于卿会同相关衙门,详议细则奏来。”
消息传出,武将集团弹冠相庆,但也知道具体怎么“监督”,还得和于谦这个务实派大佬商量。
文官集团倍感屈辱,但对于谦在最后关头试图给新政套上“缰绳”的努力,心情复杂。
朝堂之上,君、文、武、于多方势力之间的对立与博弈愈发微妙尖锐。
朱祁镇用非常手段暂时达到了目的。他却不知道,这种依靠权术和压迫建立起来的平衡有多么脆弱。
他更不会想到,遥远的西方,他那位“已故”的姑太爷陈兴,正用另一种更冷酷、更彻底的方式,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命脉。
两大帝国,两位掌控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行着自己的意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大明帝国的命运,却已在这君臣离心、各派系相互猜忌制衡的暗流中,悄然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朱祁镇以为凭借雷霆手段和东厂的缜密罗织,杀一儆百,便能将新政顺利推行下去。
然而,他低估了文官集团百年来的底蕴和韧性,也高估了皇权在具体执行层面的穿透力。
新政的条文发往各地后,除了少数与厂卫关系密切或急于讨好皇帝的武将辖区外。
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江南、湖广等文官势力根深蒂固的地区,遭遇了无声而坚决的软抵抗。
地方布政使、按察使接到文书后,往往回复“兹事体大,需详加核议”;
“本地情形特殊,需因地制宜制定细则”,将问题拖入无休止的文牍往来中。
当武将依据新政要求前来“协同监督”军粮审计或军民诉讼时,文官衙门会以“账目尚未整理完毕”、“案卷调阅需时”等理由搪塞。
或者安排在最微不足道的环节让武将参与,核心决策依然关起门来自己定。
文官集团严格抠字眼,将“监督权”解释为“知情权”而非“否决权”。
武将提出的异议被记录在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切照旧。
在朝中担任要职、与地方利益攸关的清流言官和部分内阁属官。
通过私人信函、门生故旧网络,向地方大员传递着“稍安勿躁”、“虚与委蛇”、“法不责众”的暗示。
甚至提供如何钻规则空子的“指点”。这种无形的支持,让地方官员更有底气。
这一切,自然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的密探网络,以及陈兴当年上交的眼线。化作一份份密报,堆在了朱祁镇的御案上。
密报里详细记录了某布政使如何拖延会议,某按察使如何将武将晾在偏厅半日。
某京官给老家族兄的信中说了哪些“不当言论”……这些细节让年轻气盛的皇帝感到自己的权威被戏耍和蔑视。
于谦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他的信息渠道同样灵通。
他曾试图在规则内弥合分歧,一方面严厉要求兵部系统配合摸清地方军务实情;
另一方面也私下劝诫一些地方大员勿要过度消极抵抗,以免激化矛盾。
他甚至试图再次面圣,建议皇帝派出由文武重臣组成的联合巡查组,实地解决推行中的问题,而非一味强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 在银月大陆被系统精灵害成绿帽龟奴 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 重生:从妈妈开始 湘君怨(女尊,双非,男大女小) 穿越者宇智波补完计划 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 我在网游里点满奇葩技能 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 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 西年(ABO) 错频恋爱(青梅竹马 1v1) 林冲君 致邪修群员,不要在群里搞自己人 开局换宗后,道侣他又争又抢 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 美漫:拥有决斗盘的我 玄元太子修道录 萝莉圣剑,异界纵横 抛开道德的束缚(短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