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芸是在天刚蒙蒙亮时离开合作社的。车窗外的桑树田还浸在晨雾里,她指尖反复摩挲着帆布包内侧——那里裹着两件宝贝:一件是脆化得厉害的清代荷花鸳鸯绣屏,鸳鸯左眼的金线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另一件是那本民国绣娘日记,昨夜血滴晕开的“化学固色”四个字,此刻在晨光下仍像一道未解开的谜题。
副驾驶座上放着林晓连夜整理的资料,打印纸边缘还沾着咖啡渍:“李建国,省城化工厂染料研发部主任,主攻天然纤维固色技术,五年前曾发表《传统织物与现代化学试剂的兼容性研究》……”姜芸揉了揉太阳穴,眼底的红血丝还没消——自昨夜发现灵泉水量骤减、修复绣屏耗损寿命后,她只合眼了不到两个小时。脑子里反复闪回张师傅的话:“老祖宗传下来的绣品,靠的是灵泉养着,哪能用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学东西?”可绣屏上日渐酥脆的丝线,又像根针似的扎着她的心。
车子驶进省城化工厂大门时,刚好是上午九点。接待室的玻璃窗擦得透亮,能看见里面坐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头发半白,鼻梁上架着厚镜片,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隔着门都隐约能听见——这就是李建国。
“姜女士?”李建国抬头时,镜片反射出细碎的光,他先注意到的不是姜芸眼底的疲惫,而是她怀里小心翼翼抱着的木盒,“林科长(林晓父亲)昨天打过招呼,说您是来咨询……绣品修复的?”
姜芸把木盒放在桌上,打开时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什么:“李工,您看这个。”荷花绣屏一露出来,李建国的眼神就变了——他伸手碰了碰鸳鸯翅膀上的丝线,指尖刚用力,就有几缕浅粉色的绣线断落在桌上。“清代苏绣,桑蚕丝线,金线是真金鎏银的,”他皱着眉,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可惜了,丝线的蛋白结构已经老化,湿度稍微变化就会脆化,这在文物修复里叫‘丝绸病’。”
“我知道常规修复手段没用。”姜芸把日记摊开在他面前,指着“化学固色”四个字,“我查过您的论文,您说过有些化学试剂能加固纤维结构,还不破坏织物质感。能不能……用在苏绣上?”
李建国的手指在日记页上顿了顿,随即摇了摇头:“姜女士,我研究的是现代纺织固色,比如牛仔裤的靛蓝固色、窗帘布的抗晒处理。苏绣不一样,它的价值就在于‘原生态’——真金线、桑蚕丝,用的是老祖宗传的植物染料。化学固色剂里的酸性成分,很可能会让金线发黑,还会破坏蚕丝的光泽,到时候修复就成了‘毁容’。”
“可我没有别的办法了。”姜芸的声音低了些,她拿起一根从绣屏上掉落的金线,轻轻一折,金线“啪”地断成两段,“这绣屏要是修不好,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古绣,我们还是只能看着它们碎掉。李工,您就不能试试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李建国看着她指尖的金线碎屑,又看了看绣屏上栩栩如生的鸳鸯——那针脚细密得像要从布上飞出来,他沉默了片刻,起身拿起白大褂:“跟我去实验室吧,先做个小实验。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结果不好,您可别怨我毁了东西。”
实验室里飘着淡淡的药水味,架子上摆满了贴着标签的试剂瓶,红色的、黄色的、透明的,在阳光下像一排彩色的琉璃。李建国从冷藏柜里拿出一小瓶透明液体,标签上写着“低浓度酸性固色剂A-3”:“这是我去年研发的,专门用于脆弱纤维的加固,刺激性比普通固色剂低60%。我们先取一段普通桑蚕丝线,泡在里面试试。”
姜芸站在旁边,看着他用镊子夹起一缕米白色的丝线,放进试剂瓶里。十分钟后,李建国把丝线捞出来,用滤纸吸干水分——原本柔软的丝线确实变硬了些,可颜色却发了黄,像蒙了一层灰。“你看,”他把丝线递到姜芸面前,“韧性是增强了,但光泽没了。苏绣讲究‘细如毫发,亮如银’,没了光泽,还叫什么苏绣?”
姜芸捏着那缕发黄的丝线,心里沉了沉。她想起合作社里那些老匠人,要是看到这样的丝线,怕是更要反对化学固色了。就在这时,她眼角瞥见实验室角落堆着的几个纸箱,上面印着日文,好像是某种进口设备的包装。“李工,那些是……”
“哦,去年从日本引进的固色设备,”李建国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语气随意,“本来想用来研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结果说明书全是日文,翻译过来才发现,核心技术跟我们的A-3差不多,就一直堆在那儿了。”
姜芸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山崎雄一就是日本人,他之前收购山寨绣厂,现在又会不会跟这些设备有关?她走近纸箱,弯腰看了看上面的logo,虽然日文她不认识,但右下角那个小小的“山崎株式会社”的标志,却像根刺似的扎进眼里。她不动声色地直起身,手指在口袋里攥紧了——这绝对不是巧合,山崎果然早就盯着苏绣的固色技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工,”姜芸突然想起什么,“您刚才说,固色剂会让丝线失光,那要是加些植物提取物呢?比如……桑叶汁?我们合作社种了几十亩桑树林,桑叶里的叶绿素和氨基酸,能不能中和固色剂的刺激性,还能保住光泽?”
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你倒是提醒我了!天然植物提取物里的活性成分,确实能改善化学试剂的副作用。我之前做过棉麻织物的实验,用绿茶提取物搭配固色剂,既能加固纤维,又能保持原色。桑叶……说不定真的可行!”他立刻翻出实验记录本,笔尖飞快地写着:“桑叶提取物+A-3固色剂,比例1:2,温度控制在25℃,浸泡时间15分钟……”
姜芸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她掏出手机,给合作社的小满发了条消息,让她明天采摘新鲜的桑叶,顺丰寄到省城。刚发完消息,张师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电话里的声音带着担忧:“芸丫头,你在省城怎么样?那化学东西靠谱吗?可别为了修绣屏,把老祖宗的规矩都丢了。”
“张师傅,我知道您担心,”姜芸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梧桐树,“我现在就在做实验,李工说加桑叶提取物可能有用,既能加固丝线,又不毁光泽。等实验成功了,我第一时间带样品回去给您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张师傅叹气的声音:“唉,我不是反对新东西,就是怕你们年轻人急功近利。苏绣这手艺,讲究的是‘慢’,一针一线都得走心。要是化学东西能随便替代,那还叫苏绣吗?”
“我知道,”姜芸的声音软了些,“所以我才要反复试,直到找到既不丢传统,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您放心,我不会让苏绣变味的。”
挂了电话,李建国已经准备好了实验方案,他把一张纸递给姜芸:“桑叶提取物需要新鲜的,最好是早晨采摘的,汁液含量高。等提取物到了,我们就开始正式实验。要是这次能成,不仅能修复你的古绣,还能为整个丝绸文物修复提供新方案。”
姜芸接过方案,纸上的公式和数据密密麻麻,可她却看得格外认真。她想起昨夜灵泉池底的淤泥,想起绣屏上即将碎裂的鸳鸯眼,又想起纸箱上那个“山崎株式会社”的标志——这场技术破局,不仅是为了修复绣品,更是为了守住苏绣的根,不能让山崎这样的外人,用化学技术夺走苏绣的魂。
离开化工厂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姜芸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实验方案。她给林晓发了条消息:“帮我查一下省城化工厂去年引进的日本固色设备,尤其是山崎株式会社提供的那批,看看他们有没有跟山崎雄一本人有联系。”
没过多久,林晓的消息就回了过来:“芸姐,我刚查了工商记录,那批设备是通过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引进的,而那家公司的股东里,有个叫‘陈嘉明’的,好像是陈嘉豪的堂兄!”
姜芸的指尖顿在屏幕上——陈嘉豪?那个之前给她提供山崎黑料的港商?他怎么会跟山崎的设备有关?难道他之前的“示好”,也是一场骗局?
车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扑在玻璃上又飘走。姜芸看着远处渐渐亮起的路灯,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她知道,这场灵泉枯竭后的技术革命,不仅要跟时间赛跑,还要跟隐藏在暗处的对手博弈——而山崎布下的网,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手握神豪系统尽收全球产业 心动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只是顺手救个人,却被黑帮少爷缠上 重生公主:截胡龙运,踏碎虚空 1975,别卖我女儿 醉时·春拂柳 我与猫娘的幸福生活 公媳乱伦之照顾受伤的儿媳,结果照顾到了床上,既然这样,那就更用心一点吧 五零:别人啃窝头,我宠妻吃肉 闺蜜三人勇闯封建版的ABO世界 冥灯照魂 falling 七罪赎命 和龙武的纯爱日常 带巨乳老婆光辉去按摩店按摩看着她躺在旁边被男技师插入内射的我却兴奋了 心跳如擂 公媳禁忌之欲 带着逸仙去换妻,只有我没有享受到的换妻之旅 甩完渣男,转头上恋综谈恋爱 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