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也就是下午3点到5点,是膀胱经当令的时段。由于膀胱经恰好经过脑部,而此时膀胱经又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这就使得气血能够轻而易举地上输到脑部。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们的效率都会非常高。古人云:“朝而授业,夕而习复”,意思是说在下午申时温习早晨学过的功课,效果会相当不错。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开始减退,或者后脑勺时常感到疼痛,那么很有可能是你的膀胱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因为,当下面的阳气无法顺畅上升,而上面的气血又供应不足时,大脑自然就难以得到足够的滋养,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和头痛等症状。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小腿疼痛、容易犯困等情况。这同样也是膀胱经的毛病,而且往往意味着阳虚比较严重。
《黄帝内经》中提到,膀胱经出现问题的人,通常会有发热的症状,即使穿着厚厚的衣服,仍然会觉得寒冷。此外,他们还可能会流鼻涕、头痛、项背僵硬疼痛,腰部感觉像是要折断一样,膝盖无法弯曲,小腿肚疼痛,股关节不灵活,甚至可能引发癫痫、狂症、痔疮等疾病。而且,膀胱经所经过的部位都会出现疼痛,就连足小趾也可能无法自由活动。
要想缓解这些症状,就需要经常在申时对膀胱经进行刺激。然而,膀胱经的大部分都位于背部,所以当我们自己进行刺激时,可以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将其放置在背部,然后上下滚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刺激到相关穴位,还能让整个背部的肌肉得到放松。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脊柱两旁进行走罐。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感冒、失眠以及背部酸痛等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另外,在头部,我们可以循着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用手模仿梳头的动作来进行刺激。这样做能够很好地缓解头昏脑涨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它无时无刻不在传输着邪毒。而其他的排毒途径,比如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等,虽然也都是排毒的方式,但它们都只是局部分段进行,最终还是要并归到膀胱经。因此,如果想要驱除体内的毒素,就必须确保膀胱经畅通无阻。
肝经,这可是保命的万灵丹啊!让我们先来瞧瞧肝经的循行路线吧:它是从下往上走的哦,起始于大脚趾内侧的指甲缘,然后一路向上,经过脚踝,接着沿着腿的内侧一直攀升,在肾经和脾经中间穿过生殖器官,最终抵达肋骨边缘才停下脚步。别看这肝经的循行路线不长,穴位也不多,只有区区14个穴位,但它的作用可真是大得很呢!
《黄帝内经》里讲得好啊,肝就如同将军一般,是主谋略的。这将军运筹帷幄的功能,不正像肝的藏血功能吗?而“谋略出焉”,意思就是说只有把肝气养得足足的,我们才能有足够的谋略,才能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呀,我们的聪明才智到底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那可全得看我们的肝气够不够充足啦!而要想让肝气充足又畅通无阻,那就非得配合肝经的工作不可哦!
肝经犹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在凌晨1点到3点时准时上岗,守护着人体的健康。此时,肝经的气血如汹涌的波涛,最为旺盛。
在这个时刻,人体的阴气如潮水般缓缓下降,而阳气则如初升的太阳,冉冉上升。人们理应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让肝脏得到充分的滋养。然而,对于那些经常应酬的人来说,此刻或许正是他们的黄金时间,一笔生意即将谈成,精神处于极度兴奋的巅峰状态,根本无法入睡。
实际上,这种行为对肝脏的伤害极大。如今,许多患有乙肝、脂肪肝的人,正是由于不注重养肝所导致的。
有些人虽未谈生意,但同样饱受失眠之苦。中医有言,心主神,肝主魂。到了夜晚,神与魂都应归巢,然而,神已归位,魂却游离在外,这便是“魂不守神”。解决之法,便是按摩肝经,让魂回归本位。
也许你会担忧,半夜按摩岂不是更难以入眠?不必忧心,若你时常被失眠困扰,建议你在晚上7点到9点时按摩心包经。毕竟,心包经与肝经乃是同名经,犹如一对亲密无间的兄弟,按摩心包经亦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此外,肝经上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穴位——太冲穴,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太冲穴具有降压、清肝、清热、明目等功效,与中药中的菊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也有着显着的疗效。其位置在脚背上大拇指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于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那些平素容易发火着急、脾气暴躁的人,务必重视这个穴位,每日坚持用手指按摩太冲穴2分钟,直至产生明显的酸胀感。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感受到体质的明显改善。
失眠的人,除了可以按摩心包经外,还可可以在毎晚临睡前刺:太冲穴、只需几分钟,人就会感到心平气气和,自然也就能安然入睡。
胆经:祛病除疾,效如桴鼓。
常有人饱受口苦、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等之苦,若细察之,便会发觉出现症状之处,皆为胆经所经之地。
胆经乃人体循行最长之经脉,起于外眼角,沿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下行,至脚之四、五趾,几贯全身。胆经当令之时,在子时,即夜间11点至凌晨1点。
常熬夜者多有体悟,每至夜间11点,精神振奋,常感饥饿,此乃胆经当令,阳气生发之故。然众人须留意,切勿因此时精神佳而继续劳作或娱乐,宜于11点前入眠,如此方可养阳。
《黄帝内经》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论,“藏”同“脏”,即言人体之五脏六腑十一脏器皆取决于胆气之生发,胆气生发,则人体状态良善。反之,胆气不畅,于人体之症状则为皮肤无光泽,口苦,喜叹息,心胁痛不可转侧,头痛,腮痛,腋窝肿,锁骨窝中肿痛,大脖子病,脚面外侧发热,胸、胁、肋、大腿外侧、小腿和膝外侧、外踝前及关节皆痛,足次趾和小趾不能活动等,此皆胆经之疾。故而,欲使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善用胆经,使气生发。
中医有言,只需轻拍胆经,胆气便如春笋般生发。胆经宛如人体侧面的一条神秘脉络,拍打时,从臀部起始,一路向下延伸,每日拍打三百下,胆经通顺了,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等消面情绪,都将随着胆经的通畅而烟消云散。如此,我们便能在该谋划时精心谋划,该决断时果断决断,那么,我们的肝胆必将日益强大,毫无无谓的损耗,身心也会如沐春风般健康快乐。
有些人拍完胆经后会失眠,这究竟是为何呢?原来,胆经和三焦经皆属少阳经,实则为同一条经络,在手臂上名为三焦经,在腿上则称胆经。拍完胆经后头痛失眠的人,通常是邪气被驱赶至三焦经了,此时若再轻敲三焦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此外,胆经上还有许多神奇的穴位:阳陵泉可治两肋疼痛,犹如灵丹妙药;光明穴能治老花眼,恰似妙手回春;悬钟可治落枕,仿佛华佗再世;风市能治各种皮肤痒疹,恰似一把止痒的金钥匙。胆经上的穴位皆气感明显而强烈,若能巧妙运用,必能收获奇效。
胃经:滋养我们的后天之本
胃经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共有两条粗壮的主干和四条繁茂的分支,主要分布在头面、胸部、腹部和腿外侧靠前的部分。它起于鼻旁,如潺潺溪流般沿鼻上行至根部,而后流入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汇;再如蜿蜒的小路般沿鼻外侧下行至齿龈、口唇,接着沿着下颌骨出大迎穴;最后如灵动的飞鸟般上行至耳前,穿过颌下关节,沿着发际至额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的支脉宛如灵动的游龙,从大迎穴蜿蜒而下,穿过喉结,深入锁骨,直抵胸腔,如利箭般穿过横膈膜,最终归属胃,并与脾相互交织。它的另一支支脉则如潺潺溪流,直下足部二趾与中趾缝,此支又分作两支,一支自膝膑下三寸分出,如潺潺细流般下行至中中趾外侧,一支从足背分出,似轻舞的蝴蝶,飘至大趾内侧,交足太阴脾经。
从胃经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与胃经关系最为紧密的脏腑,非胃和脾莫属。脾胃,乃人体的后天之本,犹如生命的基石。每个人在呱呱坠地之后,主要仰仗脾和胃来运化水谷,受纳腐熟食品,如此这般,人体方能将摄入的饮食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使全身脏腑经络组织得到充足的滋养,以维系生命活动的需要。
除了消化吸收食物外,胃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生血。“血变于胃”,胃犹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将人体吸纳的精华变幻成血。母亲的乳汁,实则是血的化身,血由食物的精华凝聚而成。在哺育孩子时,母亲的血又化作了甘甜的乳汁。
按摩胃经,恰似为身体注入一股清泉,一方面可以充实胃经的经气,使其与相关脏腑的气血如澎湃的海浪般充盛,这样脏腑的功能就能如运转良好的机器般正常发挥,不易生病;另一方面,如同在胃病发展的道路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在胃病尚未成气候之时,就将其扼杀于无形。
当然,按摩胃经的主要目的还是调节胃肠功能,所以饭后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按揉胃经的主要穴位了,如足三里、天枢等,一定要按到;然后在睡前1个小时左右,如小火慢炖般灸一会儿,灸完后喝上一小口水。每天早上7-9点按揉的效果堪称最佳,因为这个时辰是胃经当令,是胃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候。
此外,胃经当令之际,恰是享用早餐之时,故而早餐必不可少!
许多人误以为,不吃早饭就能减肥,实则大错特错。此时,即便早餐吃得再多,也不会长胖,只因上午乃阳气最充沛之时,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食物极易被消化。胃经过后,脾经当令,脾可通过运化,将食物转化为精血,输送至人体五脏。若不吃早饭,九点之后,脾就如同在做无用功,它亦无物可输送给五脏,此时人体便会产生不适现象,较为明显的表现便是头晕。中医有言,脾胃乃“后天之本”,此理亦然。人要存活,依赖的便是食物,而脾胃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不佳,人体运转便会出现问题。因此,早饭必须要吃,且要吃好。
脾经:化解一切慢性病
脾经在人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中医理论中,脾属土,而土正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医认为,脾的主要作用是运化,即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吸收,转换为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以确保人体的正常运行。倘若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是我们生命的源头,那么脾的作用便在于不断为先天之本添砖加瓦,维系我们的生命,而脾经正是维持脾脏正常运行的经络。
脾经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主要在胸腹部及下肢内侧盘旋,由足至头。它从大脚趾末端启程,沿着大脚趾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越过踝骨,如灵动的溪流般向上流淌,沿着内踝前边,登上小腿内侧;接着沿着小腿内侧的骨头,与肝经交汇,在肝经之前悠然前行,登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再穿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像忠诚的卫士般夹着食管旁,连接舌根,散布舌下。其分支从胃部如分支的河流般分出,越过膈肌,流淌注入心中,经气与手少阴心经紧密相连。
当脾经堵塞不通时,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常见的慢性病: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腹股沟等经络线路仿佛被寒霜侵袭,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如潮水般袭来,或者全身如被抽走了力气般乏力、疼痛、胃痛、腹胀、大便溏稀、胸烦闷、心窝下急涌,还有舌根发硬、饭后即吐、流口水等。
此外,脾除了有运化的神奇作用外,还有统血的重要职责,就如同一位严格的统帅,统摄、约束着行于脉内的血液,使其不外溢。倘若脾经拥堵,脾气虚弱,无法承担起这种约束的重任,就会引发各种出血病症,如呕血、便血、尿血等。
以上症状皆可从脾经入手治疗,最好在脾经当令之时,犹如在清晨的花园中,精心呵护花朵一般,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上午9-11点,恰似人体阳气蓬勃上升的时刻,此时疏通脾经,恰似在平衡阴阳的天平上轻轻拨动,使其达到完美的和谐。
另外,《黄帝内经》中言道:“思伤脾。”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虑过度犹如一场狂风骤雨,扰乱了脾的正常工作,使其如受惊的小鹿般方寸大乱,反映到身体上便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胸闷气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历史同人)她在大宋搞收藏 修真废柴?我的系统有点猛! (综漫同人)忍界养成计划 (综漫同人)恋爱游戏但人生模拟器 嫁我不吃亏+番外 小萌妃携夫祸天下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退休大佬想过平静生活/我真的只想退休啊!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快穿:小蜂王靠生小蜂蜂完成任务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终极:战力破万,成了史上最强 我拿的不是替身剧本吗? 我师如山+番外 念念不忘 农家辣妻养崽崽 小警察,但爸妈开挂[九零] 幺女好养活 (综漫同人)氪金成就一代玛丽苏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我在韦恩庄园当青春伤痛文学版蝙蝠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