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第一件大事,这几天还有几件小事,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都凑到一块儿,就打起来了。也没拿板子棍子,就是站着,不知拿什么,胡乱打了一顿,脸上都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说姨太太这儿有一种治棒疮的丸药,姑娘快给我一丸,我拿回去给二爷上药。”
宝钗听了,赶紧让莺儿去拿了一丸药给平儿。
宝钗说:“既然这样,你就替我问候二爷吧,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走了,不在话下。
再说香菱和众人见过面,又吃过晚饭,宝钗她们都去贾母那里了,香菱便独自前往潇湘馆找黛玉。
这时,黛玉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她见香菱也住进了大观园,心里十分高兴。
香菱笑着对黛玉说:“我如今住进园子里,也有了空闲时间,你无论如何得教教我作诗,要是能学会,那可真是我的福气!”
黛玉也笑着回应:“既然你想学作诗,那就拜我为师吧。我虽然不算精通,但大概还是能教得了你的。”
香菱连忙说:“要是真能这样,那我就拜你为师啦。你可别嫌我烦哦。”
黛玉说:“作诗哪是什么难事,值得专门去学嘛!作诗讲究起、承、转、合,其中承和转的部分就像两副对联,平声要和仄声相对,虚词要和虚词相对,实词要和实词相对。不过,要是真有了特别奇妙的句子,就算平仄、虚实对不上也没关系。”
香菱听了,笑着说:“怪不得,我平时总拿着一本旧诗集,一有空就看上一两首,发现有的诗对仗特别工整,有的却不对仗。还听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我看古人的诗,有的诗句顺序很顺,有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却好像错了。所以我天天都感到疑惑。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原来这些格律、规矩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词句要新奇。”
黛玉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诗的意趣真实动人,就算不用刻意修饰词句,也自然是好诗,这就是所谓的‘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着说道:“我特别喜欢陆放翁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大意为:层层叠叠的帘幕未卷起,让幽香久久留存;古老的砚台有一处微微下凹,里面积聚着许多墨汁),写得真是有趣极了!”
黛玉却摇摇头说:“这样的诗可千万别看。你们因为不太懂诗,所以看到这种浅显直白的就特别喜欢。可一旦入了这个浅显的套路,以后再想学出高深的水平可就难了。你听我说,如果你真心想学诗,我这儿有本《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一百首五言律诗仔细读读,好好揣摩,直到完全弄懂。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接着再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等你心里有了这三位大诗人的作品打底,再去看看陶渊明、应玚,还有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你又是这么聪明伶俐的人,用不了一年,肯定能成为写诗的高手!”
香菱听了,兴奋地笑道:“既然这样,好姑娘,你就把书给我吧,我拿回去,晚上读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了,便让紫娟把王维的五言律诗集拿来,递给香菱,还说:“你只看那些有红圈标记的,都是我选出来的。一首一首地念,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你姑娘我;或者要是碰上我,我直接给你讲。”
香菱接过诗集,回到蘅芜苑,什么都不顾了,只坐在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催了她好几次去睡觉,她都不肯。宝钗见她这么用功,也就随她去了。
一天,林黛玉刚梳洗完毕,就看见香菱满脸笑容地拿着书走过来,说是要和她交换杜甫诗的律诗部分来研读。
黛玉笑着问:“你一共记住了多少首诗呀?”
香菱笑眯眯地回答:“凡是书上用红圈标记出来的,我都读过了。”
黛玉又问:“那你有没有体会到诗中的一些韵味?”
香菱笑着说:“我倒是感受到了一些,但不知道对不对,说给你听听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黛玉说:“正该这样一起探讨、研究,这样才能有所进步。你快说来听听。”
香菱说道:“依我看,诗的妙处,有些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感觉,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十分贴切。还有些诗句,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却发现既合理又饱含深情。”
黛玉听了,笑道:“你这话倒是有些道理,不过你是从哪首诗里体会到这些的呢?”
香菱兴奋地说:“我看他写的《塞上》诗里,有这样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就琢磨,烟怎么能是直的呢?太阳当然是圆的,这个‘直’字看起来好像没道理,‘圆’字又显得有点俗气。但是合上书一想,眼前就好像真的出现了那样的景色。要是再找两个字来替换这两个字,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了。还有那句‘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里的‘白’和‘青’两个字,看起来也好像没什么道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把那种景象形容得淋漓尽致。念在嘴里,感觉就像含着一个有几千斤重的橄榄一样,回味无穷。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余’和‘上’这两个字,真不知道诗人是怎么想出来的!记得那年我们上京城去,有一天傍晚,船停靠在岸边,岸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几棵树,远远地看见几户人家在做晚饭,那个烟是碧青碧青的,直直地往云里冒。没想到我昨晚读了这两句诗,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地方一样。”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两人落座后,便一同听大家讲诗。
宝玉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诗也不用细看了。诗的妙处不在于数量多,听你刚才说的那两句,就知道你已经领悟到作诗的‘三昧’了。”
黛玉笑着回应:“你说他这句‘上孤烟’好,可你还不知道他这一句其实是借鉴了前人的诗句。我给你看一句,比他这句更显得自然平淡。”
说着,黛玉便翻出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递给香菱。
香菱接过一看,点头赞叹,笑道:“原来这个‘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里化出来的啊。”
宝玉听后,大笑起来:“你已经领悟到了,不用再继续讲解了,再讲下去反而会学得太杂。你现在就试着作诗,肯定能作得很好。”
探春也笑着说道:“明天我补个帖子,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诗社。”
香菱连忙摆手笑道:“姑娘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学着玩玩罢了。”
探春和黛玉都笑着说:“谁不是玩呢?难道我们还真是认真作诗啊!要是我们真成了诗人,出了这园子,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呢。”
宝玉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这也算是自暴自弃了。前几天我在外面和那些读书人讨论画画,他们听说我们起了诗社,都求我把诗稿给他们看看。我就拿了几首给他们,谁不是真心叹服啊!他们还都抄下来刻印了去。”
探春和黛玉一听,急忙问道:“这是真的吗?”
宝玉笑着回答:“要是我说谎,我就是那架子上会说话的鹦鹉。”
黛玉和探春听后,都嗔怪道:“你可真是胡闹!且不说那些诗成不成,就算是好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面去啊。”
宝玉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自古以来,都说闺阁中的笔墨不要外传,结果现在都没人知道了。”
正说着,只见惜春派入画来请宝玉过去,宝玉这才离开了。
香菱又缠着黛玉,让她把杜甫的律诗集换出来给自己看,接着又央求黛玉和探春:“你们给我出个诗题吧,让我试着作一首。等我作出来了,你们再帮我改改。”
黛玉说:“昨晚的月亮特别美,我本来就想写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可还没写成呢。要不你就写一首吧,用‘十四寒’这个韵部,你想用其中的哪几个字都行。”
香菱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拿着诗集回去后,一会儿苦思冥想地作两句诗,一会儿又舍不得放下杜甫的诗集,忍不住再读上两首。就这样,她茶不思饭不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宝钗见了,说:“你这是何苦呢,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都是颦儿把你带成这样的,我得找她理论理论去。你本来就不太机灵,现在又迷上作诗,可不就变成个大呆子了吗。”
香菱笑着说:“好姑娘,你就别逗我了。”说着,她就作好了一首诗,先拿给宝钗看。
宝钗看了,笑着说:“这首诗写得不好,不是这么个写法。你别怕难为情,尽管拿给黛玉看,看她怎么说。”
香菱听了,就拿着诗去找黛玉。黛玉接过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千重雪 锦绣安宁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江湖八珍楼(美食)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繁花令 遇见月光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我家京郊有片楼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梧桐火 汛期将至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