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吩咐道:“把他带进来。”不一会儿,只见乌进孝走进来,在院子里磕头请安。
贾珍让人把他拉起来,笑着说道:“你身子骨还挺硬朗。”
乌进孝笑着回应道:“托老爷您的福,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走得动路。”
贾珍说:“你儿子也长大了,该让他也出来历练历练了。”
乌进孝笑着答道:“不瞒老爷您说,我们这些人走惯了这条路,不来走一趟心里还闷得慌。那些年轻后生们哪个不想来京城见见世面?不过他们毕竟还年轻,怕路上出什么意外,等再过几年,也就让人放心了。”
贾珍又问道:“你这一路走了多少天?”
乌进孝回答说:“回老爷的话,今年雪下得特别大,外面都是四五尺深的积雪,前些天突然变暖又化雪,路上特别难走,所以耽搁了好几天。算起来我走了一个月零两天,因为时间紧迫,怕老爷您着急,这不就赶紧赶过来了。”
贾珍说道:“我就说呢,怎么今天才到。我刚看了你送来的单子,今年你这老家伙又想跟我玩花样。”
乌进孝赶忙向前走了两步,恭敬地回答道:“老爷,今年这收成实在是糟糕透顶。从三月开始下雨,雨就一直下个不停,一直下到八月,竟然连着五天没晴过天的时候都没有。到了九月,又下了一场碗口大的冰雹,方圆近一千三百里的地方,无论是人、房屋还是牲口、粮食,都被打伤了成千上万,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小的绝对不敢说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珍听了,眉头紧锁,说道:“我原本估算着,你至少能送来五千两银子,这点钱能干什么用?现在你们总共就只剩下八九个庄子了,今年还有两处庄子报告说遭遇了旱涝灾害。你们还跟我哭穷,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乌进孝连忙解释道:“老爷,您这儿的情况还算好的呢!我有个兄弟,他离我那儿只有一百多里路,可没想到情况竟差那么多。他现在管着那边府里的八处庄地,比老爷您这儿多好几倍呢,可今年也就这些东西,只不过比老爷您这儿多赚了两三千两银子,可他们那儿也紧巴巴的,日子并不好过呢。”
贾珍叹了口气,说道:“正是呢,我这边还算可以,没有什么额外的大开支,不过就是一年的开销罢了。我想享受就多花点,想节省就少花点。而且过年过节送礼请客的,我脸皮厚点,能省就省。可跟那边府里比不了,这几年他们那儿多了许多要花钱的地方,这些钱是一定要花的,可他们又没有增加什么银子产业。这一两年,他们可是赔了不少钱,不跟你们要,他们还能找谁去?”
乌进孝笑着说道:“荣国府里现在虽然事情多了些,但有进账也有支出,宫里的娘娘和皇上难道不会赏赐些什么?”
贾珍听了这话,笑着对贾蓉等人说:“你们听听,他这话,是不是很可笑?”
贾蓉等人连忙笑着附和道:“你们这些住在偏远山坳海边的人,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娘娘难道会把皇上的国库都赏给我们吗?就算她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她也做不了主。皇上怎么可能不赏赐,逢年过节,不过就是赏些彩缎、古董之类的玩意儿;就算赏银子,也不过是一百两金子,也就值一千两银子,这够一年的什么开销?这两年,哪一年我们不是多赔出去几千两银子!就说头一年娘娘省亲,连同建造大观园,你算算那一共花了多少钱,就知道了。要是再过两年,再来一次省亲,只怕我们就要穷得叮当响了。”
贾珍笑着说道:“所以说,他们这些庄稼人都是老实人,只看到表面的光鲜,不知道背后的艰辛。这就好比用黄柏木做磬槌子——外面看着体面,里面却苦得很。”
贾蓉又笑着对贾珍说:“凤姐姐和鸳鸯还悄悄商量,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姐姐出的鬼主意,哪里就真的穷到这个地步了。她肯定是看到支出太多了,实在赔得太厉害,不知道又要省哪一项的开销,先想出这个法子来,好让人知道,说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不过我心里有个算盘,还不至于到那种地步。”说完,便命人带着乌进孝出去了,好好招待他,不在话下。
贾珍在这里吩咐手下人,把刚才准备好的各类物品中,留出一部分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然后从每样物品中都取出一些,让贾蓉送到荣国府去。
之后,他给自己家里留出了日常所需的物品,剩下的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一份份整齐地堆放在月台之下。
接着,他派人把族中的子侄们都叫来,将这些分好的物品分发给他们。
不一会儿,荣国府也派人送来了许多用于祭祀祖先的物品,还有一些是专门送给贾珍的。
贾珍看着供器都已收拾妥当,便穿着拖鞋,披着一件猞猁狲皮制成的大裘,命令手下人在大厅柱子下的石矶上,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铺上一张大大的狼皮褥子。
他悠闲地坐在那里,晒着太阳,看着各个子弟们前来领取年货。
这时,贾珍看见贾芹也来领东西,便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来干什么?谁让你来的?”
贾芹恭敬地垂着手,回答说:“我听说大爷这里叫我们来领东西,没等别人去叫,我就自己来了。”
贾珍说道:“我发放的这些东西,本来是给那些闲着没事干、没有额外收入的小叔叔和兄弟们的。前两年你闲着的时候,我也给过你。现在你在那边府里负责管理事务,还掌管着家庙里和尚、道士们的事务,每个月除了固定俸禄,还有额外的补贴,那些和尚的补贴银子都要经过你的手,你现在还来领这个,也太贪心了!你自己看看,你穿得像个能掌管钱财办事的人吗?以前说你没有额外收入,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怎么反倒不如以前了。”
贾芹辩解道:“我家里人多,开销大。”
贾珍冷笑一声,说道:“你还想找借口敷衍我。你在家庙里干的那些事,以为我不知道吗?你到了那里,自然就成了大爷,没人敢违抗你。你手里又有钱,离我们又远,就开始称王称霸起来,天天晚上召集一帮不良之徒赌博,还养着女人和小子。你现在这个样子,还有脸来领东西?领不到东西,领一顿板子打才解气。等过了年,我一定会跟你琏二叔说,把你换回来。”
贾芹听了,脸涨得通红,不敢吭声。
这时,有人来禀报:“北府的水王爷送来了字联和荷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珍听了,连忙吩咐贾蓉出去招待,并说:“就说我不在家。”贾蓉领命去了。
这边,贾珍把贾芹赶走,看着下人们领完东西,然后回到房间和尤氏一起吃完晚饭,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比往日更加忙碌,都不必细说。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九。此时,府里各项事务都已准备妥当,两座府邸都换上了新的门神画像、对联和门牌,桃符也重新刷上了油,处处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气象。
宁国府从大门开始,依次经过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一直到正堂,这一路上所有的正门都大开着。
在两边台阶的下方,整齐排列着一色朱红的大高照灯,这些灯把周围照得如同两条金龙闪耀一般。
第二天,贾母以及府中那些有诰封身份的人,都按照各自的品级穿上了朝服。他们先乘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前往皇宫朝贺行礼。在宫中领完宴席后,便回到宁国府,在暖阁处下轿。而府中那些没有跟随一同入朝的子弟们,都早早地在宁国府门前排好班,恭敬地等候着,然后引入宗祠。
再说薛宝琴,她这是头一回进入贾家的宗祠参观,于是便格外仔细地观察、审视起这座宗祠来。原来啊,这宗祠位于宁国府的西边,是另外独立的一个院落。
院落外围是黑色油漆的栅栏,栅栏里面矗立着五间大门。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赫然写着“贾氏宗祠”四个大字,旁边还标注着“衍圣公孔继宗书”。
在大门的两侧,有一副长长的对联,上面写着: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这也是衍圣公所题写的。
大意为:臣子们甘愿为君主肝脑涂地、牺牲一切,天下万千百姓都依赖君主的养育与庇护之恩得以生存繁衍;君主的功绩与威名直贯苍穹、彪炳千秋,后世百代子孙都会怀着崇敬之情,在祭祀典礼上供奉祭品,缅怀追思君主的盛大功德。
走进院内,只见一条由白色石块铺就的甬路,甬路两旁栽种着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月台上摆放着青绿色古铜铸造的鼎、彝等礼器。抱厦前方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刻有九条金龙的匾额,匾上题写着“星辉辅弼”四个大字,这是先皇的亲笔御书。
匾额的两旁,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这些字都是皇帝的亲笔书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锦绣安宁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梧桐火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 我家京郊有片楼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千重雪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汛期将至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繁花令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遇见月光 江湖八珍楼(美食)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