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平儿陪凤姐儿吃完饭,又服侍她洗漱完毕,这才前往探春的住处。只见院子里十分安静,只有丫鬟、婆子以及屋里亲近的下人们在窗外等候听候吩咐。
平儿走进厅里,只见探春、迎春、惜春三姐妹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家务事,话题正是年前赖大家请客喝酒时,他家花园里发生的事情。
看到平儿进来,探春便让她在脚踏上坐下,接着说道:“我考虑的事情也不是别的,就是想到我们每个月除了二两银子的月钱外,丫鬟们还有另外的月钱。前几天又有人来禀报,说我们每月用的头油、脂粉,每人还要再发二两银子。这和刚才说到的学里每年八两银子的开支一样,都是重复的。事情虽然不大,钱也不算多,但看起来总归是不太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留意到这个问题呢?”
平儿笑着解释道:“这里头有个原因:姑娘们日常用的这些东西,按说本就该有固定的供给份额。每个月,府里负责采购的人买好之后,会让各房的婆子们把东西交到我们这儿统一保管,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姑娘们随时取用;总不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天天拿着钱,到处去找人买头油、脂粉之类的吧。所以,采购的事就由外面的买办统一负责,每个月再让婆子们按房把东西交给我们。
“姑娘们每月的那二两银子,原本不是用来买这些的,而是考虑到万一当家的奶奶或太太不在家,或者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姑娘们偶尔急需用点钱,就不用再去找别人借了。这是为了不让姑娘们受委屈才给的,要知道,这钱可不是专门为了买这些才发的。现在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各房里我们的姐妹们,竟然有一半都是自己拿钱去买这些东西。我就觉得奇怪了,要么是买办那边出了问题,拖延了时间,要么就是他们买的东西不地道,拿些不能用的来糊弄人。”
探春和李纨都笑着说道:“你也留意观察到了。他们倒不会完全作假,也不敢这么做,只是会拖延些时日。要是催得急了,他们也不知道从哪儿找些东西来充数,不过就是有个名头罢了,实际上根本不能用,最后还是得重新去买。就用这每月二两银子的脂粉钱,另外找其他人的奶妈,或者她们兄弟、哥哥的儿子去帮忙买,这样才行。要是让府里负责采买的官中仆人去买,结果还是一样不好。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手段,把铺子里那些坏了、不要的东西都弄来了,就专门预备着给咱们用。”
平儿笑着说:“那些买办买的就是那种次品,要是有人买了好的回来,买办哪会轻易放过他,肯定会说他使坏心眼,想抢了这采买的差事。所以他们也只能这样,宁可得罪府里的人,也不敢得罪外面负责办事的人。姑娘们要是只用奶妈们去采买,他们也就不敢多嘴了。”
探春说道:“就因为这事儿我心里一直不痛快。钱花了双份,东西却还白白浪费一半,这么算下来,反而多花了双倍的钱,还不如干脆把每月给买办的那份钱免了。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过年的时候去赖大家,你也跟着去了,你看看他们家那个小园子,跟咱们家的比起来怎么样?”
平儿笑着说:“还没有咱们家这一半大呢,树木花草也少很多。”
探春说:“我和他们家的女儿闲聊的时候才知道。没想到那么小的一个园子,除了他们自己戴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承包下来,到了年终能剩下二百两银子。从那天起,我才明白,就连一片破荷叶、一根枯草根,都是能卖钱的。”
宝钗笑着说道:“你们这番话,可真是富贵人家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才说得出的。虽说千金小姐不懂这些也情有可原,但你们都是读过书、识得字的人,难道就没读过朱夫子写的那篇《不自弃》的文章吗?”
探春听后,也笑着回应:“那篇文章我倒是看过,不过我觉得那不过是用来勉励人、自我激励的,里面的比喻大多虚浮不实,哪能都当真?”
宝钗正色道:“怎么,朱子的文章里也会有虚浮不实的话?他写的每一句可都有深意。你才刚开始管点事,就利欲熏心了,居然把朱子的文章都看得这么虚浮。等你以后出去,碰到更多利弊得失的大事,恐怕连孔子的教导都要看轻了!”
探春也不甘示弱,笑道:“你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人,难道就没看过《姬子》这本书?姬子曾经说过:‘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大意为:那些身居高位、掌管大权的人,往往窃取尧舜的言辞,却违背孔孟的教诲”)
宝钗听后,故意问道:“那下面一句是什么呢?”
探春笑着回答:“现在我就只引用这一句。要是把下面一句也念出来,那岂不是自己骂自己了吗?”
(编者注:探春说的是自己杜撰的句子,所以没有下一句。其实是她肯定了宝钗说的话,杜撰了一句话给自己台阶下,有自嘲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钗接着说道:“其实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然可用,那就有它的价值。真可惜你是个聪明人,却对这些正经事、大事没什么经验,也真是来得晚了些。”
这时,李纨笑着插话道:“你们把人家叫来,却不说正事,光在这里对讲学问了!”
宝钗则认真地说:“学问里面就包含了正事。现在我们在小事上运用学问,那小事就能做得更出色、更有层次。如果不拿学问来提升,那就会变得庸俗不堪了。”
三个人不过是开着玩笑、互相打趣了一番,说笑过后,便又回到正题上继续讨论。
探春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咱们这个园子,就算比别人的大一半,按加一倍来算,一年也能有四百两银子的产出。要是现在就想着把园子里的资源变现换银子,那未免显得太小家子气,不符合咱们这样的家族的行事风格。但如果只派两个人固定来管,园子里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却任由人随意糟蹋,这也太浪费了。不如从园子里那些老妈妈中,挑几个本分老实、又懂点园艺的,让她们负责打理园子。也不用她们交租纳税,就问问她们一年能拿出多少东西来孝敬。这样一来,第一,园子里有了专人负责修理花木,每年肯定能一年比一年好,也不用临时手忙脚乱地找人了。第二,也能避免东西被糟蹋,白白浪费了。第三,老妈妈们也能借此机会赚点外快,不枉她们一年到头在园子里辛苦。第四,还能省下那些花儿匠、山子匠以及打扫人员的工钱。用多余的钱来补不足的地方,这也不是不可以。”
宝钗这时正站在地上看墙上的字画,听到探春说一条就点一下头,等探春说完,便笑着说道:“好啊,这样三年之内都不用担心缺钱花了!”
李纨也笑着说:“这主意真好。要是真这么做了,太太肯定会高兴。省钱倒是小事,关键是有人专门打扫,各司其职,还能让她们去卖点东西赚点钱。给她们点权力,再给点好处,就没有不尽职尽责的了。”
平儿接着说道:“这件事得姑娘们来提才行。我们奶奶虽然也有这个想法,但也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现在姑娘们住在园子里,如果不能多弄点玩意儿来装饰,反而让人去监管修理,说是为了省钱,这话实在不好开口说。”
宝钗赶忙走上前去,抚摸着平儿的脸,笑着说道:“来,你把嘴张开,让我瞧瞧你的牙齿和舌头是用什么做的。从一大早到现在,你说起话来一套接一套,每套都不一样。你既没有刻意去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过‘太太考虑不周’这样的话,更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附和一句。反正三姑娘每说出一番道理,你总能巧妙地接上另一番道理。总是三姑娘能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有些事情确实有难办之处,所以无法实施。就像现在这件事,是因为姑娘们住的园子,如果为了省钱而派人去监管,那可就麻烦了。你们想想,如果真把这事交给那些想从中捞钱的人去办,他们肯定会变得特别苛刻,一朵花都不许人掐,一个果子都不许人动。这样一来,姑娘们虽然不会去动,但那些小丫鬟们可就管不住了,天天都会因为这些小事吵个不停。你这位奶奶啊,真是考虑得周全,既不过分忧虑也不失礼数。就算她平时和我们关系不是特别好,但听了她这一番话,也肯定会自愧不如,原本不和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和睦起来。”
探春听了,笑着说道:“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心里还憋着一肚子气呢。后来她来了,我突然想起了她家主子,那可是个平日里当家就撒野惯了的人,我一见她就更加生气了。可是没想到,她来了之后,像避猫的老鼠一样,战战兢兢地站了半天,看着怪可怜的。接着,她又说了那么多贴心的话,没有说她家主子对我怎么好,反而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听了她这句话,我不仅气消了,反而还觉得有些惭愧,心里又难过起来。我仔细想了想,我一个女孩子家,自己都弄得没人疼没人顾的,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去对别人好呢。”说着,探春的眼眶又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泪水滑落下来。
李纨等人见探春说得情真意切,又想到她平日里常常因为赵姨娘的缘故而遭到诽谤中伤,在王夫人面前,也因赵姨娘而受牵连,大家都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众人赶忙劝慰道:“趁着今天大家心平气和,咱们一起商量几件能够兴利除弊的事情,也不辜负太太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怎么又提起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了呢?”
平儿连忙说道:“我已经明白姑娘的意思了。姑娘您就直接说,觉得谁合适,直接派任务给他就是了。”
探春说道:“话虽这么说,但还是得跟你家奶奶说一声。我们在这里整治一些小问题,已经有些不合规矩了。不过是因为你家奶奶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我才敢这么做。要是遇到个糊涂、爱搞小动作又善妒的人,我肯定不会这么干,不然倒好像我是在故意抓她的把柄似的。怎么能不商量一下就擅自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儿笑着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去跟奶奶说一声。”说着,平儿便出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笑着说道:“我就知道我是白跑一趟,这么好的事情,奶奶怎么会不答应。”
探春听完之后,便和李纨一起吩咐人把园子里所有婆子的名单拿过来。大家一同商议斟酌,大致定下了几个人选。随后,又让人把她们全都召集过来,李纨大致把安排的情况跟她们说了一遍。
众人听后,没有一个人不愿意的。有的婆子说:“那片竹子就交给我来打理吧,用上一年时间,到了明年,竹子肯定又长得密密麻麻的了。除了家里吃的竹笋,我一年还能上交些钱粮呢。”
另一个婆子接着说:“那片稻地就让我负责吧,这一年里,那些大大小小的雀鸟吃的粮食,都不用从官中的钱粮里支取,我还能额外上交钱粮。”
探春正准备开口说话,这时有人来通报:“大夫来了,已经进园子来给姑娘瞧病了。”
众婆子没办法,只好先去领大夫进来。平儿赶忙说道:“就你们这些人,哪怕来上一百个,也显得太没规矩了,难道连两个管事的人都没有,不能带着大夫进来吗?”
那个来通报的人说:“有呢,吴大娘和单大娘她们俩在西南角的聚锦门那儿等着呢。”平儿听了这话,这才作罢。
众位婆子离开后,探春问宝钗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宝钗笑着回答说:“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意思是:开始时幸运的人,往往到了最后就会懈怠;那些花言巧语的人,往往是为了贪图利益。)”探春听了,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从册子上挑出几个人来,给她们三人看。平儿赶忙去取来笔墨纸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汛期将至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千重雪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江湖八珍楼(美食)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遇见月光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锦绣安宁 我家京郊有片楼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繁花令 梧桐火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