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气氛刚刚因为讨论平安县城战役而稍微缓和了一些,众将领也渐渐被邵明珠条理清晰的分析所吸引。邵明珠环视一圈,看到大家似乎都进入了状态,便决定趁热打铁,引入真正的“硬核”内容。他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收敛,换上了一副严肃而专业的表情。
“好,刚才我们回顾了平安县城战役,各位老首长也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这些都非常宝贵,是我们在实践中用鲜血换来的真理。”邵明珠先定了调子,表示对过去经验的尊重。
但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抛出了一连串让在座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来做几个假设推演。”邵明珠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步坦协同、炮火呼叫、后勤响应、大兵团协同。
“假设,现在不是1942年,而是1954年。我们面对的也不是缺枪少弹的日军守备队,而是一个装备了坦克、重炮,拥有完善防御体系和空中支援的现代化美军,固守在一个类似平安县城,但防御工事更加坚固的要点。”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方决心以步、坦、炮协同的方式强攻此要点,请问,步兵、坦克、炮兵,在发起冲击前、冲击过程中、突入阵地后,这三个阶段,具体应该如何协同?通信如何保障?出现伤亡或装备故障时,预备队如何接替?协同的信号、口令、时间节点是什么?”
问题一出,教室里瞬间安静了!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将领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有点发懵。
“步坦协同?”李云龙挠了挠头,努力思考着,“这……坦克在前面冲,步兵跟在后面呗?见着敌人就开火,这有啥好协同的?”
邵明珠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追问:“李军长,坦克冲锋速度多快?步兵跟进速度多快?如何保持步坦之间不超过有效支援距离?坦克如何为步兵标识敌方火力点?步兵如何保护坦克侧翼和后方免受敌方步兵反坦克火器攻击?当坦克被击伤堵塞通道时,后续梯队如何快速重组进攻队形?”
李云龙被这一连串细节问题问得有点卡壳,张了张嘴,最后憋出一句:“他娘的……打起来谁还顾得上算这个?靠战士们自觉!靠指挥员临场指挥!”
邵明珠点点头,不置可否,转向其他人:“其他首长有什么看法?比如,在冲击过程中,连级单位如何实时呼叫团属、师属乃至军属炮火进行精准支援?”
丁伟皱着眉头,试图用经验解释:“派通信员跑回去报告坐标!或者打信号弹!老子当年……”
邵明珠立刻打断,语气平和但问题尖锐:“丁军长,从发现目标,到通信员跑回团部,再到团部通知炮群,炮群计算诸元,最后炮弹落地,需要多长时间?这期间敌人会不会转移?如果目标是移动的装甲部队呢?您说的信号弹,在白天、夜间、恶劣天气下,识别距离和准确性如何保证?敌人会不会误判或模仿?”
丁伟也被问住了,下意识地掏出烟,又意识到在课堂,悻悻地放了回去。
邵明珠继续加码,抛出了更专业的概念:
“我们再深入一点。假设我前沿步兵连发现敌军一个加固机枪堡,需要连属迫击炮排进行压制。那么,从观测手发现目标,到计算出目标的坐标(需要用到地图、指北针、密位公式),将坐标通过步话机报告给迫击炮阵地,炮排长根据坐标、药温、风速、气温等因素计算射击诸元,下令试射,观测手修正弹着点,最后效力射摧毁目标。这一套流程,在训练有素的情况下,理论上最快需要多少分钟?其中哪个环节最容易出错?如何缩短反应时间?”
这下,连孔捷都听傻了,他瞪大了眼睛,喃喃道:“我的老天爷……打个小鬼子的机枪堡,还得先算数?还得看天刮不刮风?这……这仗打得也忒麻烦了!”
其他将领更是鸦雀无声。什么“坐标”、“密位”、“诸元”、“药温修正”、“效力射”……这些词汇对他们来说,如同天书!他们打仗,更多是靠经验、眼力、勇气和直觉。像这样把一次小小的炮火支援拆解成如此精细、标准化、数据化的流程,他们闻所未闻!
邵明珠看着台下茫然的表情,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抛出了终极问题——后勤和大兵团协同。
“好,我们再把视野放大。假设我军投入的不是一个团,不是一个师,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个像X军那样的机械化军组成的突击集群,在宽大正面上发起战役进攻。”
“那么,问题来了:
一,每个装甲师每日最低耗油量是多少吨?需要多少辆油罐车运输?这些油罐车如何在前线弹药、兵员运输的洪流中,确保按时抵达指定补给点而不发生拥堵?
二,一个重炮团进行一次半小时的火力急袭,需要消耗多少基数的炮弹?这些炮弹需要多少卡车前送?弹壳和后撤的伤员运输如何协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在主要进攻轴线上,如何划分单向车道、设立交通调整哨,确保坦克、自行火炮、弹药车、油罐车、救护车、步兵车队能够有序前行,而不是挤成一团成为敌机活靶子?
四,当进攻部队需要空军战术支援时,申请流程是什么?如何避免误炸?空地联络的无线电频率和识别信号如何规定?”
邵明珠每问一个问题,台下将领们的脸色就茫然一分。他们打过很多大仗,但大多是“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后勤保障很多时候是靠“就地筹措”和“人民群众小推车”,大兵团行动也常常是“大概方向对,各部队自己想办法”。如此精细、复杂、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后勤和大兵团协同问题,完全超出了他们现有的认知范畴。
教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烟雾还在缭绕。
最后,邵明珠看着台下这些曾经叱咤风云、此刻却像小学生一样懵懂的老将军们,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总结道:
“各位老首长,我不是在否定过去的经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各位过去的英勇奋战,才为我们赢得了今天能够坐下来,系统学习、研究未来战争规律的机会。”
“但是,未来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大队冲锋、猛打猛冲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了。”
“它要求我们的指挥员,既要有关键时刻亮剑的勇气和决心,更要有驾驭现代技术兵器、组织复杂协同、管理庞大后勤的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头脑和能力!”
“我们过去靠勇敢和牺牲赢得了胜利,但未来,我们必须既勇敢,又专业,才能继续赢得胜利,并且是以更小的代价赢得胜利!”
“这,就是学院开设这些课程的意义,也是我和各位一起需要努力学习、研究和突破的方向!”
邵明珠的话音落下,教室里依旧安静。但这一次的安静,与之前的嘈杂和不服气截然不同。这是一种被新知识、新观念所冲击、所震撼后的沉思。李云龙、丁伟、孔捷等人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懵逼、茫然,逐渐变得凝重和认真起来。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们这些“老革命”,确实遇到了“新问题”。这个年轻的邵教员肚子里,装的或许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运气”或“背景”,而是一套他们完全陌生、却又似乎代表着未来方向的、实实在在的“硬本事”。
这堂课的“降维打击”,成功地在这群骄兵悍将的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下节课是常乃超的《论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战役》。常乃超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眼镜,站在讲台上,试图用尽量客观、学术的语言,分析这场二战中规模空前的坦克大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开局砸晕李星云,不良人乱了 汛期将至 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快穿之怀瑾握瑜 乾元天命 千重雪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替身千金:摄政王的白月光跑路了 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 什么?她们都重生了 锦绣安宁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繁花令 窗台上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