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重生秦奋 > 第138集 立规矩 新来的知青周伟找事(第2页)

第138集 立规矩 新来的知青周伟找事(第2页)

他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沉稳的力量,让周伟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只是不满地扭过了头。

安顿的时间,知青点里气氛各异。女知青这边,林静默默地整理着自己的铺位,把几本医学书籍整齐地放在炕桌一角。苏梦看着那粗糙的土炕和芦苇席,眉头微蹙,从行李箱里拿出自己的床单、毯子,仔细铺好,仿佛要隔绝开这里的一切。吴爱红则好奇地屋里屋外看着,跟李晓云问东问西。

男知青那边,张志军已经跟过来帮忙的虎子聊上了,打听屯子里有没有什么需要修理的农具。王振华在李卫东和孙小海占据了大部分炕位后,才小心翼翼地在炕梢铺开了自己的行李。周伟则一直靠在炕头抽烟,看着窗外覆盖着白雪的山峦,不知在想些什么。

傍晚,屯里食堂飘出了久违的肉香。为了这顿接风饭,赵大山特意让杀了一口猪,炖了酸菜粉条,还蒸了金黄的窝窝头。饭菜虽然简单,但在那个年代,已是极高的招待标准。

饭桌上,屯干部们和知青们围坐在一起。赵大山、秦建国、沈念秋等人尽量找话题,介绍屯子的情况,询问知青们路上的见闻。林静和张志军还能搭上几句话,王振华显得有些拘谨,吴爱红比较活跃。周伟、李卫东、孙小海则埋头吃饭,很少吭声。苏梦吃得很少,动作斯文,却带着明显的疏离感。

饭后,稍事休息,知青们准时来到了大队部。

煤油灯下,秦建国开始逐条宣读《靠山屯知青安置与管理暂行细则》。从作息时间、劳动纪律、工分评定,到生活管理、卫生要求、学习制度,再到文化融入、技能培养……条款细致,权责清晰。

当念到“由秦建国、沈念秋同志定期组织学习,介绍靠山屯山林资源、耕种技艺、风俗人情……”、“鼓励有文化的知青协助办扫盲班……”、“支持有技术特长的知青进行技术革新和工具改良……”时,林静和张志军明显听得更认真了。王振华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当念到“服从生产队长安排,按时出工,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严禁无故旷工、怠工,违反者扣罚工分,严重者全屯通报批评”时,周伟的嘴角又撇了撇,李卫东和孙小海交换了一个不以为然的眼色。

“细则暂时就是这些。”秦建国读完最后一条,放下手中的稿纸,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知青,“这不是为了束缚大家,而是为了让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靠山屯的社员,能更好地一起生活、劳动,共同建设咱们的家园。希望大家能理解,也能遵守。”

赵大山接着开口,声音洪亮:“娃娃们,俺们靠山屯条件艰苦,比不上城里。但俺们人实在,有啥说啥。你们来了,就是屯子里的人。好好干,屯子不会亏待你们!谁要是偷奸耍滑、破坏团结,俺们屯子的规矩也不是吃素的!”

他的话软中带硬,既表达了欢迎,也划下了红线。

会议在一种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结束。知青们各自返回住处,北方的寒夜,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是熟悉环境和初步的劳动适应。沈念秋带着女知青们熟悉屯子的环境,认识一些常见的草药,去“小药库”看了看。林静看到沈念秋整理的药材清单和笔记,眼睛亮了一下,两人就着几种草药的药性低声交流起来,这是她到来后第一次露出较为轻松的神情。苏梦对此毫无兴趣,只是被动地跟着,对屯子里的一切都保持着距离。

秦建国则带着男知青们熟悉农田水利设施,参观牲口棚,认识基本的农具。张志军果然对农具维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围着那台老旧的玉米脱粒机看了又看,还向负责农具管理的赵老蔫请教了不少问题。王振华虽然体力看起来不济,但态度认真,努力记着秦建国讲解的要领。周伟、李卫东、孙小海三人则明显心不在焉,吊儿郎当地跟在后面,对秦建国安排的简单清理农具积雪的任务也是敷衍了事。

真正的考验,在第一次正式出工那天来临了。

任务是把屯子北面一片坡地上的粪肥刨开,运送到即将开耕的田里。这是开春前最累、最脏的活计之一。

天刚蒙蒙亮,哨声就响彻了屯子。知青们在睡眼惺忪中爬起来,跟着社员们来到坡地。寒风像刀子一样,冻土坚硬如铁。一镐头下去,往往只能砸出一个小白点,震得虎口发麻。

社员们早已习惯,喊着号子,有力而均匀地挥动着镐头和铁锹。张志军咬着牙,学着样子,一下一下地刨着,虽然动作笨拙,但肯下力气,额头上很快见了汗。王振华干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手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但他没吭声,默默坚持着。

周伟刨了几下,就嫌震手,拄着镐头开始喘气。李卫东和孙小海见状,也慢了下来,凑在一起低声抱怨。

“这他妈是人干的活?手都快废了!”李卫东啐了一口。

“就是,还不如在城里扫大街呢!”孙小海附和。

周伟看着远处干得热火朝天的社员,又看了看在一旁同样挥汗如雨、却始终沉默着坚持的猛子和虎子,眼神复杂。他咬了咬牙,再次举起镐头,但力度和频率明显不如旁人。

负责带他们这一组的是孙石头。他是个直肠子,见不得偷懒,走过来,皱着眉头对周伟说:“周伟,加把劲啊!你看人家张志军、王振华,再看看猛子虎子,谁不累?这粪肥不刨开运走,开春地就没劲,耽误了种地,秋天吃啥?”

周伟本来心里就憋着火,被孙石头当众一说,脸上挂不住了,把镐头往地上一扔,声音也扬了起来:“催什么催!这活这么重,总得让人喘口气吧?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不是来当苦力的!”

这话一出,周围劳作的社员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看了过来。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孙石头脸涨红了:“你……你这是什么话?谁不是这么干过来的?俺们靠山屯的老少爷们,哪个冬天不刨粪?咋到你们这儿就成苦力了?”

李卫东和孙小海立刻站到了周伟身边,形成了对峙之势。

“孙队长,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刚来,不适应很正常嘛。”李卫东阴阳怪气地说。

“就是,总得有个过程吧?一来就下死力气,累坏了谁负责?”孙小海帮腔。

眼看冲突就要升级,秦建国闻声走了过来。他先是示意孙石头稍安勿躁,然后目光平静地看向周伟三人。

“周伟,李卫东,孙小海。”秦建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细则第三条,服从生产队长安排,按时出工,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孙队长督促你们,是他的职责。劳动强度是大,社员们也一样在干。靠山屯的土地,不会因为你们是城里来的知青,就变得松软。这里的粮食,是一滴汗珠摔八瓣换来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感觉累,可以理解。要求休息,也可以提。但扔工具、发脾气,甚至质疑劳动本身的意义,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工分记录,按实际劳动量和质量来。今天你们这组的任务量是定好的,完不成,全体工分受影响。你们自己考虑。”

秦建国没有疾言厉色,但句句在理,点明了规矩和后果。他既没有一味偏袒知青,也没有粗暴打压,而是把选择和责任摆在了他们面前。

周伟脸色变了几变,看着周围社员们沉默而略带不满的目光,又看了看地上那冰冷的镐头。他知道,硬顶下去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他咬了咬牙,弯腰捡起了镐头,闷声不响地再次刨了起来,虽然动作依旧带着情绪,但终究是继续干活了。李卫东和孙小海见状,也悻悻地拿起了工具。

一场风波,暂时被压了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矛盾只是被掩盖,并未消失。这艰苦劳动的第一课,让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沉重分量,也让靠山屯的包容和底线,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北风依旧呼啸,坡地上的劳动继续着。张志军和王振华手上的水泡破了,缠上布条继续干;林静在休息时,默默拿出随身带的红药水,给几个手上磨破皮的知青(包括不情不愿的周伟)涂抹;苏梦远远地看着这一切,依旧沉默,但紧蹙的眉头似乎也透露着内心的不平静。

靠山屯的春天,就在这混合着汗水、泥土、委屈与坚持的复杂气息中,悄然临近。那冰雪覆盖之下涌动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真实生活带来的、无法回避的磨砺与挑战。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纨绔郡主得宠日常  很好睡  权谋帝王心  分手后腹黑年下她总在强制爱  [足球] 马尔蒂尼与主 席的闺女  爱情童话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根基被毁后成了偏执神女的白月光  不完美的协奏曲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韩娱同人] 重回南韩当编剧  小狐妖不许对姐姐撒娇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  披上马甲重生:修罗场视我为团宠  渺尘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星穹铁道同人] 游戏罗浮载入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