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秦建国历史 > 第177集 妹妹要来了(第2页)

第177集 妹妹要来了(第2页)

希望的曙光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接下来的日子,猛子和赵卫红干活更加卖力了,连带着对屯里的一切都感觉格外亲切。赵卫红甚至开始悄悄规划,妹妹来了住哪里。现在他们住的是结婚时屯里给分的两间土坯房,虽然不大,但挤一挤,在屋里加张板床,或者想办法在院子里搭个小偏厦,总能住下。她开始收集一些能用的旧木板、废砖头,心里盘算着等开春农忙过了,就请赵木匠帮忙看看。

春耕,终于在万众期盼中正式开始了。

清晨,天还没大亮,靠山屯的生产队钟声就“当当当”地敲响了,急促而有力,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社员们和知青们拿着各种农具,聚集在打谷场上。老支书和秦建国站在前面,进行了简短却有力的动员。老支书话语朴实,强调着春耕对全年收成的重要性;秦建国则具体布置了任务,哪块地种什么,谁负责牵牲口,谁负责点种,谁负责覆土,条理清晰。

随着老支书一声“开犁!”的号令,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向田野。沉寂了一冬的土地瞬间沸腾起来。

健壮的牲口拉着犁铧,划开黝黑肥沃的土地,翻起带着湿气的泥浪。扶着犁铧的老把式们,神情专注,吆喝声悠长而富有韵律。跟在后面的人,有的用镐头仔细敲碎大的土坷垃,有的挎着篮子,将精心挑选的种子均匀地撒进犁沟,还有的拿着耙子,负责覆土压实。

猛子负责的是最费体力的活儿之一——拉耧车。这种改进过的耧车需要两个人一前一后配合,前面的人掌控方向和深度,后面的人负责用力拉。猛子和另一个壮劳力搭档,套绳深深勒进肩膀的肌肉里,他躬着腰,蹬着地,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粗布褂子,额上的汗珠滚落,滴在刚刚翻开的新土里,瞬间消失不见。但他心里是热的,充满了干劲。这片土地,承载着全屯一年的希望,也承载着他和卫红对小家庭未来的憧憬,如今,更增添了一份对亲人即将到来的期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卫红和几个女社员、女知青一起,负责一片坡地的谷子播种。她们弯着腰,小心地将金黄的谷种点进刨好的小坑里,再用脚轻轻覆上土。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耐心和细致。赵卫红一边干着活,一边不时直起腰,用手捶捶后背,望向远处猛子劳作的方向,脸上带着平静而坚定的神色。妹妹来的事有了盼头,她觉得眼前的辛苦都算不了什么了。

秦建国穿梭在田间地头,时而查看播种的深度和密度,时而帮着手忙脚乱的新手知青纠正动作,时而协调一下牲口和农具的调配。他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秩序就更井然一些。他看到猛子那股不要命的干劲,看到赵卫红脸上重新焕发的神采,心里也暗暗欣慰。

周伟没有直接下地播种,他带着两个稍微懂点机械的知青,负责巡视和维护全队的农具,尤其是那几架宝贵的耧车和犁铧,确保它们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偶尔,他也会停下来,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拿出随身带的小本子和铅笔,快速地画上几笔,记录下什么。他的存在,代表着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农耕的力量,正在悄悄融入靠山屯的血脉。

太阳越升越高,田野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吆喝声、谈笑声、牲口的嘶鸣声、农具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雄浑而充满生机的春耕交响乐。这片黑土地,在劳动者的汗水浇灌下,正孕育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一天劳累下来,人们虽然疲惫,但精神却格外振奋。播种的顺利开始,是个好兆头。

晚上,猛子家。赵卫红特意用攒下的鸡蛋炒了个菜,又切了盘咸菜疙瘩,粥也比往常稠了些。夫妻俩围坐在炕桌边,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吃饭。

“今天我看建国哥忙得脚不沾地,都没好意思过去跟他说信的事。”猛子扒拉着粥说道。

“嗯,春耕大忙,就别打扰他了。等过了这阵子再说。”赵卫红给猛子夹了一筷子鸡蛋,“我看你今天累得不轻,多吃点。”

“没事,心里高兴,干活不觉得累。”猛子嘿嘿笑着,压低声音,“等妹子来了,咱家就更热闹了。得赶紧把住的地方弄好。”

“我这两天捡了些砖头木头,等播完种,闲一点,就找赵木匠问问,看能不能在院里靠墙搭个小屋,虽然小点,但能遮风挡雨就行。”赵卫红规划着。

“行!到时候我出力!”猛子满口答应。

同样的夜晚,秦建国家。他正就着油灯,在本子上记录今天播种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妻子把饭菜热在锅里,轻声说着屯里一些家长里短。秦建国偶尔“嗯”一声,心思还在田里。他想起白天地头休息时,老支书蹲在一旁抽烟,看着忙碌的人群,慢悠悠地说了一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今年这劲头,看着不错。”秦建国知道,老支书这话里,包含着对靠山屯未来的期许,也包含着对他们这些后生努力的认可。

春耕播种持续了将近十天。当最后一块边角地也种上了晚熟的荞麦,整个靠山屯都仿佛完成了一场庄严的仪式。人们虽然累得瘦了一圈,但看着那片片被整理得井然有序、播种完毕的土地,心里都充满了踏实感和成就感。

剩下的,就是等待和细致的田间管理了。

播种结束后,屯里给大伙儿放了一天假,让人们缓口气。也就在这天下午,公社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靠山屯,直接找到了秦建国,交给他一份盖着公社知青办红印的文件——今年分派到靠山屯的知青名单和报到时间。

秦建国接过文件,道了声谢,打发走通讯员,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查看。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名单,当看到“赵卫兰”这个名字,以及后面备注的“家庭住址”与赵卫红家一致时,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彻底落了地。

他仔细收好文件,没有声张,先是去跟老支书汇报了今年接收知青的总体情况,然后才看似随意地踱步到了猛子家附近。

猛子正在院子里挥着斧头劈柴,赵卫红在门口坐着缝补衣服。看到秦建国过来,两人都赶紧站起来。

“建国哥!”猛子放下斧头。

秦建国笑了笑,走到近前,四下看看没人,才低声说:“公社文件下来了,今年分到咱们屯的知青名单定了。”

猛子和赵卫红的心瞬间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他,不敢出声。

秦建国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不再卖关子,点了点头:“有赵卫兰这个名字。应该就是你妹妹,卫红。”

赵卫红猛地捂住了嘴,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这次是毫无顾忌的、喜悦的泪水。猛子更是激动得一把抓住秦建国的手,嘴唇哆嗦着:“建国哥……真……真成了?谢谢!谢谢你了建国哥!”这个憨厚的汉子,眼眶也红了。

“成了,文件都下了,就等着来报到了。”秦建国反手拍了拍猛子的胳膊,“这下放心了吧?估计再过个把月,等那边手续办完,人就该来了。你们也抓紧时间把住的地方收拾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哎!放心了!放心了!”猛子连连点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赵卫红也抹着眼泪,哽咽着说:“建国哥,这份恩情,我们记一辈子……”

“说这些干啥,”秦建国摆摆手,“都是自家人。卫红你妹子来了,就是咱们靠山屯的人,以后互相照应。行了,你们忙吧,我还得去安排一下知青点修补的事。”说完,他转身走了,把这份巨大的喜悦留给了这对年轻的夫妻。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小范围内传开了。主要是赵木匠、周伟等几个知道内情或者帮过忙的人,都替猛子和赵卫红高兴。屯里其他人虽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也隐约听说赵卫红的亲妹妹要作为知青来靠山屯了,大多表示理解和支持,觉得这样挺好,姐妹俩有个照应。

希望的种子,终于在现实的土壤里扎下了根。虽然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知青的生活也绝非轻松,但至少,亲人团聚,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起点。猛子和赵卫红开始更加积极地准备起来,搭建小屋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赵木匠听说后,主动过来帮忙设计,还贡献了一些自己积攒的木料。

靠山屯的春天,田野里新播的种子在泥土下悄悄萌发,而人们的心中,那份关于生活、关于亲情、关于未来的希望,也如同这春日的禾苗,在阳光和汗水的滋养下,顽强地生长着。秦建国看着这一切,感到一种踏实的满足。作为这片土地的带头人,他能守护这份平凡的希望,便是最大的成就。春耕的战役暂时告一段落,但生活的长卷,还在徐徐展开……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很好睡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披上马甲重生:修罗场视我为团宠  [星穹铁道同人] 游戏罗浮载入中  渺尘  爱情童话  权谋帝王心  分手后腹黑年下她总在强制爱  [足球] 马尔蒂尼与主 席的闺女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根基被毁后成了偏执神女的白月光  小狐妖不许对姐姐撒娇  纨绔郡主得宠日常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不完美的协奏曲  [韩娱同人] 重回南韩当编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