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原始天宰 > 第89章 时计定序农历导耕共筑时序根基(第1页)

第89章 时计定序农历导耕共筑时序根基(第1页)

初秋的联盟部落,虽无作物收割的忙碌,却处处是井然的生机——农田里,青壮们按木长老的要求翻耕土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只是偶尔会因“何时停工”争论:有人说“太阳到头顶就歇”,有人却觉得“太阳再偏一点才够时辰”;训练场上,联盟军队员集合参差不齐,崖风长老拿着沙漏,皱眉道:“这沙漏计时还行,想要知道具体时辰就难了,说好辰时集合,现在都过了半刻,还有人没到!”;连石楼里的日常也受影响,禾准备早餐时,常因“天没亮透”把握不准起火时间,有时早了,饭凉了才有人来,有时晚了,耽误张轩去视察。

这日清晨,张轩坐在石楼厅堂里,听木长老汇报农田情况:“神尊,昨天翻耕的东片地,有两组青壮因为‘翻够时辰没’吵了起来——一组说翻了两个时辰,一组说只翻了一个半时辰,再这么下去,翻地进度要拖慢了。”

崖风长老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训练集合总差事儿,昨天演练盾阵,就因为晚了刻钟,错过了最佳晨练时段,队员们状态都受影响。要是能有个准准的计时法子就好了!”

张轩放下手里的建城图纸,手指轻敲桌面:“确实该定个准时辰的法子了。我们做‘日冕’和‘水钟’——日冕靠太阳定白天的时辰,水钟管晚上和阴天,再编一部‘农历’,把播种、除草、收割的时间定死,以后不管是耕种还是训练,都按时辰来,就不会乱了。”

“日冕?水钟?农历?”围在旁边的禾、阿瑶、鹿溪、青羽、千惠、溪月、木槿都好奇地抬头,青羽率先问道:“神尊,这些是什么呀?能像辘轳一样好用吗?”

张轩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比辘轳还实用。日冕能看太阳知时辰,水钟能算黑夜过了多久,农历能告诉咱们什么时候种庄稼、什么时候收,以后大家做事都不用猜了。你们也来帮忙,咱们一起做,一起学。”

七位妻妾立刻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之前学数学和文字时就觉得有趣,现在能参与做“定时辰、定农时”的东西,更是干劲十足。

做日冕的第一步是选材料。张轩带着众人到木工坊,阿瑶一眼就看中了一块一尺厚的硬桦木:“这木头结实,晒不裂,做日冕的底座正好!”她伸手摸了摸木面,光滑平整,是藤木之前打磨好的,省了不少功夫。

溪月则拿起一根半尺长的青铜片(冶炼坊的边角料):“这青铜片直溜,用来做‘表针’(日冕的指针)肯定行,太阳一照,影子清清楚楚。”她还细心地用细砂磨了磨青铜片的边缘,防止划伤手。

材料备好,张轩带着众人到石楼前的空地上——这里地势平坦,无树木遮挡,全天都能晒到太阳,是放日冕的最佳位置。青壮们帮忙将硬桦木底座固定在地上,张轩则拿着木尺,在底座上画出正南北方向:“日冕的表针要正对正南,影子才准。”

禾蹲在旁边,手里拿着炭笔,按张轩的要求在底座上做标记:“神尊,正南方向画好了,接下来怎么弄?”

“接下来画刻度。”张轩将青铜片垂直固定在底座的正中心,作为表针,“从现在开始,每过一个时辰,我们就记录一次表针影子的位置,连记三天,取影子的平均位置,就是准确的刻度。”

接下来的三天,七位妻妾轮流来记录影子。清晨,青羽总是第一个跑来,蹲在日冕旁,眼睛盯着表针的影子,一到时辰就喊:“阿瑶姐姐!影子到这里了,快画下来!”阿瑶则拿着炭笔,小心翼翼地在底座上画下短线,还在旁边标注时辰:“辰时到了,影子比卯时短了三寸。”

正午太阳最烈时,鹿溪会带着凉茶过来,递给正在记录的千惠:“歇会儿再记,别中暑了。你看,现在影子最短,就是午时,对吧?”千惠接过凉茶,点头笑道:“对,神尊说过,午时太阳在正南,影子最短,这时候记录最关键。”

傍晚时分,溪月会仔细测量影子的长度,和前一天的记录对比:“昨天酉时的影子在这里,今天差了半寸,可能是天气有点不一样,等明天取平均就准了。”木槿则在旁边的木片上记录每天的天气:“第一天晴,第二天多云,第三天晴,这样算平均时能更准。”

三天后,底座上已画满了长短不一的刻度,从卯时到酉时(部落日常活动的主要时段),共六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成两个“刻”,清晰明了。张轩带着众人校准刻度,将三天记录的同一时辰影子位置取中间点,用青铜钉在底座上敲出小凹点,防止刻度被雨水冲掉。

“成了!”青羽兴奋地拍手,指着日冕上的影子,“现在影子在辰时二刻的位置,以后我们看影子就知道时辰了!”

第二天清晨,联盟军队员集合时,崖风长老特意带着队员来看日冕:“都看好了!以后辰时一到,不管沙漏漏到哪,都必须在训练场集合!”队员们看着日冕上清晰的刻度,纷纷点头,当天的集合竟没有一人迟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田里,木长老也拿着木片,将日冕的时辰告诉青壮们:“辰时到午时翻地,午时到未时休息,未时到酉时继续,按日冕的时辰来,不准偷懒,也不准超时累着!”青壮们再也没因“时辰”争论,翻地进度快了不少。

日冕解决了白天的计时问题,可到了晚上或阴天,太阳看不见,日冕就没用了。张轩又提出做“水钟”——用陶壶装水,让水从细孔慢慢滴出,通过水量变化来计算时辰,正好补上日冕的不足。

做水钟的关键是陶壶。阿瑶主动请缨:“我来做陶壶!要做成细颈、大肚的样子,这样装水多,滴得慢,能管更久。”她带着陶坊的妇女们,用细腻的陶土捏制陶壶,壶颈处留一个小指粗的孔,壶身上则预留出画刻度的位置。

烧制陶壶的那几天,阿瑶每天都守在陶窑旁,生怕温度不当把壶烧裂。出窑那天,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烧好的青灰色陶壶,跑到张轩面前:“神尊,你看!壶没裂,孔的大小也正好!”

张轩接过陶壶,检查了一遍,满意点头:“很好。接下来要测漏水速度——装满水,看多久能漏完,再按时辰划分刻度。”

众人将陶壶固定在木架上,壶下放一个空陶碗,禾负责往壶里装水,装得满满的,刚好到壶颈处:“装好了!现在开始记时辰,看漏到碗里一半水要多久。”

青羽拿着日冕当参考,眼睛盯着陶壶的小孔:“水开始滴了!一滴一滴的,好慢呀!”千惠则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木片,每过一刻就做个标记:“辰时三刻开始漏,辰时四刻时,碗里的水有一指深了。”

鹿溪发现壶里的水快漏完时,水流会变慢,连忙提醒:“神尊,快漏完时水滴得慢了,这样刻度会不准吧?”

张轩点头:“确实会慢,所以我们要分两段刻度——上半壶水漏得快,刻度密一点;下半壶漏得慢,刻度疏一点。”溪月立刻找来细麻绳,按张轩说的,在壶身上绕出刻度线:“上半壶每刻绕一道绳,下半壶每两刻绕一道,这样一看绳子就知道时辰了。”

木槿则在壶底垫了一块软兽皮:“壶里没水时,底座容易磨坏,垫块兽皮能保护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港区风流记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不迎春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打火机  春意阑珊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  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  椰汁城  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我和闺蜜,恶婆婆![八零]  松田警官绝赞救世中  星河之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