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刚过,县一中的复读班就恢复了往日的紧张节奏。春寒料峭,教室里的暖气还没停,干燥的热风混合着粉笔灰的味道,让人昏昏欲睡。但每个学生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黑板上"距高考还有120天"的倒计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心头。
吴普同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个精准的时钟。每天早晨五点,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窗帘,他就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惊醒还在熟睡的室友。洗漱间冰冷的水拍在脸上,瞬间驱散睡意。然后揣上两个冷馒头,直奔教室。
清晨的教室总是空无一人,只有守夜大爷刚拖过的地面还泛着水光。吴普同喜欢这个时刻——安静,纯粹,完全属于自己。他先背半小时英语单词,然后开始攻克数学难题。这些时候,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又来这么早?"六点左右,张文远通常会第二个到教室,眼镜片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睡不着了。"吴普同头也不抬。其实他是舍不得睡——弟弟一天三十五块的工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不敢浪费一分一秒。
上课时,他的笔记记得越来越精细。不同颜色的笔区分重点:红色是必考知识点,蓝色是易错点,绿色是解题技巧。每堂课后,他都会立即整理笔记,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体系。
"你这笔记赶上参考书了。"孙伟羡慕地说。"没办法,基础差只能多下功夫。"吴普同笑笑。他知道自己不像那些尖子生有天分,只能靠勤奋弥补。
午休时间,他通常只休息十五分钟,其余时间都在做题。食堂的饭菜越来越简单,经常是两个馒头一碗粥,就着母亲做的酱菜解决一顿。省下的钱,他都买了参考书和模拟试卷。
"你这样身体受不了。"李强看他越来越瘦,忍不住劝道。"没事,考完再补。"吴普同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同学会休息一会儿,打打球或者散散步。但吴普同直接留在教室继续学习。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自习更是雷打不动的刷题时间。各科试卷堆得像小山,他一套接一套地做,做完立即对答案,分析错题。错题本已经记满了三本,每道错题都详细标注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
"你这效率也太高了。"张文远看着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忍不住感叹。"都是被逼出来的。"吴普同苦笑。他想起弟弟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样子,觉得自己吃的苦根本不算什么。
晚上十点下自习后,他还会在教室多留一小时。保安大爷来催过几次,后来也就由他去了。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呼吸声和写字声。有时候太累了,他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战斗。
回到宿舍,泡面夜话的时间也变成了学习讨论会。八个年轻人围在一起,不是诉苦抱怨,而是交流学习方法,分享解题技巧。"我发现英语阅读理解有个规律......""数学最后那道大题其实可以这样解......"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的成绩都在稳步提升。
一个月后的模拟考,吴普同考了515分,第一次超过了去年的本科线。虽然只超出5分,但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恭喜!"李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照这个速度,高考时冲一冲重点线都有希望。"
但吴普同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分数线可能会涨,竞争对手还在进步。更重要的是,他输不起——为了他的大学梦,全家人都做出了牺牲。
就在这时,高考报名的通知下来了。
那天早晨,李老师拿着一摞报名表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开始高考报名。这是你们第二次填写这份表格,希望也是最后一次。"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吴普同接过那张熟悉的表格,手有些发抖。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报考类别......每一个空格都像是一个审判。特别是"往届生"那个选项,像一根刺,扎得他眼睛生疼。
"往届生怎么了?"李老师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往届生更懂得珍惜,更知道努力。不要把这个身份当成负担,要当成动力。"
话虽如此,但填写表格时,吴普同还是感到莫名的压力。笔尖在纸上划过,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沉重。这不仅仅是一张表格,更是一份承诺,一份对全家人的承诺。
中午,他特意去校门口的IC卡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李秀云。"妈,要高考报名了。""好好好,"母亲连声说,"需要家里准备什么吗?""不用,就是跟你们说一声。""你爸去邻村干活了,我晚上告诉他。"母亲顿了顿,"别紧张,好好考就行。"
挂掉电话,吴普同的心情更加复杂。父亲为了多挣点钱,现在连邻村的零活都接。而自己却在这里,为了一张不确定的录取通知书拼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午是电子照相。同学们排着队,一个个走进临时布置的摄影室。"笑一笑,"摄影师对每个学生说,"放松点。"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笑出来。这些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焦虑和期待。
轮到吴普同时,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想挤出一个微笑。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想起去年拍照时的情景——那时的自己虽然紧张,但还带着几分天真。而现在,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心。
拍照结束后,李老师召集大家开会:"报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希望大家抓紧最后的时间,查漏补缺,调整心态。"
晚自习时,吴普同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那张报名表总在眼前晃动,往届生三个字格外刺眼。他索性放下笔,拿出日记本写道:"第二次报名,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为了父母,为了弟弟,更为了自己。"
合上日记本,他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春寒料峭,夜空中的星星格外明亮。他想起去年高考失败后的那个夏天,想起决定复读时的决心,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一定会成功的。"他对着星空轻声说,像是在立下一个誓言。
从那天起,他的学习更加拼命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到十六个小时,连吃饭走路都在背单词。参考书和模拟试卷堆满了课桌,错题本又增加了一本。
室友们都说他"走火入魔"了,但都理解他的压力。有时候晚上泡面时,大家会特意多煮一包,分给他吃。"补充点营养,"孙伟说,"别还没考上就先倒下了。""谢谢。"吴普同感激地接过泡面。这些温暖的小举动,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三月初的一次模拟考,他考了523分。成绩进步很快,但代价是体重又轻了五斤。"你这样不行,"李老师找他谈话,"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能光拼时间。""我知道,可是......"吴普同不知该如何解释那种紧迫感。
第二天,他收到家里捎来的东西:一罐新腌的酱菜,还有一封信。信是父亲托人写的,字迹歪歪扭扭但很认真:"别太累,身体要紧。家里都好,勿念。你弟弟又涨工钱了,一天三十八了。"
吴普同捧着信,眼眶发热。弟弟一天三十八的工钱,像是又在后面推了他一把。
晚自习时,他在日记本上新写了一行字:"弟弟一天三十八,我一天要进步三十八个知识点。"这成了他的新目标。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教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有的同学开始失眠,有的食欲不振,还有的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但吴普同反而越来越平静。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就像父亲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四月初的最后一个模拟考,他考了538分。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去年本科线二十多分。"稳了!"张文远比他还兴奋,"照这个趋势,高考时冲550都有可能!"但吴普同不敢高兴太早。他记得去年自己模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高考发挥失常。
报名后的这些日子,他像换了个人。不再是那个焦虑迷茫的复读生,而是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战士。每天早晨醒来,他都知道自己要为什么而奋斗;每天晚上睡去,他都感到充实而安心。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让大家放松心态。但吴普同依然保持着紧张的学习节奏,只是增加了半小时的晨跑时间。"劳逸结合,"他对自己说,"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有时候跑步时,他会路过那个IC卡电话亭。想起报名那天给家里打电话的情景,想起家人的期待,想起自己的承诺。这些回忆像燃料一样,推动着他不断向前。
夜幕降临,县一中的教室依然灯火通明。吴普同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熟悉的校园。在这里,他哭过,笑过,迷茫过,奋斗过。而现在,一切即将见分晓。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习题集。最后的战役,已经打响。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凡人吴普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 港区风流记 末眼保洁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春意阑珊 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打火机 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椰汁城 他与山与海 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 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星河之梦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