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李家庄。
几场细雨过后,天空终于放晴。
原本弥漫在空气中的那股若有若无的腥锈气味,似乎被雨水冲刷干净,淡去了许多。
田野里,之前那片死寂的灰败虽然尚未完全褪去。
但原本板结的土地,在深沟阻隔和调整后的“安土盘”持续作用下。
已不再继续恶化,甚至隐约有了一丝微弱的“活气”。
最重要的,是那条流经村庄的主要灌溉渠。
上游由工部指导、民夫们奋力搭建起的几个简易“过滤沉降池”发挥了作用。
流出的水虽然还谈不上清澈见底,但之前那触目惊心的蓝色泡沫已几乎不见踪影,腥味也大为减弱。
官府派来的医官反复确认后,终于点头,允许村民在煮沸后,谨慎地用于牲畜饮水和有限的农田灌溉。
“活了!地活了!水也能用了!”
老农李老三蹲在田埂上,捧起一把依旧有些发灰、却不再干涩如粉的泥土,声音带着哽咽。
“朝廷……朝廷没忘了咱们啊!”
他看着田里那些虽然依旧蔫黄、却好歹没有再继续枯萎死去的麦苗,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不远处,州府调拨来的第一批救灾粮种已经运到,由里正和下乡的户部小吏一起,按照受灾程度,分发给各户。
同时宣布,受灾田地,今年夏税全免。
“陛下仁德!朝廷恩典啊!”
村民们捧着那金黄的粮种,望着田里挣扎求存的庄稼,再看向那些依旧在田间地头忙碌、调试着各种奇怪器械的工部官吏和工匠,眼中充满了感激。
最初那“地瘟”、“妖孽”的恐慌,在官府持续的宣传、切实的救灾行动和工部展现出的“神奇”手段面前,逐渐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没有抛弃他们的朝廷,油然而生的归属感。
“听说,是京里的赵尚书,赵青天亲自带来的法子?”
“是啊,还有那些会发光的盘子,听说是格物院的新宝贝,专治这地里的邪气!”
“陛下肯定也知道咱们这儿遭灾了,不然不会派这么大的官来,还免了咱们的税……”
类似的景象,在潞州、博州等其他几个受“蚀骨”影响的区域,也不同程度地上演着。
大陈朝廷高效的动员能力、工部基于势运与符文技术的快速应对、以及不惜代价的赈灾和免税政策,像一道坚实的堤坝,牢牢挡住了“蚀骨”引发的恐慌浪潮,并将灾难的损害控制在了最低限度。
民心,在经历最初的恐慌后,反而因为朝廷有力的作为,变得更加凝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光幕另一侧,“伪宋”境内的景象。
伪宋,应天府(注:原宋州,赵匡胤登基后升为南京应天府)以西的村落。
这里没有诡异的蓝沫污染水源,土地也未曾板结。
但另一种“枯萎”,却在悄然蔓延。
沉重的赋税和为了维持“神武军”而摊派下来的各种“捐”、“饷”,如同无形的吸管,贪婪地抽取着民间的最后一滴脂膏。
村里的青壮大多被征发去修筑营垒、转运粮草,田间地头只剩下老弱妇孺在艰难操持。
春耕的时节,却因缺乏劳力、牲畜和种子,许多田地荒芜着,长满了杂草。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反派不想死(快穿)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国运求生:我开局扮演大秦始皇帝 他的弗洛伊德 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 穿书七零:白捡的空间就是香 在暮色中停笔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好孩子不要始乱终弃 人在蜀山,开局奖励满级剑仙 大佬穿成了我亲儿子[穿书] 美强惨义兄陨落前,我觉醒了 [综武侠]与剑有缘 虫族之帝国上将攻略指南 听说你是我的人[娱乐圈] 我家后院有棵树 人人都爱白月光 攻略反派皇帝[穿书] 身为禅院少主的我 医女楚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