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因为建极以来,饮食更加均衡科学、外出狩猎甚至旅游更多,许是因为医疗技术进步、或者选的后妃都自带了长寿基因,许是因为太医们比较靠谱,嗣后的历代皇帝虽然短命的不少,长命的也多。
弘治三十年,犹豫之后,皇帝最终遵从当年与母亲的约定,禅让皇太子祐桓,自为太上皇,退居西内安享晚年。他喜欢狩猎,也喜欢歌舞。
九年后,太上皇崩逝,享年六十九岁,庙号孝宗,追谥敬。
因为知道民生疾苦,虽处盛世,孝宗律己颇严。
弘治九年九月初九日,在朝野上下万众一词的再三奏请下,六岁的祐桓被册封为皇太子,出阁读书。
孝宗不仅翻修了东宫,改成端本宫;按照惯例给一大帮重臣加了东宫傅保的头衔,让他们定期去给太子上课;还为他广选名师辅弼;更重要的,却是让太子陪自己听政。
考虑到诸皇子年长而太子年幼,命皇长子豫亲王祐析出镇洪熙省;随后,贾淑妃的皇四子兴亲王祐枟、皇六子醇亲王祐棆、皇八子履亲王祐樬都在十六岁被封到洪熙,皇五子肃亲王祐榕、皇七子诚亲王祐枢分封到宣德省。
其中祐枟是自请前往。他和豫亲王才学相当,年岁接近,因此埙篪相和,长枕大衾,兄弟情深。孝宗最初怀疑嫡子出生前,豫亲王最有可能立为皇太子,所以亲近;没想到豫亲王就藩之后,还是念念不忘,时常登高远望,倒是真的兄友弟恭了。想到这两个儿子是皇子中最出色的,可惜到底没有这个福分,也就同意了。
祐枢则是孝宗宠爱的陆贵妃所生,他还有同母弟妹皇九子康亲王祐梈、皇十一子寿亲王祐榰、皇十二子恒亲王祐楷及皇十女安澜公主一鸣。
陆贵妃自然舍不得儿子,于是苦求孝宗,遭到拒绝:“朝廷自有制度,岂能因私害公?”
他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多情而寡情,冷静而果决。
三天后,安国公于冕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封永安王,谥忠顺,陪葬裕陵。
朝野上下都知道,于家门风严整,律下甚严。除了奉诏入宫,几乎从无宾客往来;门下家丁也谨慎小心,从不搞侵占土地、与民争利的事,连言官都抓不到把柄。
于冕晚年致力于父亲文稿的编纂,刊刻了《于忠武集》,他去世后,三兄弟还是闭门不出。
承恩埋头钻研训诂学,将一本《说文解字》翻来覆去弄得残破不堪。承业著述沿途见闻,笔耕不辍。承勋研究花卉,栽培出了几十个月季品种。
有回承业陪刘夫人回娘家给母亲拜寿,路上与新得宠的章丽嫔家人撞上。承业不想惹是非,吩咐家人走了;对方却不依不饶,抡起鞭子打。免不得惊动了五城兵马司和言官,闹到了御前。
孝宗闻报大怒。
从江南回来,虽然没有收用当年地方官和盐商敬献的江南美人,但也确实念念不忘,于是让各地镇守太监选送。与陆贵妃同一批进宫的徐淑妃、李贤妃、姜和嫔相继得宠,诞育了子女,只是当时高位嫔妃已满,这几个女人都是去世后才拿到了待遇;后来镇守太监敬献的严安嫔、吴宜嫔、岳静嫔也没赶上好时候,一步步从选侍熬到婕妤、贵人,死后才拿到嫔位。倒是弘治六年为诸王选妃,河北送的张氏和郝氏相当出色。张氏被豫亲王一眼看中,册立为王妃。
郝氏是保定府涞水县人,父亲郝荣是个普通百姓,但她貌美绝伦,而且精通音律,甚得宠爱,从选侍到贵人,不久做了端嫔,先后生下皇十六子祐枕、皇十八子祐檑,前年封了端妃。
章氏与郝端妃是一起入宫的,比不得郝端妃美貌,粗读诗书,好在性子活泼,孝宗倒也颇宠爱。弘治十年生了皇十七子祐榷,晋了婕妤,后来升了贵人;前些时候祐榷出阁,又晋了丽嫔,家人也免不得跟着沾光。
却没有想到,天子脚下,居然敢这般有恃无恐!若是出了京城,还真敢横着走了!
惹事的家丁被判了流放,官也免了,甚至章丽嫔也贬为选侍。
孝宗在朝堂上义正言辞的告诫宗室群臣要引以为戒,回到御书房,想着皇后没有来告状,反倒是从言官嘴里得知了消息,到底有些内疚:难道于家真的已经被逼到这份儿上了?
只是想到“王莽谦恭未篡时”,又把心思压了下去,只派人抚慰赐药了事。
秋冬季节,冷暖变化。孝宗受了风寒,渐渐沉重,免了早朝。
后妃都来侍药,孝宗看着锦鸾:“我这回怕是熬不过去了,后宫的嫔妃皇子,相信你能好好对待;唯一放心不下的,太子还小,怕是不能主政,你要好好辅佐他,一如当年母后辅佐我。”
锦鸾看着他,眼泪坠了下来:“圣上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您会没事的。”
孝宗握住她的手:“答应朕。”
锦鸾摇头,跪在地上:“圣上,妾知道子幼母壮,非国家之福。圣上若有不讳,妾亦不独生,当相随于九泉之下,以免吕武之乱,上坏朝纲,下祸宗族。”
言讫,叩头流血。
孝宗百感交集,终于命内官扶起:“你这是何苦!”
锦鸾倒在他怀里,放声大哭。
孝宗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才不过日,已经有了起色。
锦鸾原先在乾清宫铺了床,昼夜服侍,看他的病渐渐好了,即便准备收拾回宫。
临行前,孝宗突然唤住她:“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的大儿子杨慎,今年才十岁,已经是名满京城,据说才学不在当年程敏政、李东阳之下。朕想改日召他进宫考教,你也见见。我是想让他去翰林院,将来辅弼咱们的儿子。”
锦鸾眼前一热,连忙拜谢。
事情还有余波。
重阳节,帝后一同看戏。
孝宗点了一出《花雨》,贵族以礼来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让他兴奋。
锦鸾问:“我多时不曾看戏,不知道可有什么新戏?”
御马监太监梁芳笑道:“听说近来京城内外都在传唱《春秋恨》。”
锦鸾笑道:“既这么着,便点一出。咱们也赶赶时兴。”
春秋时,郑国大夫祭仲专权,郑厉公欲借他女婿雍纠的手,将其除去。雍纠之妻雍姬得悉后十分为难,求教于母亲。其母晓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之义,雍姬便向父亲告密。祭仲于是杀雍纠,郑厉公出奔。
故事不算出名,但留下了“人尽可夫”的成语。
作者过云适,原是通晓音律,因此擅长唱曲,孝宗南巡时带回京。最初以唱曲闻名,号称“曲圣”的魏良辅就曾经跟着他学习声调,后来才开始写剧本。论文才自然比不上庙堂之上的士大夫,但是他和戏子多有来往,边写边唱,边唱边改,以情动人,催人泪下。
这部作品是他的心血之作,一经上演,就传唱不衰。
帝后淡淡的听着,都不说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你又在乱来[电竞] 清白之年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搞友情不香吗 山海有归处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我被影后教做人 重生你不配[快穿] 我在古代做皇帝 原来是想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