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回到明朝当太后全文阅读 > 80功臣绍封(第2页)

80功臣绍封(第2页)

那就再说吧。

景帝回宫和汪舜华说起,今天多亏了李贤,准备让他到礼部去当尚书,礼部尚书胡濙年老,需要有人帮衬着。

汪舜华心里一突——朝臣开始战队了。能帮景帝阻止太子出阁,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要知道,历史上李贤提前得到夺门的消息都没有向朝廷报告。

不知道是因为景帝有儿子,还是实在恶心太上皇,不希望他这一脉上位。

或许兼而有之。

都不重要。

景帝高高兴兴的去上朝了,汪舜华则闭着眼睛听内宦们奏告各地的祥瑞——这里发现甘泉,那里出现祥云,江南禾生九穗,淮北枯木再生,祥云出于西府,瑞霞现于泰山,等等等等。

看来老天爷真的很忙。

不仅宫里喜气洋洋,一大波发现和上报祥瑞的受到了赏赐,甚至看上去没什么关系的也受到了赏赐。

东瓯王汤和的后代汤伦看到皇帝高兴,上书恳求继承爵位。

汤和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洪武十一年,由中山侯进信国公,位功臣第三。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六年后,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是少数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汤和有五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佥事,随征云南,中途去世。少子汤醴,积功升至左军都督同知,征讨五开,死于军中。汤鼎之子汤晟,汤晟之子汤文瑜,都早逝,没能继承爵位。正统年间,文瑜之子汤伦请求继承爵位,朝廷以四十年之久没人继承为由,将爵位罢免。

也算是继承了太祖皇帝能省一个是一个的祖风。

但是现在皇帝高兴,而且感受到封赏土木忠烈之后得到的拥戴,想为嫡亲的儿子造势,于是准许汤伦袭爵。汤和当年拿到了世袭资格,因此汤伦仍袭信国公爵。

不仅如此,景帝还下诏访求开国功臣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之后袭封:太庙配享诸功臣,其赠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而子孙或不沾寸禄,沦于氓隶。朕不忍,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

太祖开国,封名臣公爵28位,侯爵31位,伯爵12位,子爵11位,男爵23位。除了早逝追封和在大清洗中被灭的,还是有五位拿到了王爵的殊荣:鄂国公常遇春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魏国公徐达追封中山王,谥武宁;曹国公李文忠追封岐阳王,谥武靖;卫国公邓愈追封宁河王,谥武顺;信国公汤和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归附太祖后,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后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约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四年后去世,没有儿子。此时太祖表现出难得的温情,将他的弟弟常升改封开国公,加太子太保。建文末,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忧死;女儿则为懿文太子妃,可惜两口子都死得早。

常家的情况和汤家不一样,不仅当年削爵,而且牵扯到了抗拒太宗的问题,因此不能恢复国公爵位。常升的儿子继祖,永乐元年迁云南临安卫,时甫七岁,前些年也去世了,留下儿子常宁,封为怀远侯。

李文忠虽然有个脓包儿子李景隆,但他自己真的是绝代名将。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是太祖的外甥。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去世,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十九岁时,他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在功臣庙位次第三。

李景隆小字九江,是一个实打实的帅哥;然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他英俊的名声更大的,是草包的名声。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燕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太宗可能觉得这个草包是真正的大功臣,于是封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第二年遭到周王、成国公以及朝臣等人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他曾绝食十日,却始终未死,至永乐末年去世。

这样的经历,显然也没法拿回国公的爵位,要知道李景隆和他弟弟李增枝因为被周王弹劾图谋不轨,被禁锢私第23年,直到正统十三年才放出来,如今李景隆的孙子李濂能封为临淮侯,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人。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2岁领兵抗元,后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太祖,任管军总管,太祖赐名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后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病逝于寿春,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改封申国公,以征南副将军平定永新龙泉山寇,再出塞,有功。他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后来受牵连坐罪被杀;次子邓铭授锦衣卫指挥佥事,征蛮,卒于军。女儿嫁为秦王朱樉次妃,因和秦王妃元朝河南王王保保之妹争宠,以及制造后服穿着,被太祖赐自尽,生朱樉长子秦隐王朱尚炳,次子永兴懿简王朱尚烈。

不管怎么说,是获罪被杀,公爵没有了。邓镇没有儿子,过继了弟弟邓铭的儿子邓源,如今也去世了,他的儿子邓梃降等袭定远侯。

另外一位不是公爵但同样得到封赏的是诚意伯刘基的后人。

刘基是明代开国的重要功臣,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他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太祖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洪武三年封诚意伯,岁禄22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

刘基有两子。长子刘琏,有文行。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太祖常欲大用之,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

次子刘璟,少年通经,才学过人,太祖念刘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后因对太宗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太宗考虑到刘基的功劳,没有追究其后人,但诚意伯的爵位停袭。

直到景泰三年,七世孙刘禄授世袭五经博士。但当时刘禄才11岁,未堪起用;如今正式封刘禄为诚意伯,世袭。

与此同时,景帝下诏:令天下府县皆置漏泽园。漏泽园就是官设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不使有遗漏,称为漏泽园。创始于宋元丰间。明初,令民间立义冢。历史上天顺四年,令郡县皆置漏泽园。

可以想见,不仅朝廷内外,甚至天涯海角,都能感觉到皇帝陛下抑制不住的喜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你又在乱来[电竞]  清白之年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山海有归处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我被影后教做人  原来是想谈恋爱  我在古代做皇帝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重生你不配[快穿]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搞友情不香吗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