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回到明朝当太后全文阅读 > 288海关大案下(第1页)

288海关大案下(第1页)

新任广东都指挥使上任,带来了相关涉案人员免职的消息,然后军队就真的稳定下来,于冕去做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这些人有介入,但是不深,平时领了几个钱不假,但除了主要领导,一般士卒也无法插脚。——商人是想少交点钱,又不是做慈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能省一点是一点。

现在于冕就抓住这一点,先是深入揭批几个将领的罪状——有账目、还有查抄的家产,再加上这几个人的作风,士兵们倒是没有反对;不过这里油水多,克扣军粮的事情做得比较少,很难引发士兵同仇敌忾;但办法还是有,有没有打骂士兵欺压良民之类的欺压行为,有?好,那你出来说。都不是傻子,肯定没事说有事,小事往大事说,整成了诉苦大会,然后就是定性:这些人死有余辜,你们一定要和他们划清界限,所以以前拿的钱就拿出来吧。

图穷匕首见,大家都很不爽,不过于冕苦口婆心,还答应把此前几位将领克扣的军粮、强占的田地都换给你们,这才拿出来,毕竟大家都不想背上叛党的罪名。

于冕这里有惊无险,王恕等人那里是心惊肉跳——涉案人员之多,范围之广、金额之大,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想想也是,来往的都是有钱人,不是有小钱,是大钱,废话,跑外海,钱少了连船都买不起,运费都不够,谁有那闲心。

按照这个调查结果,不止广州海关,在广州的省级衙门全部沦陷,涉案官员近百人,涉案金额超过一亿,偷逃关税超过千万两,各级官员直接受贿超过百万两;此外,部分官员直接参与走私,违法获利超过五百万两。

汪舜华震惊了,皇帝震惊了,大臣也震惊了:知道可能有问题,但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此外,其他的海关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没这么严重,但也好不了多少;其中甚至包括宗室、勋贵、重臣——他们的家属也有跑外海经商的。

刚刚接管刑部的皇帝展现出朱家祖传的魄力和决心:“既有法令,为何不执行?”

卷入期间的,有溧阳侯张恒、凤翔侯张旻、成武伯陈襄吴琮,这几个人都是建极元年复封的开国元勋之后,凭借在朝中的地位,轻者借公务夹带出境、或在海南垦荒却冒充进口,甚至拿商船冒充渔船,偷逃大量关税。

其中的代表,则是汪太后的堂弟志平。他买通关员,大量走私铜钱,攫取高额利润。

严禁铜钱出口,是宋朝以来就有的政策;开海以后也不例外,和茶苗和粮食一起位列禁运清单前三甲。这是因为国内黄金、白银奇缺,铜钱是最重要的货币,有时候甚至拿铁来充数。

为了确保铸币需要,就必须大量进口铜料、严禁出口铜料。

但是当时东南亚各国国家实力有限,没有办法为本国货币背书;况且冶炼的技术有限,拿出去人家不认,因此对于中国铜钱很是青睐。

按照《瀛涯胜览》的说法“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

前些年货币改革,建极制钱不仅风行国内,而且在海外很受欢迎。它们不仅大量进口明朝的制钱,甚至大批仿铸。

听着调查官员再下面绘声绘色的汇报汪志平的不法行为:“借口出口景泰蓝,在货物中大量夹杂铜钱出海,兑换成白银,然后拿着白银回国,兑换回更多的铜钱出国。”

志平跪在地上:“中原地区1两白银可得铜钱1千文,而在锡兰国只能得200文。臣想着银子铜钱都是朝廷所需,所以倒腾起这个。太后饶命!臣糊涂!”

没看出来还有炒外汇的本事,可惜生的太早了!——看似合理利用信息差,但是如果这股风气不加遏制,国内的铜钱大量减少,大量小额交易难以进行。但小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小额交易,他们要用粮食换铜钱,然后再用铜钱换其他生活用品。物以稀为贵,铜钱少了,铜钱相对于其他商品包括粮食的价格就提高了,所以农民用相同数量的粮食换来的铜钱就变少了。专业术语叫做“通货紧缩”。

丘浚骂得义正辞严:“百姓生计本就艰难,如此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你下手!如果这都可以饶恕,还有什么不能宽恕?”

皇帝偷偷看着母亲,这一巴掌打得痛快,据说昨天汪瑛夫妻又递牌子入宫求见了;何况这么些人中有不少是母后绍封提拔的,母后若不为他们出头,那么他们自生嫌隙;若是出头,呵呵,法律是你定的,现在要掀翻的也是你,不合适吧?

汪舜华表情淡淡的:“既然法有明文,依法从事便了,何必多言?”

知道你想杀人立威,便由着你去,反正是他咎由自取。

志平还在磕头:“太后饶命!臣从来没有打着您的旗号,败坏您的名声!”

用得着公开说吗?景泰蓝是什么物件,是一般人能够经营的?当时以为汪家好不容易有个肯搞正当营生的,给了这么个金疙瘩,结果居然干这事!如果不是因为是太后的堂弟,能够瞒天过海这么些年?

现在怨恨被皇帝的人抓住了,该!这样的大案,绝不是汪志平独自能干下的,这么多铜钱出口,看不见的是瞎子!

甚至可以说,是汪家父子想象不出的,不过是因为干的人多了,觉得找到了条捷径,于是壮着胆子抄小路罢了。

汪志平被杀,和他一样干这勾当的也活不成;皇帝因此得到了朝野上下的高度赞扬:“真是大义灭亲,吾皇圣明!”

王恕等强烈要求闭关自守被汪舜华毫不犹豫的拒绝:“怕呛着别喝水了,怕噎着别吃饭了。”

皇帝看着母后:“此辈乱国家法度,确实该杀!只是如今众人只知有利,而不知有国,臣深以为忧。”

汪舜华早知道有这一茬,汪志平不过是个开胃菜;开放海禁是改革的重要一环,接着汪志平否定开海,进而否定整项改革才是目的。

她看着皇帝:“当年开海,除了恪守祖制的保守派,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和沿海居民甚至沿海守御官兵都众口一词的反对;直到近些年地方上才稍微安静了些,你知道为什么吗?”

皇帝摇头。

汪舜华道:“朝廷禁止出海,可是如此漫长的海岸线,禁得住吗?禁得住老实人,不老实的,怎么禁?偏就是这些不老实的商人,勾结有权有势的重臣,偷偷的下海,既没有太多人和他们竞争,可以赚取高价,也不需要缴纳高额的关税,只给靠山孝敬几个就成了。这样的好日子,他们会不怀念?那点闲钱去施舍一下穷人,告诉他们海上什么都好,只要跟着干就能吃香的喝辣的,那些百姓还不争着把孩子往船上送?至于那些守御的官兵,朝廷关税流失与他们何干,只靠朝廷那点饷银才没法过日子,有人朝你手里送银子,你会不要吗?”

“这些年来朝廷严打海盗和走私,同时将收上来的关税一部分留给地方,让地方官和守御官兵不用冒险也能得到奖励,所以他们才甘心效命;即便如此,贪腐也是屡禁不绝。你看着广州海关那偷逃的千万两关税生气,可二十年前你根本生不了气!因为压根儿就没这一项!那么朝廷又白白流失了多少关税?你今天闭关,也就一句话的事,那么以后每年又是几百万几千万没了?——就像是贪腐,官员贪污了一万两银子,你生气,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怎么办呢,要彻底杜绝贪腐才好!怎么办呢?取消贪腐这个罪名就行!行贿不叫行贿,叫‘孝敬’;受贿不叫受贿,叫‘回报’;嫖娼也不叫嫖娼,叫‘有偿放松’;盗窃不叫盗窃,叫‘风险拾捡’,是不是这样,就天下太平啦?——因噎废食,说的可不就是这个!”

“不仅是关税,你可知道现在多少人做着外贸的营生,现在海禁,他们何以为生?沦为流民啸聚山林吗?——更何况,朝廷每年从海外进口多少粮食,户部那里是有账目的!别管真是南洋进口还是海南台湾生产,总归是运到内地了!真要是全部让朝廷来出这笔钱,该是多少?”

皇帝想了想,低着头:“母后说得是。”

不能海禁,但也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除了严惩首恶、收缴所得,用以整顿吏治、收拾人心之外,也要加强队伍建设,又一波官员接受完廉政教育去广东上任了;但是这还不够。有鉴于此,汪舜华下旨,对袁华兄弟展开境外追逃,一定要给所有的官员震慑:别以为逃得出去!

当然,国际追逃不是那么好搞的,尤其在大明朝,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深度的国际合作,只能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旧党害怕把自己供出来吃挂落,别的地方不认识人,大海捞针,并不比寻找建文帝容易。这两位落网的时候,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作为赎罪,他们送给了朝廷一个大礼包。

此外,不仅要加强对广州等港口的监管,海南的海口、台湾的台北两个港口同样要加强监管,以后这里出产的粮食,只有朝廷盖章的几家运输公司才能运粮,其他的不管是公家还是私人,不管你是运到哪里,一律以走私问罪。

经过快十五年的努力经营,两地的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人口也有了大量增长。商人为了减税,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瞄准了这里,组织人力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尤其海南,发展很快。

而今,该收网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原来是想谈恋爱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重生你不配[快穿]  清白之年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山海有归处  你又在乱来[电竞]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我在古代做皇帝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我被影后教做人  搞友情不香吗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