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瞎子,即便不懂军事,也能看出马六甲海峡的极端重要性。
当时海峡两岸盘踞着满剌加国,经贸繁荣、实力强大。
但是明朝收拾他,也是有借口的,礼部和翰林院一合计,就上报:当年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王国也就是巨港,是太祖明确的不征之国,被满者伯夷国所灭,当地华人拥立梁道明为王,后来接受太宗招安回乡;副手施进卿接替,后来协助郑和剿灭海盗有功,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成为明朝领土。虽然开放国门后,朝廷恢复了和旧港的联系,但远水难解近渴,就在五年前,旧港被满剌加国所灭。
现在,明朝要报这个仇,恢复故土,谁赞成、谁反对?
建极十七年底,在得到三宣六慰平定的消息后,汪舜华命令李定持续向南进军。而在圣旨到达之前,李定已经出兵,消灭满剌加国,占据整个马来半岛。
他出兵的理由和翰林院准备的惊人的一致,当然这是旅居当地的华人华商帮他想的。
接着越海作战,拿下了苏门答腊岛。这里当时还有亚奇国、苏门答腊等多个邦国,可惜在当代李天王面前都不够瞧,他率领官军长途奔袭,连战连捷。
马六甲海峡是当时航运中心,各国的商人和商品挤满了港口。中国的樟脑、丝绸以及陶瓷,印度的织品,吕宋的蔗糖,马鲁古群岛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苏门答腊的黄金、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以及马来西亚西部的锡,统统汇集于此。
李定没有被眼前的繁华迷惑到,而是乘胜进兵。刚刚得到消息的爪哇国还没反应过来,李定已经打上门来,国王还在嘴硬:“我与中华历来交好,太祖有旨意:爪哇是不征之国。”
李定大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本来想乘胜追击,一举夺得渤泥国,没想到渤泥国自己先现了降表——虽然国家有14州,首都人口过万,但一直富而不强,先臣服爪哇,后来臣服满剌加国;如今两任宗主国都跪了,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清楚?再说,听说明朝有政策,只要献表称臣,一般都维持原状。
得到捷报的汪舜华大喜过望:“一战连灭五国,降服一国,怕是卫国公复生,也不过如此了!”
传旨,进李定为卫国公,世袭。
她当然知道,李定能这样连战连捷,靠的不仅是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明朝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确实顺应天时人心——满剌加国实力不错,造船业尤其发达,虽然李定端了王宫,但国王带着后妃近臣跑到海峡对岸,还放了把火,将港口船只烧毁了。
李定征召船只准备渡海的时候,满剌加国王也在痛定思痛:怎么好好的,都城就这么快失陷了?召集重臣商量了半天,得出了结论:李定人生地不熟,肯定靠着华商带路才得手!
这样想,那就必须防范未然。一边借口防御外敌入侵关闭海港,严禁船只进出;然后声称华商聚众作乱,命军队捉拿华商。
可惜千算万算,忘了华商也不真是案板上的鱼肉。这年头在海上跑的都要防着海盗,随身都有家伙。这边蛮兵杀过去,那边华商很快反应过来:蝼蚁尚且偷生,大队人马拿着斧钺刀枪杀过来,要么死,要么干。
何况听说朝廷官军都打到海边了,那么肯定接下来就是渡海,如果绑了国王去献功,说不定还能捞个官。
有一些华商倒在血泊里,但剩下的没有胆寒,反而煽动各国商人:“快跟着我们绑了国王献城迎接王师,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啦!”
亚奇国太平多年,兵士养尊处优惯了,和商人们对打也没占到多少便宜。
李定实在深得兵家“兵贵神速”的精髓,迅速征招商船渡海;港口有人看守,不许入港,被火龙出水直接轰上天,然后抢滩登陆,直奔行宫。街上兵士还在和华商打成一锅粥,已经传来国王被俘的消息。
满剌加国的华商热切配合官军安民的时候,李定已经挥师向西北。
临近的亚奇国已经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氛围,毕竟以前隔得远,还能友好往来;如今这么个庞然大物突然降落到眼前,如同当头一棒差点晕过去。尤其满剌加君臣狼狈南逃、封锁海关的时候,难免生出点唇亡齿寒的恐惧。
亚奇国王还在和近臣商讨到底是战还是和,是帮明朝还是帮满剌加,明朝官军已经上来踹门了。李定甚至没有亲自出马,派遣部将石怀德带着两千人马前来,华商买通守城官开门献城,先是亚奇后是苏门答腊,如同风扫落叶,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而此刻,李定已经挥师进入旧港,并在商人的指引下顺着夏季洋流东渡,一举消灭满者伯夷国。
满者伯夷国其实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极盛时势力范围及于巽他群岛大部分地区。可惜这样的王国,在明朝的炮火下丝毫没有反抗的力气;甚至原本可以凭借的明朝官军远征、人地两生也因为大量华人的带路迎刃而解。
除了不耐储存的热带水果,满者伯夷国盛产明朝喜欢的苏木、白檀香、肉豆蔻,这些年来一直是明朝在南洋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甚至直接使用中国铜钱交易。
占领了满者伯夷国,李定没有再持续进兵,别的都可以克服,气候需要适应;再说,官军毕竟人数有限,而这里是一片群岛,散落在大洋上,真要一个个去打,要费很多手脚;如今朝廷没有太多的力气经营南洋,即便打下来也是以夷制夷,这些小国享受了免税的好处,又凭借地利割据一方,反而不利于朝廷,不如先维持原状,让商人和各国自己去扯皮,朝廷再浑水摸鱼。
这个提议得到了汪舜华的认可,下令恢复太宗设立的旧港宣慰司,并改为府,由刘大夏任首任知府,治所在旧港。汪舜华亲自赐名“傲来县”。
孙猴子能不能蹦出来不要紧,好歹自古以来了。
不是没有想过将整片土地全部收入囊中,然而这里物华天宝,人口稠密,邦国林立,换句话说,明朝要打下这里,不容易;要治理这里,更难。
朝廷刚刚一口气吞下了几乎三倍于本土的土地,实在没有多余的力气来经营这里,只能暂时搁置;否则泥足深陷,只会前功尽弃。
汪舜华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我要是有四亿人口、或者有蒸汽轮船,一定让世界遍树红旗!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希望子孙争气吧。
满者伯夷国是大国,它的覆灭让周围邻邦大为震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我在古代做皇帝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你又在乱来[电竞]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重生你不配[快穿] 清白之年 搞友情不香吗 山海有归处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我被影后教做人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原来是想谈恋爱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