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亲王低头抹泪。
汪舜华道:“这件事我权当不知道,不跟你哥提,否则只会伤了你们兄弟的情谊;你也早点打消不该有的念头。这是我作为母亲,对你的忠告。”
齐亲王抱头痛哭。
汪舜华叹了口气:“你在京城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开开眼界。——南方那边还未安宁,你去巡抚,昭示一下朝廷的决心。”
齐亲王惊讶的看着母亲:“母后这是准备赶我走?”
汪舜华道:“我只是让你去南方看看,好好反省一下。多少臣僚宗室甚至公主为了大明的太平盛世,背井离乡甚至长眠万里之外;你身为亲王,天生就比别人得了太多,更应该处处以国事为重,忠君报国。”
齐亲王磕头。
重阳节后,齐亲王带着王妃和两位夫人启程南下,孩子们留在了宫里。
齐亲王在建极十七年四月迎娶王妃商氏,生下两个儿子,长子祐机,三岁;次子祐椒,刚满周岁。去年初,又按照惯例给他配齐了两位夫人,陈氏、甄氏,都是万里挑一的绝代佳人,不但模样好、才学高,性情也好。当时皇后把人领到面前的时候,汪舜华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说:“很该让齐王谢谢你这个嫂子,这样费心。”
陈夫人五月里诞下长女,甄夫人也诞下一女。
皇帝不知缘故,很是舍不得,再三叮嘱,又赏赐了一堆东西;锦鸾也拉着齐亲王妃商妙媛反复叮咛,路上要注意饮食休息,一面问衣服药材之类的是否准备齐全——她弟弟弟媳上半年远行,她也过问过,还是有心得的。
汪舜华没有说话,齐亲王被母亲看着,很不好意思,只好叮嘱兄嫂保重身体。
不久,许选侍生下皇五女,皇帝想到这几年姐妹们和弟弟相继远去,连宗室也漂洋过海,心中无限感慨,赐名一帆。
但愿一帆风顺吧。
齐亲王出京,宗人府由礼亲王代掌。
中元节后传来噩耗:吉安王去世了。
历史上的吉王长寿,甚至熬死了儿子,是孙子继承了他的王位;但这回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他也是再没办法安享富贵。尤其双眼失明后,自暴自弃,终日酗酒,这才让德亲王满腹怨恨,如今哥哥死了,自己又被发配到这里,半是自责,半是愧疚,又兼前途无望,终日嚎哭,以致咳血,早早撒手而去。
吉安王虽然早在建极十七年娶妻,但尚无子嗣,历史上他的侧室在成化二十年生下庶长子祐枎,后来被追封为悼王。
如今倒是吉安王用了这个谥号,当然还加了个惠字。
吉安悼惠王的后事颇是隆重。毕竟出了这样的大事,需要安抚;何况他也没有后代,最后再送一程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他没有葬在金山,而是在怀陵陪伴他的父亲。
怀陵一下子热闹了一些,但不知道隐皇帝在天有灵,是什么滋味。
办完吉安王的后事,差不多就是年底了,明年又是僧道资格考试的年份,各方面的事情很多。
前朝的事情多,后宫的事情也很不少。今年四月初九,孙贵人生下皇五子,她在端午节前进封德嫔;年底前,又查出贾淑妃怀孕的消息,她是皇帝数得着的宠妃,自然皇帝极是高兴,赏了不少东西。
年底前,为三位皇子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去年皇帝和太后置气,皇三子、皇四子一直没有命名;今年从头忙到尾自然更没时间。
好歹都一岁多了,档案上的名字都空着,皇帝和礼部、翰林院商量,定下了名字:皇三子祐相、皇四子祐枟、皇五子祐榕。
只是皇帝感念皇后辛劳,提出册封嫡长女一诺为公主。
汪舜华这回没有答应:“册封宫眷,国家自有制度。景泰年间,因为皇帝和太上皇并存,特殊时候特殊处理,不足以为成法。按照祖制,皇子十岁册封亲王,皇女出阁前册封公主;后来改了,皇子十岁册封亲王,皇女也十岁册封,都给全俸。如今一诺才不到五岁,不用这样着急。”
皇帝见说,也就没有坚持:“母后所言极是,臣只是想皇后这些年辛苦,很不想委屈她。”
汪舜华道:“你若不想委屈她,心里念着她,常去她宫里就好;制度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践踏的。”
皇帝笑道:“母后所言极是。”
没有册封为公主,锦鸾却很是知足。她知道太后最重规矩,何况皇帝念着就好。
这么些年来,汪舜华第一次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有点滋味;只是想到正在外地的小儿子,又免不得有些烦闷。
小剧场:
见清:父皇,呜
见浚:父皇,呜哥,呜
隐帝:我可怜的儿啊!朱祁钰,都是你的混账老婆!
景帝:关德音什么事?是你儿子勾结各国余孽造反!
隐帝:那是因为你老婆欺人太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山海有归处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搞友情不香吗 原来是想谈恋爱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我被影后教做人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清白之年 我在古代做皇帝 你又在乱来[电竞]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重生你不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