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回到明朝当太子怎么样 > 291安西上(第2页)

291安西上(第2页)

汪舜华问:“汉武帝设立的西域都护府是哪一片地方?”

指出来。

“唐太宗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在哪里?”

指出来。

“似乎后来还有北庭都护府?”

武则天设立的,指出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楼兰在哪里?”

指出来。

“李白生于碎叶,在哪里?”???!!!

好吧,先指出来。

——有点不确定,姑且算吧。

“原来是汉唐故地。”

汪舜华顿了一顿,笑道:“就算是为了李白,这个地方也应该属于天朝。”

她又问:“当年周穆王西巡会王母的天池在哪里?”???

这好像是传说吧?

不知道也不要紧:“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在哪里?”

好说。

“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在哪里?”

更好说。

汪舜华看着地图不说话,下面却知道该怎么说。

程敏政绘声绘色说起吐鲁番等地的情形:“一是物产丰饶,和田玉就出自那里;而且盛产瓜果,葡萄什么的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西瓜、甜瓜什么的甜的爽口;以后若收归天朝,估计种植稻桑什么的都使的;二是形势严峻。西域诸国都是前元余孽,和瓦剌鞑靼互相勾结,威胁边庭;尤其现在不服王化,反而想以夷变夏!倘若太后坐视不理,臣恐五十年后,不独西域,甚至西北甘肃宁夏等省,亦将受其波及。”

很好,老娘要的就是这句话。

当然,下面还是有不服气的:“西域那地,千里旷野,春风不度,雨露不沾,怎么可能种植稻桑?你别想骗太后!”

程敏政反驳:“你有没去过,凭什么说我骗人?西域虽然没有降雨,但是那里有积雪融化的河流,否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王国存在?”

他还说起西域尤其吐鲁番存在的一种坎儿井:“在《史记》和《汉书》都有存在,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那里的地形很特别,四面环山,中间最低,宛如盆底。其中北部和西部高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地下。当地人利用山的坡度,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所以才能养活这么些人。”

好了,知道你没说谎。

丘浚支持了收复西域的提议,能不能种地先不说,关键这里是通往西方的要道——都知道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是陆上,一是海上——当然现在没有这个说法,但是历史书在那里摆着,对外贸易的路径大家还是知道的。以前闭关锁国,直到十四年前汪太后公然违背祖制开放海禁,终于打开了海上通道,带来了滚滚财源。如今每年光是关税就四五百万两,此外还有数量相当的国企红利,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更别说多少中央和地方的工厂、以及私人作坊,都是靠着外贸过日子——明朝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商品不仅风靡日本、琉球等国,在南方各国乃至更遥远的地方同样深受欢迎;此外,进口的大量粮食——甭管是不是南洋生产的,总归运到北京了,也缓解了北方缺粮的问题。现在要说禁海,民间怎么样不好说,朝廷官员是绝对不肯的,尤其东南沿海各地——体制内的工资和福利还指望这一块呢!

海上丝路算是通了,但是路上丝路并没有打开,就是因为盘踞在这里的势力。他们拦截过往商人,甚至抢劫行商;此外,明朝因为他们和北方的关系,也不愿意和西北做生意——怕他们当倒爷,拿明朝的铁器或者食盐去北方换马。

汪舜华几次三番下旨,严禁地方和民间私下交易。

现在丘浚就希望扫清这些障碍,畅通陆上丝绸之路,维护商贸的繁盛,这样才好收缴更多的关税和商税。

他还指出:“路上丝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海上丝路。海船一离了港,就在海上漂泊,直到下一个港口,所以养活的就是几个港口;而路上丝路则不同,商队得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所以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繁荣发展。”

还有个因素也要考虑:北方还没有平定!鞑靼、瓦剌都是蒙古余部,和同为蒙古余部的西域各国同源,往来密切。只有占领了西域,切断他们的联系,朝廷才能全力北伐。

汪舜华点头,果然,能青史留名的就是不一样!

还有个不能说的理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应该占据君士坦丁堡了,欧洲正在忙着开辟新航路;明朝通过海路不能到达欧洲,走路上倒可能实现。1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我在古代做皇帝  清白之年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山海有归处  我被影后教做人  重生你不配[快穿]  你又在乱来[电竞]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搞友情不香吗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原来是想谈恋爱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