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司是全国最小的都司,驻军总数不到一万二;而且有相当部分在养马种田。
驻守青海韩锦云、陈襄和马谦都是建极元年复封的勋臣之后,三人没有经历过战场。韩锦云刚来不久就去世。陈襄接替了他的职务,马谦依旧养马。两人在这里已经呆了十五六年,开头还兢兢业业,但日子久了,尤其汉昌设省、北方平定之后,虽然朝廷还在要马,但显然局势没那么紧张了;也就松懈下来。
贡噶雷巴坐镇拉萨,命侄子阿格旺布千里奔袭。
帕竹政权统治着大部分藏区,自然很有地方特色。在贡噶雷巴的父亲、帕木第六代第悉札巴迥乃之前,政权的首领都是学佛的,历代第悉都由僧人担任;札巴迥乃受封阐化王后,还俗娶妻生子;贡噶雷巴倒是继承了前代遗风,没有还俗。
阿格旺布不顾天寒地冻,行动迅速,明军猝不及防。正月中旬,都兰卫指挥使刘诚被杀,官军逃散。阿格旺布几乎没怎么费力就拿下了盐湖和苑马寺,大为振奋。他随后将目标对准了西宁,这里是整个青藏高原最繁华热闹的地区;尤其青海不仅和内地习俗不同,而且安置了很多投降的蒙古人,见状马上响应。
阿格旺布本来想联络降将里应外合,迅速拿下西宁,但叛军声势浩大,驻守在西宁的总兵陈襄已经得到消息反应过来。前面使者刚送信进来,他就斩杀内奸,将尸体挂在城门上。
阿格旺布大怒,亲自挑衅;陈襄也存了轻敌的心思,命参将陆仁率部平叛,却被敌人所困,力战不能得脱,从容自刎;陈襄大惊,下令关闭城门,固守待援。
西宁是青藏门户,城防坚固。阿格旺布攻打不下,转而驱兵杀到湟源石堡城,想要拿下这里,断了官军后路,只是任凭挑衅,都指挥同知李昶就是不出来。
湟源只是个千户所,但是李昶的历史学的很好,知道这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唐玄宗年间,悍将哥舒翰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占领石堡城,俘虏吐蕃军四百人。
早在贡噶雷巴起兵,李昶劝说陈襄加强都兰卫守备,陈襄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他必然先平息整个藏区,才会打青海的注意。且不说我朝武德充沛,没有人敢直接上来撩虎须;他就是统一西藏又如何?没有茶叶也是个死,还得跟朝廷要册封求互市呢;谅他不敢来送死。”
李昶无奈,于是分兵到石堡城。
李昶今年正好五十岁,官居从二品,但是资历很老。
他祖上是蒙古人,后来投降明朝。父亲李英,是当时名将,威名远播,只是居功自傲,多行不法,被弹劾下狱,正统七年去世。
李昶是李英的长子,父亲去世时,不过十二岁,由此养成坚强独立的性格。景泰元年,朝廷遣李实出使瓦剌,二十岁的李昶报名参加。太上皇回国后,使团都收到了嘉奖,但李昶拒绝留京任职,选择返回西宁;历史上,他在英宗复辟后因为堂兄李文的举荐节节高升;如今自然没有这样的运气,一直猫在老家。
汪太后执政后,于谦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把他招进北京,在十二团营训练;想到他是西北人,又把他派到青海苑马寺养马,一路从千户升为指挥佥事,又升同知。
李昶很清楚,石堡城扼守军事要道,以悬崖为城,有金汤之固,所以任凭对方叫阵,甚至在下面烧杀,就是不出。
阿格旺布无心在此纠缠,料他不敢下来,于是再次奔向西宁,只是这回陈襄说什么也不肯出来了。
三月初,接到韩锦云和李昶告急的文书,随后接到贡噶雷巴的国书,汪舜华勃然大怒:平时对你兼并其他势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你居然得寸进尺,公开建立王朝,想要割据称王!
汪舜华召集群臣商议,自李秉以下,要求禁止朝贡、暂停马市。
但进一步的措施,没有提。
汪舜华很清楚,朝臣是想以游牧民族必需的茶叶,迫使对方让步。
她犹豫着,如今设立了景泰行省,如果要想真正永远保住这块地方,最好实质性占有西藏,至少在当地驻军;以便景泰省真有风吹草动,可以及时策应。
但在西藏驻军的成本太高,此前太宗皇帝时期就提过,被婉拒了;汪舜华此前自己也提过,但无论朝臣还是西藏方面都不接话茬,也就罢了。
倒是商辂站出来表态:“贡噶雷巴不仅言辞傲慢,实力也相当雄厚。臣怕他不甘心占据卫藏一区,而是想割据整个青藏。”
汪舜华摩挲着手指:“接着说。”
商辂有点犹豫:“青海都司不仅占据盐湖,而且扼守西北咽喉要道,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李秉等人还在说“首辅此言,太严重了。”
汪舜华看着商辂一脸严肃,心知是闲住的王越跟他进言了,不说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我被影后教做人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原来是想谈恋爱 搞友情不香吗 重生你不配[快穿]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你又在乱来[电竞]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清白之年 山海有归处 我在古代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