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主张怀成也算见过世面的,看这艘大船,肯定是有来历的。一边劝说,一边吩咐下面准备清水。这么多人,自己的船小,洗澡怕是不行,喝点清水总还是可以的。
喝了几口清水,这些人再次哭了:“终于能喝到淡水了,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
张怀成等人还有点发蒙,一个尖声尖气的青年人指着那中年汉子说:“这是礼亲王世子。”
知道是朝廷派去进行环球航行的船队,张怀成难以置信,赶紧整顿衣冠磕头:撞大运了,居然能碰到世袭的亲王世子!
诚泳显然也没有想到能够碰到故乡人。张怀成是广州人,粤语说得顺溜,但是官话说的实在很不标准,诚泳从前猫在学校读书的时间多,和朝廷里的南方官员也没什么接触,鸡同鸭讲连蒙带猜;好歹舰队里也有广州人,这么一番翻译,总算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茫茫大海上,没想到竟然能够萍水相逢。诚泳以下,莫不怅然泪涌,船工们则是欢呼雀跃:“我们成功了!我们回来了!”
张怀成等人同样痛哭流涕,他们知道礼亲王世子出洋的事,都认为那是万死无生,汪太后年老指鹿为马,谁曾想居然在这里碰上了!
遇到这样的贵人,张怀成生意也不做了,自告奋勇的给舰队带路。
先在吕宋国靠岸修整,这才知道船队已经在大海上飘了整整三个月!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即便船上食品饮水充足,但心里的恐惧却挥之不去;后来淡水越来越少,又没有雨水,只能省着点了。澡不能洗了,衣服更别提;甚至每天的饮水也要限量了,即便如此,水看着就要见底了——而且水放久了,还要变色变味。
已经有同伴熬不住要准备跳海了。
如今,虽然距离家的路还很遥远,但总算有希望了!
船队在吕宋停靠了一个半月,除了船员患病需要医治、物资需要补充,船只也需要修补;吕宋国王知道大明的亲王世子驾到,赶紧前来迎接;附近的南海巡检司闻报,也赶紧前来接驾,一面派人回北京报信。
中秋节过后,船队由南海巡检司护送,启程北上。临别时,无数的华人华侨涌到海边送行;一路上遇到的中国商船也就越多。知道是朝廷的钦差、亲王世子率领的船队,所有人都兴奋地挥舞着“明”字号大旗,高喊着“大明万岁”。
朝野震动。
汪舜华接报,即命礼亲王和安国公于冕率队前往南京迎接。
看到阔别四年的儿子,礼亲王当即泪如泉涌,父子相拥痛哭失声,身后将士莫不感泣。
跟在诚泳背后的,还有世子妃宋宝林和两岁的女儿星河,礼亲王抱着孙女,泣不成声。
但于冕哭不出来,儿媳刘婉姝带着两岁的孙子行之回来了;可于承业没有回来。
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好在,诚泳安慰他:“没有没有,安国公且安心,是承业没有和我们一起回来。我们在路上有了惊人的发现,必须马上报告给朝廷,但是前途漫漫,实在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所以商定由我先回来报信。”
于冕抱着孙子,木着脑子。
礼亲王却很高兴,带着儿子前往孝陵拜祭太祖和懿文太子,禀告这个好消息。
皇帝带着宗室群臣前往天津港迎接,皇后有孕,没有随行。
十月初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再一次来到天津港,看旌旗猎猎、长风浩荡,看惊涛拍岸、汪洋恣肆,令人胸襟大开。
船还在海上,礼亲王和于冕带着众人远远地叩头,口称“吾皇万岁”。
等到船停稳了,众人下船,皇帝忙快步上前扶起他:“快起来。”
他仔细打量着诚泳:“回来就好,我和母后都盼着你们回来呢。”
诚泳道:“劳太后圣上惦记,臣等幸不辱命。”
皇帝说了声好。随诚泳等登船,看着此番带回来的物件,听着诚泳等此番所见所闻,实在畅快。
当天晚上,皇帝赐宴,犒赏大小将士;休息一晚,明日启程,次日抵京。
汪舜华和皇后带着留守的臣工出城迎接,后面跟着数十万看热闹的百姓,大家热切的议论:“原来一直往东走真的能绕回来,大地真的是个球。”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另外一种声音在渐渐弥散:“这些年有多少人声称从大地的另外一端回来了,结果呢?说不定是太后等不及了,故意做的套,礼世子在外海转了一圈,就偷偷去了南洋,算计着日子,就回来了。”
便有人驳斥:“不会不会,几百条船,上万人呢,怎么偷偷去?”
“几百条船在茫茫大海上算个屁啊!”
“你怎能出如此粗鄙之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我在古代做皇帝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重生你不配[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山海有归处 搞友情不香吗 原来是想谈恋爱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清白之年 我被影后教做人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你又在乱来[电竞]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