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明太祖实录卷一白话文 > 第2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第3页)

第2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第3页)

丁酉日(二十六日),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出兵抵抗,被我军击败,指挥严德战死。

严德,采石人。乙未年(4052年)随军渡江有功,升都先锋。丁酉年(4054年)转任管军总管。己亥年(4056年)授任金斗翼同知元帅。甲辰年(4061年)转任统军元帅。因屡立战功升任海宁卫指挥同知,至此时中箭身亡。

戊戌日(二十七日)皇上派遣使者送信给元顺帝,并送回元朝宗室神保大王及黑汉等九人。信中说:“昔日上天抛弃金、宋,历数(天命)归于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于沙漠,入主中原,为民之主,传国百年。至于殿下在位,海内兵兴,豪杰纷起,扰乱中原,城乡萧条。纵有遗民,也处于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之时。百姓不安已十七年了。像我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那时法度严明,使愚顽者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百姓父子夫妇各安其生,恩惠莫大。古时帝王统一,仅及中原,四夷不治。唯有殿下祖宗,使四海内外,殊方异族尽为臣属,亘古未有。岂料辛卯年(4048年)妖人(指红巾军)横起,不三四年间,海内海外,势如瓦解。殿下屡次命将征伐,国势日衰,妖氛愈盛。致使故将大臣,或服毒自尽,或临阵败亡,十常八九。如以义旗而兴的将领李察罕(李察罕帖木儿)、张思道(张良弼)、李思齐,虽能剿灭妖寇,但功高权重,怀豪杰之志,殿下已无法控制,其危害更甚于妖人作乱。其心无异于曹操挟持汉献帝于许下,殿下岂不知?前有妖人作乱,后有权臣跋扈。非妖人易作乱,权臣易跋扈,实因殿下不能效法祖宗所为,故天将弃之,如同抛弃金、宋之时,事已不可救。我本庶民,因乱起兵,保卫乡里。因与官军隔绝,遂被推戴。数年来,抚辑部众,据有江东、两浙、湖湘、两淮、汉沔、江西、岭广,百姓各安生计。近又消灭反复无常的张士诚,在其处得神保大王及黑汉等九人。昔日殿下祖宗灭金、宋时,将其宗室亲王驸马尽行诛灭,何其忍心?难道以为称王天下,便有万世之业?时运在天,岂由人定?今日我则不然,所获元氏子孙,悉皆放归。望殿下思祖宗之传,善待他们。书不尽言。”

皇上又写信给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说:“先前屡次遣使,皆被拘留,不知阁下(合下)心意究竟如何?今有都事李节思归,特遣人送回。望将被拘使者一并放还。当今天下豪杰如萌芽初发,尚未长成。阁下如存大义,应整饬军队,听命于朝廷(指朱元璋政权),令四方贡赋入京,或亲自来朝,与我共谋大事,以安天下。否则,名为臣子,而朝廷之权专掌于军门(指扩廓的元帅府),纵使自认忠心,岂能免于非议?若犹豫不决,恐部下生变,后果难言。阁下若果真忠于君主(元帝),当赤心侍奉。若有他图,速应整军固守境土。我近于九月初八日削平姑苏张氏,江南已定。东连大海,西抵巴蜀,南及岭广,只剩闽中一区,已遣偏师征讨,旦夕可下。目前诸军屯驻内地,养精蓄锐。阁下若欲借力,只需遣一使来,我即调兵应援。附上薄礼:金织文绮四端(四匹),聊表远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派遣使者将织金蟒龙衣及彩缎十二端(匹)赠送给陈州(或指陈友定地盘某地)的谭右丞。

己亥日(二十八日),沂州王宣派遣其副枢密使(副枢)苗芳前来谢罪,皇上命镇抚侯正纪前往回复。

辛丑日(三十日),命令在泗州灵璧县开采石料制作石磬,在湖州采集桐木、梓木制作琴瑟。

平吴(灭张士诚)大军凯旋,论功行赏。皇上在戟门召集右相国李善长、左相国徐达、平章常遇春、都督冯宗异(冯胜)、平章汤和、胡廷瑞(胡美)、右丞廖永忠、左丞华高、都督康茂才、都督副使张兴祖、梅思祖、参政薛显、赵庸、曹良臣及各卫指挥、千百户。

封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

赏赐:徐达彩缎表里各十一匹,常遇春十匹,胡廷瑞、冯宗异各九匹,汤和、曹良臣各八匹,廖永忠、华高、康茂才各七匹,薛显、赵庸、张兴祖、梅思祖各六匹,指挥每人五匹,千户每人四匹,百户每人三匹。士兵每人米一石,盐十斤。

皇上对诸将说:“自兵兴以来,天下豪杰纷起。我率兵渡江,赖上天之灵,将士之力,拓地开疆,削平敌国。如陈友谅兵多地广,已先摧灭;张士诚兵强财富,今亦就擒。若非尔等将士效命,何以致此?今论功行赏,以报辛劳。如王国宝等殁于王事而不得与,吾甚痛惜。自古帝王以征战得天下,皆有当世名将辅佐。尔等今日之功,亦无愧于古之名将!然在外征战与在内经营布置者,职责虽异,其劳苦则一。冯宗异独任留守京城、处理军府事务之劳,亦应受赏。然江南虽平,当北定中原,统一天下。切勿安于暂安而忘永逸,满足近功而昧远图。大业垂成,更须努力!”

徐达等叩头说:“臣等仰赖主上妙算(成筭),幸获成功,敢不竭尽心力以图尺寸之功(微薄贡献)!”

次日,徐达等入宫谢恩。皇上问:“公等回府,置酒作乐了吗?”答:“蒙主上恩德,皆置酒庆贺。”皇上说:“我岂不欲置酒与诸将欢聚一日?但中原未平,非宴乐之时。公等不见张氏所为吗?终日酣歌逸乐,今竟如何?宜深以为戒!”

朱亮祖攻克台州,方国瑛逃奔黄岩。

当初,方国瑛闻朝廷大军将至,即欲逃走。适逢其都事马克让从庆元(宁波)返回,说方国珍(方国瑛之兄)正练兵守城,劝国瑛勿走。国瑛这才约束将士登城拒守。但士卒心怀恐惧,常有逃溃者。我军急攻,国瑛自量力不能敌,乘夜用巨舰载妻子儿女从兴善门逃往黄岩。朱亮祖入城,随即攻下仙居等县。

壬寅日(十月初一),皇上在戟门临朝,召见浙西来归降的诸将,训谕道:“汝等旧事张氏,为将统兵。计穷势屈,始降于我。我待以厚恩,列于将校,汝等可知其中缘由?我明告汝等:我所用诸将,多濠、泗、汝、颍、寿春、定远诸州之人。他们勤苦俭约,不知奢侈,不比浙江富庶之地耽于逸乐。汝等也非素来富贵之家,一旦为将握兵,便多掠子女玉帛,横行不法。今既归附于我,当革除旧习,效法我濠、泗诸将,方可保其爵位。人莫不慕富贵,然致富贵易,保富贵难。汝等诚能尽心效职,随大军除暴平乱,使大业早成,非独自身受享富贵,子孙亦得世享其福。若只图一时快意,不顾后果,虽暂得快乐,旋即败亡,岂是真正富贵?此皆汝等亲见之事,不可不戒!”

诸将皆叩头领命而退。

癸卯日(十月初二),新建的皇宫(内廷)落成。正殿名为奉天殿,殿前为奉天门。

奉天殿之后是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是谨身殿。两殿两侧都建有对称的廊庑(厢房)。

奉天殿左右各建一座楼阁:左为文楼,右为武楼。

谨身殿之后为后宫区域。前殿是乾清宫,后殿是坤宁宫,六宫(妃嫔居所)依次排列其后。

整个宫城(皇城)环绕着宫殿。皇城城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所有建筑都力求朴素,不作繁复雕饰(制皆朴素)。

皇上(朱元璋)命博士熊鼎分类编集古人可供借鉴警诫的事迹,书写在宫殿墙壁上。又命侍臣在两廊墙壁上书写《大学衍义》。

皇上说:“前代宫殿多施彩绘壁画。我用这些文字以备朝夕观览反省,岂不比丹青彩绘更有益?”(上曰: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用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愈于丹青乎?)

当天,有人进言说瑞州出产带花纹的石材(文石),雕琢后可用作铺地(甃地)。皇上说:“(我)力行俭朴,犹恐沾染奢侈之风。追求华丽美观,岂不过于奢侈?你不能以节俭之道辅佐我,反以侈丽引导我,这岂是我本心?建造宫室,已感劳民伤财(作者之劳),何况远取文石,岂能不加重百姓负担(厉民)?”进言者大为惭愧而退。

设置金吾左卫、金吾右卫、虎贲左卫、虎贲右卫以及兴化卫、和阳卫、广陵卫、通州卫、天长卫、怀远卫、崇仁卫、长河卫、神策卫等卫所。不久,将金吾左、右卫改为金吾前、后二卫,羽林卫改为羽林左、右二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上对中书省大臣说:“军中士卒多有因战斗伤残者,已不能胜任军旅(备行伍)。今新宫落成,宫墙外需设防卫。可在宫墙外周围空地多建房屋(庐舍),让这些伤残者居住。白天让他们谋生(治生),夜晚负责巡警。同时供给粮食赡养他们,使其有所依靠。”(上谓中书省臣曰:军中士卒多有因战斗而伤残者,既不可备行伍。今新宫成,宫外当设备御,可于宫墙外周围隙地,多造庐舍,令废疾者居之,昼则治生,夜则巡警,因给粮以赡之,使得有所养也。)

本月,楚国公廖永安的灵柩从苏州运抵京师。

皇上亲至郊外迎接并致祭。祭文曰:“呜呼廖公!你秉性忠贞纯厚,素以勇猛着称。回想我开基创业之初,你正据守巢湖。未待我招谕,即诚心归附。随即集结舟舰,力主渡江。在洪涛中击楫奋进,身先士卒。以此开拓疆土,壮大宏图(克壮皇猷)。你辅佐之功(佐命之勋),实不可没。奈何祸生不测,陷没敌境!我之痛悼,已有多年。今剪除残敌(残孽),浙右(浙江西部)已平。特命有司,迎还你的灵柩。惜你不能亲见国家永昌,唯以你得以归葬故土,稍慰我心。呜呼!有功未享其报,有才未尽其用!念及你我君臣相得之义(股肱之义),岂不令人感伤?今在郊外设奠,以表我意。愿你英灵歆享!”(式奠于郊,用宣予意,汝其歆之。)

皇上对太史令刘基、学士陶安说:“张士诚既灭,南方已平,应致力于平定中原,统一天下。”(上谓太史令刘基、学士陶安曰:张氏既灭,南方已平,宜致力中原,平一天下。)

刘基对答:“疆土日益广阔(土宇日广),人民日益众多(人民日众),席卷天下已指日可待。”

皇上说:“不可倚仗土地广阔(土不可以恃广),不可倚仗人口众多(人不可恃众)。我起兵以来,与诸豪杰角逐。每遇弱敌,亦如临大敌般谨慎,故能取胜。今王业将成,中原虽动荡不安(板荡),岂可轻视?稍有不慎(苟或不戒),成败系于此举。”

刘基说:“近日灭张士诚,敌闻风丧胆。乘胜长驱直入中原,谁能抵挡(孰吾御者)?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皇上说:“需深究实情,方能通晓权变(深究事情,方知通变)。彼等(指北方群雄)正互为犄角(犄角),相互声援,岂能轻言长驱直入(遽云长驱)?必先取得一战之功,方可形成破竹之势(乃乘破竹之势)。若说天下可轻易夺取(径取),早已为他人所得。况且,我观察到敌方虽有败亡之机(彼有可亡之机),而我方亦握有必胜之道(吾执可胜之道),更须持重行事,力求万全。岂可骄傲疏忽(骄忽),招致不测之祸(以取不虞也)?”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白话明太祖实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小姐她又不见了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凤啼霜华录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镇狱令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